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它是一本口述历史,编者用了将近十年的工夫,访问了21位德国女性汉学家,亲历了她们的生活,记录了她们亲自口述的认识中国、研究中国、推介和传播中国的历程;这又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作者以女性的细腻和真诚抒写了一曲德国女性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家庭矛盾、社会歧视,为追求达到学术高峰而付出、而牺牲的交响诗。这本书和一般学术著作不同,它不只是记述了学者的学术成果;它也和一般传记不同,不只是所写对象的生活实录;它熔学术、生活为一炉,将这一女性汉学家群体攀登汉学研究之路的成就和艰辛与她们的精神变化和心灵感受相连接,突出了她们治学的成就和来之不易。

作为这部口述历史的主人公,她们一部分已是德国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曾经为开创某些汉学机构、引领汉学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立下了不朽功勋;另一部分是大学当前科研和教学的中流砥柱,她们正在为培育新一代汉学家而努力;还有一部分则是正在奋进的青年学者,当然也还有个别人至今还未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从事汉学研究的岗位。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无悔于为汉学研究奉献一生。她们都十分重视有这样一个机会来总结自己的生命历程,对完成这样一部口述历史很重视且极有兴趣,因而竭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满腔热情,言无不尽。正如编者所说,她们一谈就是六七个小时;海德堡大学副校长,在晚上回家后,怀抱着发烧的孩子还坚持接受访问;有的女学者开车几个小时把采访者接到家里,住在家里亲切交谈;有的被采访者连续谈了六个晚上,仍然意犹未尽。每一位女学者,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经历,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生动而感人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这些亲切动人的故事的汇集。

在妇女就业率并不是很高的德国,这里呈现的21位女汉学家无论在学术方面,还是在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方面都是艰苦卓绝的开路先锋。女性学研究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上述各位女汉学家不仅在德国汉学界主办了多次以中国妇女为题的国际国内研讨会,出版了《中国与妇女》通讯和《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等书籍,广泛建立了与中国学术界的联系,还不断增加中国女性学研究的课程,招收这方面的研究生,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国外的中国女性学研究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她们本人又都是事业家庭两不误,很好地处理了与丈夫、子女、父母各方面的关系,当然其间也不乏矛盾、痛苦、悲伤的时刻。这一切都通过作者生动而流畅的叙述,娓娓道来,赋予这本别开生面的口述史以很强的可读性与亲和力。

我认为通过这本书既能了解德国汉学发展的某些状况,又能认识坚强的德国女性的某些生活阅历和人生追求,这在别的书里是很难看到的。在众多出版物中,这的确是一本独具特色、值得一读的好书。特向大家推荐。

乐黛云

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2010年岁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