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下)
- 方连庆
- 28字
- 2020-07-09 17:32:39
第一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普法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1640—1871)
第一章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荷法三国的角逐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欧洲
17世纪初期的欧洲形势及三十年战争的起因
17世纪初,欧洲处于中世纪末期。当时,欧洲各国除荷兰外,都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各国都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17世纪初的英国,只有英格兰一地(含威尔士),人口不多,但资本主义却发展得较早较快,并已开始了海外贸易及殖民事务。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其殖民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此,英国于1600年末成立了专门从事海外垄断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并先后在北美、非洲、亚洲及西印度群岛建立了大量的殖民据点以及商站。海外的巨额掠夺,近一步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革命条件的成熟。
法国于15世纪末完成政治统一后,促进了其工商业的发展。但是,16世纪后半期,延续了32年的胡格诺战争使法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致使农民起义及市民暴动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法国王室的统治。亨利四世于1589年上台后,采取了节约开支、降低税收等鼓励农业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较快地恢复了法国的秩序和经济。同时,法国的海外贸易与殖民事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608年,法国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了居民点(即今魁北克)。此外,还在西印度群岛、非洲的塞内加尔以及马达加斯加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
17世纪初的荷兰,称荷兰共和国,原为尼德兰的一部分。在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前,整个尼德兰都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东北部。16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尼德兰的城乡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受到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及天主教的严重束缚,因而导致1566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后来,经过约15年的斗争,尼德兰北方七省于1581年成立了联省共和国。七省中的荷兰省,因经济发达和政治地位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此后,荷兰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其经济以造船及航海业最为发达。当时,荷兰拥有的商船吨位约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它的商船航运遍及世界各地,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于1602和1621年先后成立了享有广泛特权的东印度公司与西印度公司,垄断了马来群岛至好望角一带、美洲、西印度群岛以及西非洲的贸易,并在上述这些地区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14世纪末,瑞典、挪威和丹麦组成在丹麦统治下的卡尔马联盟。1523年,瑞典脱离联盟,重获独立,并多次向外侵略扩张。为夺取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领土,瑞典积极参与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后,瑞典曾一度成为北欧的头等强国,进入18世纪后逐渐衰落。瑞典脱离卡尔马联盟后,丹麦仍统治着挪威,但实力减弱。
西班牙在16世纪初是欧洲的一个大国,除本土外,它还统治着那不勒斯王国和尼德兰,并拥有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及其他一些岛屿。当时,西班牙是头号海上强国,在欧、亚、美、非四大洲都有殖民地。其经济在16世纪前半期曾有过短暂的繁荣,但自50年代后开始衰落。1566年爆发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荷兰共和国的建立,对西班牙的经济更是严重的打击。1580年,西班牙乘葡萄牙王位空缺之机将其占领,并于次年兼并了葡萄牙及其全部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遭到惨败,从此丧失了海上霸权。
俄国在15世纪末,由伊凡三世建立了以莫斯科为核心的、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并不断向外扩张。16世纪中,伊凡四世改称沙皇。17世纪初,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继续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相继兼并了一些欧亚国家的大片领土。1649年,俄国在太平洋西北岸建立了鄂霍次克。
位于东欧的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为抵御俄国侵略的威胁,于1569年联合成为波兰立陶宛王国。根据王国1573年的“亨利条4例”,确定了在全体贵族中选举国王的制度,波兰立陶宛王国由此改称波兰共和国,实际上仍是贵族专政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17世纪初的德国,即成立于公元96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中央政权自13世纪中起日趋衰落,各诸侯纷纷实行封建割据。帝国的经济在14世纪和15世纪虽然曾有过较大的高涨,但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使它的发展远落后于当时其他的欧洲国家。此外,德国天主教会利用其特殊地位,维护封建制度,并以各种名义大肆搜刮钱财,供教会及罗马教皇挥霍,也引起帝国的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罗马天主教会是德国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为了“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1517年,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并引发了一场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以及各诸侯与皇帝间的战争。最后,新教诸侯获胜。1555年9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新教诸侯签订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各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即“教随国定”的原则。由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
然而在这以后,德国的封建分裂局面更趋严重。北部及东北部的新教诸侯联盟,同南部及西南部的天主教诸侯联盟长期对立;诸侯与皇帝之间的斗争依然持续未停。双方在各自不同的欧洲盟国的支持下,一直进行着激烈的较量。最后,终于演变成一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并对近代国际关系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战争,即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宗教战争,即天主教与路德教(或称旧教与新教)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它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维护天主教教义的名义下,为了征服德意志各诸侯和扩大皇权的战争。对各诸侯来说,它们是想利用这场战争削弱皇权,以扩大自己的领地。至于一些欧洲大国,则是想利用这次战争为自己夺取德意志领土。
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马蒂亚斯指定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为波希米亚(今捷克)王位继承人。同年,波希米亚贵族会议推选他为国王,称斐迪南二世。因斐迪南坚决反对宗教改革,波希米亚人民拒绝接受。次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邦议会中信奉新教的各等级代表,将皇帝派来执行其旨意的两名官员及一名秘书从王宫的窗口抛入护城壕里(史称“抛出窗口事件”)。当天,布拉格发动了反对皇帝的起义,三十年战争随之开始。这次战争,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波希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布拉格起义爆发后,波希米亚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并于1619年选举新教联盟首领、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称腓特烈一世。同年8月,斐迪南二世即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波希米亚和巴拉丁联军遂共同对皇帝斐迪南二世进行作战,并取得一些胜利。后来,斐迪南二世以将选帝侯资格转封给天主教联盟首领巴伐利亚公爵为条件,取得了天主教联盟在财政及军队方面的有力支援。同时,西班牙也派兵站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方同新教同盟作战。
1620年11月8日,斐迪南二世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彻底打败了波希米亚和巴拉丁联军,腓特烈一世逃亡荷兰。结果,波希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全体居民被迫信奉天主教,巴拉丁则被西班牙的军队占领。这次胜利,增强了皇帝的权力。但是,它既不符合德意志各诸侯(包括天主教诸侯)的利益,也使一些欧洲大国感到严重不安。腓特烈一世是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他的失败,自然引起英国的特别关注。法国与荷兰既不愿看到德意志的统一,更不允许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国。于是,本属于德意志内部的皇帝与各邦诸侯之间的斗争,便演变成一场有外国势力参加的国际战争。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为了打击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英国、荷兰及丹麦三国于1625年结成联盟。同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荷的财政援助下派兵侵入北部德意志,斐迪南二世依靠天主教联盟军的支援与之作战。1626年8月,天主教联盟军打败丹麦,并进军日德兰半岛,终于迫使丹麦于1629年5月接受《吕贝克和约》。丹麦宣布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德意志北部则由皇帝直接控制。同年3月,斐迪南二世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必须将1552年以后所夺取的土地全部归还给天主教诸侯。斐迪南二世势力的加强,引起了新教诸侯的恐惧。此外,斐迪南二世为在波罗的海发展自己的力量,还计划在那里建设一支舰队。瑞典认为这将严重威胁到自己的波罗的海霸权计划的实现,于是决定参战。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早就觊觎波罗的海沿岸的领土,丹麦被迫接受《吕贝克和约》后,他于1630年7月亲自率军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并相继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及中部一些地区。1631年1月,瑞典通过与法国缔约,取得了法国向其提供补助军费的允诺。此外,被归还教产敕令所激怒的新教诸侯,如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等,也纷纷支持瑞典的军事行动。
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1631年9月,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歼灭了天主教联盟军。1632年5月,又攻占了慕尼黑。同年11月,在萨克森的吕岑战役中,瑞典军队虽然取胜,但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1633年4月,瑞典曾设法同一些德意志新教诸侯结成同盟,然而,1634年9月,瑞典在南部德意志的内德林根仍被斐迪南的天主教联盟军和西班牙军队打败,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德意志新教诸侯也先后脱离瑞典。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于1635年5月同斐迪南皇帝缔结《布拉格和约》,斐迪南同意不在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实施《归还教产敕令》。斐迪南二世的再次获胜,促使法国直接参战,三十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鉴于瑞典在德意志的战败,法国决定直接参战。1635年2月及4月,法国先后与荷兰及瑞典结成同盟后,于同年5月向斐迪南二世宣战,并派兵到德意志、西属尼德兰、西班牙等地作战。主战场是德意志。除瑞典外,萨伏依、帕尔马等根据盟约也站在法国一方参战。站在斐迪南皇帝一方的除西班牙外,还有巴伐利亚、萨克森、勃兰登堡等。
法国参战初期,因缺乏作战经验,战绩并不显著。但是,瑞典于1636年在波罗的海沿岸打败了斐迪南和萨克森的军队,并再次控制了德意志北部及中部地区。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他的长子即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斐迪南三世。同年,法军打进南部德意志。1640年,加泰罗尼亚和葡萄牙爆发了反西班牙的革命,加剧了西班牙在战争中的困境。1642年11月,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布莱登费尔德战胜皇帝的军队,并相继占领了西里西亚及摩拉维亚大部分地区。1643年5月,在法国东北部的罗克鲁瓦镇,法军打败西班牙,从而结束了西班牙在欧洲的军事优势,法军夺取了阿尔萨斯。1645年3月,瑞典在波希米亚南部再次大败斐迪南三世的军队,占领了多瑙河以北多处奥地利领土。1646年,瑞、法联军攻入巴伐利亚。1648年7月,瑞典军队占领了布拉格北部城区。斐迪南三世被迫停战求和。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以后的欧洲
斐迪南三世要求停战后,由于法国和瑞典在德意志问题上的政策各异,对于如何结束战争,一时难以取得共识。法国更多地支持天主教诸侯,以便将它们拉到自己一方;瑞典则只支持新教诸侯,以有利于夺取新教统治的北德意志地区。后来,根据法国代表的建议,法国和瑞典分别同斐迪南三世,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相邻城市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同时进行和平谈判。
经过漫长的谈判,有关各方终于在1648年8月和9月,先后就《奥斯纳布吕克和约》和《明斯特和约》的各项条款取得一致意见。同年10月24日,参战各方代表在明斯特市政厅签署了上述两个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其主要内容有: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主教区。此外,瑞典还控制了奥得河、易北河及威悉河河口,这对它发展海外贸易十分有利。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确认法国于1552年对洛林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地的占有。
(3)重申“教随国定”的原则。确认德意志境内的新教徒(路德教及加尔文教)同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新教徒与旧教徒之间有关领地的争执及其归属问题,按1624年时的实际占有情况予以解决。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但不得同外国签订有损帝国利益的条约;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在战争期间扩大的领土;确认巴拉丁伯爵为新增的选帝侯。
(5)确认瑞士根据1499年《巴塞尔和约》取得的独立,并退出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承认荷兰共和国的独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宣告三十年战争的最终结束。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是神圣罗马帝国,战争给帝国带来巨大的破坏,“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本来就不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在三十年战争后,进一步分崩离析。境内大约300个拥有自主权的邦国以及众多的“骑士领地”的存在,使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帝国在战争中的盟国西班牙,因战败而国势渐衰,葡萄牙乘机于1640年12月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给法国及瑞典带来较大的利益,通过战争,它们都扩大了国土,增强了实力。为它们日后称霸欧洲大陆和波罗的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俄国没有参加三十年战争,但是,这次战争也给它带来一定的好处,俄国利用欧洲各国卷入长期战争之机,加紧侵略扩张。俄国的西伯利亚领土,大部分是在这一时期侵占的。俄国的下一步计划将是从陆地走向海洋,因此,它同欧洲列强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
英国因为国内的革命而没有直接参加三十年战争,因而失去一次分赃的机会。但是,这次战争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由于欧洲的封建君主国家都投入了长期战争,再也无力组织对英国革命的干涉,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得以较为顺利地完成。革命后的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英国日益加快了争夺海外霸权的步伐。
此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家间关系的先例,它的一些原则和做法,都为日后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