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
- 梁衡
- 8字
- 2020-08-30 04:08:51
第一编 什么是新闻
七字标准
现在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新闻评奖。到底什么样的稿算好稿,能得奖,无统一标准,也难有一刀切的标准。但就像好质量检查员手中总得有把卡尺一样,我自己看稿时一般是用这七个字来衡量:大、新、深、快、短、活、强。就是说:取材要大、达意要新、挖掘要深、抢发要快、文字要短、写法要活、效果要强。这七个字又可分成三组看,“大、新、深”是从内容方面要求;“快、短、活”是从形式或技巧方面要求;“强”是换一个角度,从读者接受方面来考察。
大,指取材。记者向读者传播信息,当然是要拣重大信息、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在一定时间或地域内总是有一些为大多数人共同注目的事件。将这种信息传递出去是记者的首要选择。比如,1991年夏天,全世界都在关注海湾战争;奥运会期间,各国都在关注本国选手的成绩;平时国家政权的变动、重大政策的出台、突发事件的出现等等。这种消息内容大,覆盖面广,易引起反响,有天然的竞争优势。总编辑为报纸选头条,主要是考虑这类题材。从评奖角度说,它占有天然的优势。
新,有两层意思,一是刚发生的新鲜事,二是老事情新角度,由这个新角度所揭示的新内容。苏轼庐山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出新意。新闻是捕捉新的信息,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不可能每天一个新花样,也有许多重复来重复去、让人看惯听腻了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春种秋收消息、年终完成计划、科技成果消息等。过去我当记者时最愁写教育新闻,学校按部就班的生活,教师崇高又平凡的工作,像一块纯洁透明的平板玻璃,你的笔很难切入新角度,这很考验记者的真功夫。尽管我们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但从自然信息到新闻信息,这过程中已无疑有了记者的再创造。记者常常就是借这一点机会、这块用武之地在旧题材下换新角度,从而换出新意,竞争过对手。
深,指稿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信息并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看海湾战争的消息,并没有看到战争现场。信息是事物的表象、特征和外部信号。这些表象的东西有时反映本质,有时不反映本质。一条新闻的深浅或它的价值大小,就看记者通过信息反映事物的本质的程度如何。
快,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与稿件见报时间的距离。评奖时一般先看一下这时间差。快速传播是新闻的特点,也是检验记者抢采抢发、编辑独具慧眼、为好稿让路的一个标尺。
短,指篇幅。虽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基于快速传播和增大报纸信息量的总体要求,新闻稿要短,这是个基本尺度,也是要经常大声倡导、时时提醒的。新闻求短,如逆水行舟,稍一疏忽,长风就起。
活,指技巧。新闻是天生呆板的文体,它既要客观真实不得巧构编造,又要快速抢发,无暇修饰雕琢,为适应此还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因此怎么在程式中求变,呆板中现活,便是一个难题。谁能突破便是木秀于林,该有所奖。
强,指反馈效果。衡量一篇稿子的好坏除分析稿子本身的各要素外,还要看它经实践检验的结果。作品的效果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正如美学中讲的接受美学,还要看接受一方是否配合,而许多作品的效果常常是作者自己也始料不及的。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林肯总统曾把斯陀夫人称为“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新闻评奖一般都在一年之后,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它在社会上的反馈效果。
“大、新、深、快、短、活、强”这七个字基本上概括了一篇好稿各方面应具备的要素。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这一方面强些,另一方面弱些。因为一篇好稿要受客观素材、作者能力、所处条件、读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甚至一些技术问题也能影响到这稿子的命运。记者在写稿时对这七个方面不能平均追求,要审时度势,突出一点,以长补短。比如发现一个重大题材的新闻,就用最快速度发回,不要顾及其他。像《史记》上樊哙将军说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果是时间性不强的新闻,在“大”和“快”上已失去优势,便要小心设计、精雕细刻,在“深”和“活”上做文章。这叫“夏粮丢了秋粮补”。比如在1991年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新闻奖评比中,新华社采写的一篇《国家防总24小时》,从防汛总指挥部这个核心来写,无疑占了“大”的便宜。《人民前线报》发的一篇《夫妻对话100秒》写救灾前线的一个小镜头,生动活泼,也很动人。两稿同样得奖。犹如一幅十米长卷与一帧精绘扇面,或者一部《三国演义》与只有81个字的《陋室铭》,都一样可以传世,当然也一样可以得奖。总之,七个字加起来是100分,也许七字均摊得分,一字就占去80分。
(199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