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昌壮国势的图画

——《昌国县境图》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刊印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成书的《宝庆四明志》是中国现存最好的古代“县图志”,全志共21卷,共有16幅地图,《昌国县境图》(见图1.15)是其中的一幅。

图1.15 《昌国县境图》

此图是建昌国县一百多年后的一幅县境图,也是宋代少有的岛屿专图。

古代中国曾经出现过许多“昌国”,最古老的是战国古邑“昌国”,即今天的山东淄博。这幅海图上的“昌国”,在今天的浙江舟山。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曾在此设翁山县,其名因境内有翁山而得,它是舟山群岛建立的第一个县。在这幅《昌国县境图》上,虽然未见“翁山”标注,但有“翁山坊”和“翁浦坊”一类加框标注的地名。宋初这里已不是县级行政区了,是归鄞县所辖的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奏请神宗帝准在此重建军县治,取名“昌国”。

王安石为何要并三乡建立昌国县呢?据《宝庆四明志》载,“明州府鄞县之蓬莱、安期、富都三乡居大海之中,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我们可以理解为,建立昌国县是为更好地发挥这里的海防与贸易之优势。舟山群岛自古就是渔商繁华之地,也是海上交往的重要驿站。王安石建议在此设县有其“港航昌国”的深意。

据舟山市的李国华研究,昌国建县前一年,曾有日本僧人成寻访问中国,此前日本遣唐使已有178年没来中国了,与开放的大唐相比,北宋过于闭关自守了。随着昌国建县,这个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观。从1078年到1123年,明州府先后下水安济、顺济、康济、通济4艘万斛神舟,其载重量都在200吨以上。除万斛神舟外,其他类型的海船也造了几百艘。在昌国县建立到北宋灭亡的50年里,有记录的明州商船去高丽的就有120次,去日本的有70余次。如此发达的海上贸易,真称得上是“昌壮国势”。后来南宋朝廷,也只有跑到了东海的洋面上,才又得了150年的“半壁江山”的繁荣。

蒙元代宋,昌国因处“海道险要”而“户口倍增”,此时的舟山群岛,已有2万余户居民。但到了明初,出于海防的考虑,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昌国卫。“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大致5600人为一卫,一卫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当时的昌国卫与天津卫、山东的威海卫、上海的金山卫等军事要地齐名。

我在舟山市考察时,还随处可见“昌国”之名,如昌国路、昌国街道等。但它作为县名在明清两代,发生了巨大变更。先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防海患,朱元璋下令废昌国县,将昌国46岛居民,除舟山岛547户留下,设昌国乡之外,其余3万多人全部迁出。后来,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沿着朱元璋改明州为“海定则波宁”之“宁波”的思路,将原来的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两区)改名为“镇海”,把“定海”这个名字给了舟山群岛的县治,以祈“海波永定”。

《昌国县境图》是建立昌国县一百多年以后绘制的地图,县境的格局较之建治之初,应当是更成熟了。它是一幅很好的县境图,也是宋代少有的岛屿专图。从绘制方法上看,此图与《定海县境图》应是一组,其山峰皆取势坐北,其海面的波浪也是相似。看来是由当地统一绘制,而后被编入《宝庆四明志》。

《昌国县境图》详细描绘了县境,也就是舟山本岛,同时,也描绘了周边的岛屿与陆地,如南边的“象山”、西边的“招宝山”、西北边的“滩山”、北边的“岱山”……并且在地图四边及四角都注明了“四至”,比如,“东至石马山与高丽大洋分界”“西至蛟门与定海县交界”,明确了昌国县与周边的地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