- 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
- 周其仁
- 11363字
- 2020-07-09 17:32:36
解释中国经济成长
远近高低各不同——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之一
怎样看经济?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我自己的体会,看经济有如看山水。不用说两者有所不同——看经济要费脑筋,看山水要凭感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借用看山水的办法来看经济。以大文豪苏东坡的咏山名句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处山景,横看侧看不同,远看近看相异。这里的一个重要法门,就是变换角度看事物。看山水如此,看经济也如此。
经济也要远看近看,换来换去地看。远看,就是在大局中看大势、看整体。近看,就是看细节,特别是关键的细节。今天的中国经济应该是不那么容易看的经济,因为远看近看高低截然不同。对同一个中国经济,判断和看法彼此相左,实在是非常正常。
中国经济首先要远看。为什么?因为开放,因为“大进(口)大出(口)”。今天,不先把中国置于全球经济的宏大背景里,既看不清中国,也看不清世界。这么一远看,可以理解为什么无人可以忽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当然,从GDP总量着眼,中国仅仅占世界的4%,与其人口规模和比例远不相称。但是这里有一个汇率误差的因素,调整之后,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应该可以有所提高。另外,即使以占全球4%的GDP而言,中国经济也已是当今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美、日、德、法、英之后就是中国。当年毛主席有“超英赶美”的宏愿,以当时的经济条件而论,豪情脱离了实际。但是今天看来,仅就GDP总量论长短,“赶美”还谈不上,“超英”却是现实的。
从增量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更加不得了。这是宋国青教授两年前的一项重要发现。国青是宏观经济——远看经济的学问——方面的高手,他得出的结论掷地有声:中国已是世界级的“增量大国”。别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宋教授的作品,我只记住一条,过去三年,全球GDP增量的三分之一是由中国经济创造的!
各位朋友,一个经济占世界的总量比例小,增量比例大,这个经济将来会怎么样?问到这类问题,可以体会到看经济与看山水的不同。看山水一般不需要预言变化趋势,感觉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并不是说自然山水不会演化,比如“沧海桑田”就是很大的变化。但地质的变化差不多以亿年为单位计,怎样推测是很湛深的学问。人生苦短,一般人不会问津。经济呢?是人的活动,变化很大。尤其是现代工商业经济,变化更快。更加重要的是,经济的未来变化影响人们的利益,人们总要面对未来作今天的决策。因此之故,经济在未来将如何变化的问题,永远有很多人关心。是的,这是不能不引起广泛兴趣的话题:一个总量小、增量大的经济,将来究竟会怎么样?
比较肯定的答复是,如果保持增长势头,一个总量小、增量大的经济,必定在总量上变得很大。这个答复在逻辑上不可能错,但是有一个枝节,就是用了经济学家作经济推测时常用的一招:假定。是的,经济推测离不开假定,而假定的学问很大。在某个意义上,经济推测比赛的就是“假定”的本事:究竟谁假定的条件真的发生了?
问题是对于“用户”而言,大家看重的是结果。美国NASDAQ市场2000点的时候,艾比·科恩预言将上5000点。该预言后来成真,艾比就成为了她所供职的国际大投行的合伙人。大预言作对一次就足以傲人。至于用的是什么假定,除了有心钻研经济预测本事的人以外,没有谁会在意。这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推测也罢,算命也罢,都要以对错论英雄。
回来远看中国,我们这个总量尚不大,但增量绝不小的经济,将来在世界上究竟会怎么样?据说,美国一家媒体遍问尚在世的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题目就是“75年后谁是全球最大的经济?”。根据报道,只有一两位肯定地说是美国;一位说如果俄罗斯进入欧盟,就是欧盟;俄罗斯不进欧盟,还是美国。除此之外,八九位诺奖得主,一致说是中国。其中九十多岁的科斯(Ronald Coase)说得最坚决:毫无疑问是中国。
这些诺奖得主垂垂老矣,预言的又是2079年的事情,到时候谁记着验证这些伟大的预言?比较而言,验证林毅夫教授预言的难度就小得多了。今年早些时候,林教授在一个国际性研讨会上推断,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美国。一时间舆论哗然,网上更是吵得热闹。但是毅夫的预言怎么可能是儿戏:2030年为时不算太远,他本人和许多现在听他预言的人届时一定健在。学者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的预言,外人不应该看轻的吧?
以上讲的都是总量。人均收入怎么样?无论是美国的经济学家还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无论对中国的未来多么乐观,讲到人均,好像没有谁有脾气。毕竟十几亿人口作分母,不能不令大家肃然起敬。但有一个例外——张五常。大教授去年白纸黑字写得分明:要是中国坚持开放,尤其是实行金融开放,18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可以向美国叫板。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乐观的推测,不容易相信。但是教授说他的根据就是,日本在人均GDP方面奋力追美国,实际上也就是20年。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势头比当年日本好,因此可以减去两年,18年就够了。
行文至此,要加一个插曲。上面讲远远看去,很难不看好中国经济。网上有报道称,我说了中国经济要超英赶美。真是天大的乱来,这哪里是我讲得出的话?上文写的明白,是我在转述伟人、前辈、同事和朋友的看法。远看中国,我对这些判断没有异议。但我有言在先,中国经济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仅仅远看、看好,不能算错,但是不够。经济不但要远看,而且要近看。在远看近看之间,还需要加一个内容,那就是怎样解释可见的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我本人怎样看,且听下文分解。
用三个变量看经济——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之二
无论怎样看,中国经济在全球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要推断未来,我们先要理解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究竟缘何而起。为此,需要抛开无关紧要的枝节,简化复杂的世界,集中于某些关键变量,通过分析限制条件的重大变化推断未来。这些事情做起来见仁见智,看法不一致是难免的。让我们互相交流交流吧。
“廉价劳动力说”不完全
为什么中国经济突然在全球竞争中大有看头?比较流行的解释说,是因为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力资源。是的,“廉价劳力”(cheap labor)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去年我国人均收入1000美元,差不多只等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1/20或1/30。这是按人口讲。从劳力看,我国最低人工成本应该只及发达国家的1/15。就专业程度高的岗位而言,中国人工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是一个月薪4000元人民币的中国工程师,与美国同行的薪水相比,十倍之差还是有的。
“廉价劳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难以想象,一家人力成本贵出十倍以上的商号,怎样与坐拥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对手争锋!回想一下,在开放的早期,人们主要担心“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的高薪把中国人才都吸引走了。但是出乎意料,很快就出现了“水往低处流”——大量外资流入中国。为什么是“低处”?首先是人工之价奇低。今年美国大选出现一个热门词汇,“工作外流”(outsourcing),说的就是年薪5万美元以上的工作岗位一年就减了几十万个。因为工作外流到中国、印度去了,那里的“廉价劳力”应有尽有。
更广泛地观察,中国不但劳力廉价,而且其他要素的成本,比之于发达经济也便宜。一般地说,要素成本低的经济,其产品就有竞争力,其国土就对外资有吸引力。所以,廉价要素就成了一个广泛可用的解释变量,用以说明为什么大批外资流入中国(开放以来总共约5000亿美金),为什么到处可见“中国制造”,以及为什么中国积累起巨额贸易顺差。
问题是,用廉价劳力或廉价要素来解释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反例。从国际范围看,比中国劳动力还要便宜的地方还有不少,为什么那里的经济一点苗头都没有?从国内看,外资首先流入的是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是落后地区——尽管那里的要素成本更为低廉。从历史看,早期中国劳动力比今天更要便宜很多,可在那时,中国经济哪里有什么世界影响力?
用三个变量看经济
可见,单选一个要素成本,不足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知道,解释世界固然以简为优。要是真的用一个变量就可以妥当地解释经济,我们大可心安理得,无须旁顾。问题是反例累累,用什么办法补救?
我的选择是在要素成本之外,再加两个变量:一个是“制度(组织)成本”,另一个是“要素质量”。不需要更多,但如果三缺一,就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道理是,生产要素非经过经济组织或经济制度才能变成产品,参加市场竞争。如果要素很便宜,但生产的组织成本或制度成本非常昂贵,那么经济还是没有竞争力。另外一种情况,要素价格低,组织和制度成本也不高,但如果要素的质量乏善可陈,经济也不会有竞争力。
这样来看所谓的经济增长,就是从要素价格低、要素素质差、经济组织和制度成本高昂,转为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质量提高,同时大幅降低经济制度和组织的成本。这就是说,要素的价、质和组织效率,一起决定经济增长。我就用这样三个变量看经济,看经济增长。
小试牛刀
上述经济观没有一点刻意标新立异的地方。经济学的传统一般是重视生产要素的比例。以鼎鼎大名的李嘉图比较优势定律为例,不同要素的比例——比如劳动力密集或是资本密集——被看作各国比较优势的源泉。这个传统大有道理。不过运用的时候,要假定在竞争中互相比较的经济彼此开放,产品和要素的贸易和流动没有障碍。但是经济之间究竟开放与否,是一个制度性的限制条件,不能先验地假定。要是经济制度不开放,产品和要素交易的壁垒很高,各国比较出来的“优势”就被歪曲了,不可能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有如神功。因此,“制度成本”(institutional cost)——这个概念是阿罗和张五常对科斯的交易费用概念的扩展——在观察经济中比要素比例更为重要和根本。
包含制度变量的经济观合用不合用呢?我们不妨试一试牛刀。先看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济。那个时候,中国的要素成本很低,工人工资加福利,差不多只及发达国家工人的1/100。可是,那个时候把非常廉价的劳力组织起来的经济制度成本却高得离谱。多少原本可以发展经济的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为当时的体制所不容。这差不多是制度成本无穷大的情形了。
多少事情——比如外资、合资、个体、民营的市场准入——不但不能干,而且不能想。久而久之,人们能干的和想干的事情,就那么少!要素的素质——首先是人的技能和工作热情——看起来就那么低。原子弹可以搞出来,是伟大的成就。可是大量普通工业品不但是“古董复制”,而且质量乏善可陈。记得写不出油的圆珠笔吗?怎么划,也写不出来;你把它别在上衣口袋里,油墨就出来了。
从那时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逻辑是清楚的: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制度运行的成本,激发了人们劳动和工作的热情,鼓励了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了要素质量。体制变革与要素质量的提升,要假以时日才被人看到。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才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诚然,经济增长也提高了人工之价、土地之价和能源之价。所幸相比于制度成本的降和要素素质的升,要素成本的提升没有那样快。结果就是中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大幅度上来了。
也正是用同一个经济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今天面临的种种挑战。对经济的远看要转为近看了,也因此奠定了一个推测未来的基础。这是下文的话题,有心的读者先想想吧。
成本急升的挑战——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之三
上文我们的题目是用三个变量——要素成本、制度成本和要素质量——看经济。是的,要素之价低廉、制度成本大幅下降以及要素素质显著提升,可以解释中国经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快在全球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仍然用这三个变量看中国经济的现在和将来,却不让我们轻言乐观。最重要的是国际竞争环境大变,中国的成本优势重新面临挑战。
追兵四起的时代
本来,成就的另外一面就是麻烦。竞争的世界向来以结果论英雄。中国经济在全球舞台上有了看头,没有谁会真正无动于衷。人们要琢磨你的经验,研究你的方略,暗中评头论足——为的就是追而赶之。说中国经济诱发10亿追兵,应该不是夸张之词。
环顾一下周边世界吧。俄罗斯的经济潜力岂容小视?这个国家幅员辽阔,资源条件好,人口的平均素质高。俄罗斯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那样大起大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骄傲感还在。这是我1996年访问苏联远东地区一个城市的印象。从转型的角度观察,俄罗斯关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可歌可泣,但开放政策似乎一直不如中国,比如到今天也还不是世贸成员国。不知道俄罗斯会不会墨守其自己转型的成规——这要求教于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我自己每次看俄罗斯高官访问浦东和深圳,总猜想他们不至于对中国“以开放促改革”的经验完全熟视无睹吧?倘若俄罗斯要扩大开放——然后再促进内部改革,我们应该怎样估量其竞争潜力呢?
印度又怎么样?这个曾经因管制和贿赂制度化而以“印度综合症”得名的国度,近年取得的经济增长成绩,令世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印度开始直追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四年前,我曾为文介绍1991年“拉奥革新”以来的“另一条印度道路”,以在印度本土出现的一批世界级优秀公司举证,断言《腐败病入膏肓如印度综合症,也是有药可救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第261页)。今天再看印度,落后于中国的地方依然举目皆是,但某些领域领先于中国——例如软件出口——却是不争的事实。最近看到一条报道,世界银行说印度的平均清关时间从10天降为7天多,比中国的平均水平为优。这是我自己格外看重的比较制度费用的一项记录了。正如中国自己的经验表明过的,制度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收到激发综合竞争力之效。印度的平均劳动成本比中国低,而其专业人才的质量又绝不在中国之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和中国机构,对“印度巨象”的兴趣与日俱增。
再看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有非常不俗的经济表现。一位去过越南的朋友说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看得很仔细,有些在中国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在那里差不多照单全收。你宣布“十五年不变”的事情,人家可以宣布“五十年不变”!三周前到英国参加一个会议,在伦敦的商场里看到“越南制造”的产品,人家才几年哪?再转向东北亚,朝鲜也开始开放。是的,在全球经济大比拼的时代,永远追兵四起。
成本走势向上
严重的挑战,是中国的要素成本走势全面向上。前几年通货紧缩严重,看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拐点”是否出现?现在旧话无人再提,但是拐过来的中国经济立刻表现出“要素价格急升”的新特征。
上周到温州柳市,正泰集团南存飞先生介绍说,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三成,但利润没有寸进。请教原因,他说“成本涨得太凶”。我请他排序,回应是:原材料第一,能源第二。我问人工成本涨了没有,南总说温州还好,但听说珠江三角洲工人难求。是的,凡价皆升,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
主要是四项:原材料、能源、土地和人工。前三项似乎容易明白,但是人工是怎样一回事?不是“劳动力无限供给”吗?怎么突然就来了“民工荒”?这就是经济研究的乐趣所在:以为毫无破绽的推理,常常要面对“反常现象”的挑战。深圳劳动局长曾带领几十家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到四川大凉山招工,名额5万,但只招到1.8万人。我6月份听到这个故事,随即在珠江三角洲随机选取几家规模不等的工厂查证。结果是每一家都为人工问题而苦恼:不提高工价,好工人要走,新工人招不来;提升工价呢,担心市场无法消化。9月份再问,大小公司都认为非提工价不可,否则没有人工可完成订单。很清楚,不是什么“民工荒”,而是非提升工价不可。长江三角洲宁波等地,夏季电力奇缺,“停四开三”,但还是劳工不够。新疆摘棉花每年招短工十几万,今年也报招不齐。北京街头,招工的小广告比比皆是。这些现象连同缺电、缺煤、缺土地等等,共同的含义是:要素之价实质已经大升。
不要以为随便编一个理由——例如“过热”或“局部过热”——就能够对付要素之价急升的结果。许多所谓的原因,不过是要素成本上升的同义词,说来说去是一件事。重要的是,成本急升的成因很多,就算我们有本事一一查明,也不一定意味着成本急升的现象一定可以挥之即去。中国经济要直面的,是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里成本走势全面向上的结果。
高处不胜寒
怎样看,今天中国要素升价也来得不是时候。说过的,是追兵四起的新格局。对手的竞争力,不是要素之价比中国的还要低,就是要素质地上乘、生产率略胜一筹。受全球经济开放的刺激,差不多20亿劳动力你追我赶,好不热闹。节骨眼上,中国经济要素凡价皆升,究竟有什么后果?
发达经济应该是前车之鉴。还是用我们的三个变量看问题。第一,发达的含义就是收入高、要素价格高。第二,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虽然制度成本低,但改善的边际也非常有限,不存在大幅降低制度成本的空间。第三,发达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是要素素质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不过,技术创新讲的是“长波”——不是每日每时都有的。而信息成本的降低也增加了维护技术领先地位的困难。结果很清楚,一旦“落后经济”能够生产原本只有发达经济才能制造的产品,发达的“诅咒”也就开始了。
国内又何尝不是这样。上海、深圳、北京、广州这些先富裕起来的地方,难道没有感到高处的寒意?地贵、房贵、人工之价也贵,这些固然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可能逼迫生产率更快地提升。但是高昂的商务成本“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效果总是可以观察的。谁也没有料到,现代产业竟像古老的游牧业一样,可以搬来搬去的。机会在一个地方的集中和消散,动力机制竟然是一样的。面对将来,中国要应对要素之价急升的挑战。
制度费用是大事——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之四
要素价格急速上升,中国经济将如何应对?作者的看法,关键要看其他经济变量——主要是制度与要素质量——能否提供足够的“对冲”。如果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能继续大幅降低,或要素之质量能继续大幅提升——且两项合并的效果可以抵过要素成本急升——那么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依然。反之,一定是麻烦的开始。前面讲过的,国际环境的特征是追兵四起。倘若中国的“对冲”效果不如对手,麻烦也要来。
“看不见”的制度
先要交代一下,“制度”不容易观察。熙熙攘攘的市场、井井有条的公司、不时大爆新闻的经济活动,都容易观察。可是,从哪里可以看见“制度”呢?是政府颁布的典章,还是机构挂在墙上的规章?虽然书本的定义说,制度无非是人们行为的一套规范或准则,但我们就是不容易直接看见这些抽象之物。
所以,虽然历来重视“制度”的大有人在,但是用“不易看见的制度”明明白白解释世事,却乏善可陈。于今回顾,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科斯作为一名在读的大三学生,想到用“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来解释市场和市场里的企业,实在是石破天惊。其实,市场是一套制度,企业也是一套制度,恰恰从成本、代价和费用(cost)的角度,才最容易看见这些抽象的制度。市场中的人不难明白,除了直接的生产成本之外,经济活动还有许多其他费用——寻找交易对手,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定价,履行契约,解决纠纷等等。商人们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处理这些费用,但科斯——以及走科斯路线的经济学家——却提点我们从这类人人可见的费用中,发现市场和企业存在的理由。
要是交易没有发生,还有交易费用吗?回答这个问题要当心了。比如你我对热情洋溢的上门推销者心生狐疑,决定拒之门外。交易未成,交易费用也就没有了吗?对方种种的推销努力,你我放弃的购物机会,不是为交易而发生的耗费又是什么?这显然是“买卖不成费用在”的情形了。就是说,虽然是观察制度的上佳角度,但交易费用究竟为何,却要仔细调查才可能知道。在逻辑上,制度总为节省交易费用而存在,也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变化。有了科斯的提点,付出调查交易费用的努力,我们观察制度有如神功。
改革越来越困难
本来,降低制度成本、推进经济增长是中国以往经验的基调——“改革开放促经济增长”是也。问题是,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继续降低制度成本的空间在边际上究竟还有多大?让我们从制度费用的角度,举证一些核心经济部门的改革吧。
先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的储蓄意愿高,让世界羡慕。可是问到积蓄起来的资源利用得如何,该如何回答呢?高通货膨胀的年代,真实负利率吞食人民财产,不说也罢。好不容易煞住了通货膨胀,但银行不良资产的发生机制,至今根除了没有?其他不论,单说1999年按账面值拨出14000亿不良资产,尚未处理完,据说又发生了20000亿。横竖发生了坏账由纳税人兜底,吃完“最后晚餐”还有宵夜,然后顺理成章等早茶。全部代价都算上,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昂贵无比!
转谈股市。中国办股市的缘起是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太低,而普遍的企业高负债现象,是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的微观基础。解决之道,就是扩大企业的直接融资,而股市应该是股权融资的必要制度安排。可惜十几年过去了,我国企业的间接融资比例更高了!说“股市边缘化”,我的解释是,国有商业银行够贵,股市更贵;因为股市太贵,光顾的客人当然就少了。
还有地价。最近地产界热闹,为房价、地价的联系机制吵得凶。我的答案要以后发表。这里重提两年前一篇旧作的观点——私人卖地与政府卖地的行为不同:前者可对地价上升作增加供应的反应,从而平抑地价;但是政府垄断卖地,就很难做到。现行土地农转非陷入一种制度性两难境地:听任各级政府征地吧,等于发放剥夺农民的许可证;叫停或严格审批吧,供地脱离城市化工业化需要,寻租猖獗之后,还是挡不住地价看涨。
国企改革,说易极易,说难极难。大体上,亏损累累的怎么改也没人责难。盈利的,改制难度就不免与赚钱多少成正比。吵来吵去,我们还是要面对,那些在竞争的市场里成功的国企要不要界定资产形成的历史贡献?改制叫停,形形色色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不是也可以一并叫停?
最后,在“行业整合”、“制止恶性竞争”等名目下,行政垄断行业扩大市场竞争的改革似乎扭头重来。以拥有3亿用户的移动通讯市场为例,举目全球,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只发两块牌照的?一些舆论的意思,似乎两块牌照还是太多。为什么不从国民经济整体打主意——增加行政垄断利润,就是增加全体用户的成本,就是减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难道真的不知道,要素之价急升的形势下,放缓行政垄断行业的改革,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点原因
核心经济部门的改革,对于降低国民经济的制度费用,至关紧要。可是为什么改革越深入,难度好像越大?作者日后还要对此再作探讨。这里写下最近思考的结果,一共是四点可能的理由,与读者交流。(1)渐进改革策略先易后难,容易改的差不多改完了,留下来的都是难的;(2)深层次改革要触犯的既得利益巨大;(3)现在政府要处理的社会矛盾很多,难以集中力量推进改革;(4)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降低了进一步改革的紧迫性。问题是,在国际追兵四起的环境里,中国又遭遇要素成本急升,不考虑推进改革来作为“对冲”,还有其他坦途可行吗?
竞争后发优势——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之五
远看中国,经济增长成就斐然,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纪录。近看呢?要素成本呈急升之势,关键部门的改革举步维艰。合并起来,中国经济的前景究竟怎样看?
后发优势不唯一
我的回应,事情要放到新的竞争环境里看。纵观天下大势,如果竞争仅仅只在发达经济(欧、美、日)与中国之间展开,我也可以同意那些关于中国经济远景的最乐观预测。问题是,当今世界,选取“以开放促增长”路线的,岂止中国一家?可以说,中国在迄今为止追兵四起的国际比拼中先人一着、胜人一筹。也可以说,用某些经济指标来衡量,过去20年的中国经济独步天下。但是放眼将来,要断言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一定捷足先登,我不认为有那样大的把握。
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不可能独家垄断后发优势。这里所谓“后发优势”,指的是后起的发展中经济,可以利用发达经济的资本、技术和经验,通过变革和学习,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后来居上。没有错,近年中国的经济成就,正是后发优势的一个范例。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误判,似乎只有中国才拥有后发优势。仅以外资为例,每年5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中国,当然非常了不起。但是,考虑到每年流入发展中经济的FDI当在2500亿美元之谱,我们不免问,其他2000亿美元去到哪里了呢?
今年6—7月间,我和几位同事及学生在江浙一带作经济调查。昆山、宁波和义乌等地反映,不少外资来到家门口,等土地等不到,就走了。我们问去了哪里,回答是去越南、去印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知道了吧:“水往低处流”的定律——像自由落体定律一样——从来不以中国为限。11月,中国回顾加入世贸3周年,当年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讲到了一点,大意是在有的领域,“你开了门,他也可能不来”。要注意了,不来中国,是不是也去了别处?发达经济的资本与技术与中国以外的后起经济相组合,就不能形成与中国竞争的其他后发优势?
三项大赛比输赢
很清楚,虽然世贸谈判的时候发展中经济是一个营垒,但入世尘埃落定,竞争就主要发生在发展中经济之间。想想吧:资本、技术、发达国家的市场以及管理经济的经验,你所欲者,难道不正也是其他发展中的开放经济所要的吗?争、争、争,从来就是同类相争。谁也不能垄断后发优势,中国必定面对一个后发经济之间争优势的时代。
按本文的经济观,后发优势之间的竞争围绕三个项目展开:要素之价,大家要比低;制度费用,也是比低;要素质量呢,当然是比高。综合起来,谁用较低的制度费用组织物(质)美价廉的要素参加全球竞争,谁就胜出。环顾世界,至今领先的中国,没有理由面对三项大赛盲目乐观。
先看要素成本。平均而言,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地的劳动力价格都比中国低,虽然不同的工种情况有所不同。纺织业的一项资料讲,越南的工资成本只及中国的一半。讲过的,低工价并不意味就具备竞争力,当年中国人工比今天远为低下,可是出口靠龙虾等资源性产品,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制成品。但是中国的经验也证明,一旦其他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低工价就具有相当强大的杀伤力。月前听英国的朋友说,伦敦的商店里已有“made in Vietnam”的衣物,你如果在中国搞纺织或制衣,不能无动于衷吧?
制度费用难以衡量,这是运用这个变量看经济的一个麻烦。但仔细观察,总不难有所发现。最近媒体关于中航油事件的报道,有一个数据是中国民航的燃油成本比日本的高60%,比新加坡的高2.5倍。注意了,中国航油的超高之价是独家行政垄断体制的结果,应属制度费用的范畴。还有消息说,印度进出口的平均通关时间比中国的低。我自己调查所知,山西煤炭经铁道外运,途中损耗率居然有15%的记录,高于国际水准5倍多!这些都是制度费用奇高的例证。当然,印度落后于中国之处颇多,比如有报道说,印度工业每月平均停电17次。这方面中国的优势明显,但也不稳定。今年盛夏,神州大地缺电,浙江多处工业“停四开三”。就是说,月停电不是17次,而是16天!
逆耳之言
最后要比的,是要素质量。多年观察比较的结果,使我这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国人的学习能力很有信心。是的,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是5000年文明史留下的一份重要资产。远的不论,近年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随便举一个例子,弹钢琴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节目,但是前年听钢琴名家刘诗昆说,现在钢琴的世界奖项比他出道时多出十倍不止,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后起之秀实在是多。
但把聪明和才智集中用得是个地方,难度就大了。以办企业为例,对市场的判断、技术、产品质量和组织管理,都是大学问。不是中国人不能学的学问,因为这些年中国毕竟办出来一批好公司。但是从中国企业领导人的才智、精力和时间分布的角度看,集中于客户、市场、技术与管理的总是太少、太少、太少。数年前听科龙创办人潘宁抱怨,在内地浪费在搞关系上的精力太多,不比在香港,可以集中于市场、技术和管理。最近,美国《外交》季刊登了乔治·吉尔坡(George J.Gilboy)的一篇文章,讲到对中国企业的一些看法,读来似乎可以印证潘宁当年的感慨:
话说得难听,而逆耳的也不一定就是忠言。但只要吉尔坡的观察反映了部分现实——我以为是的——我们就不能断言国人的聪明和忙碌直接等于素质的提高。
加起来,中国面临竞争后发优势的严重挑战。看未来五到十年,全球的后发优势可能咄咄逼人。继续大幅度降低经济的制度和组织费用,持续提升要素的素质,总要啃几块硬骨头。啃不动了吗?龟兔长跑的故事就可能再度发生。
200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