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
- 梁衡
- 1299字
- 2020-08-30 04:08:51
两种假新闻
诗曰:
假不假?
瞒天过海鹿为马。
作者好大胆,
要啥有啥随手编。
版面缺少热门稿,
及时送来恰到好。
道道关,层层查,
挡不住高手一个假。
这不是说《红楼梦》,是说新闻队伍中的贾(假)家。
新闻首先应该事实准确。但是假新闻年年有,常常有,有的还过关斩将,被推到评奖桌上,甚至有的还在全国好新闻评比中得奖。这就逼得我们思考这个“假”的规律。
假稿作者的目的除个别另有用心者外,都是为了见报,作假是为了乱真。所以我们不妨从解剖真稿入手堵假稿。一篇稿子怎样才能见报,才能提高命中率?我在一本书里曾提到“三点一线”法,即事实—读者—政策(外部环境)。像打枪瞄准一样:眼睛—准星—目标。作者必须采写到新鲜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事情还得是大多数读者不知道又想知道的,同时这消息的传播又要受外部制约,为各种政策所允许(如黄色内容,虽有人看也不许登),最好这内容还是当时政策所鼓励、所倾斜的。精彩的事实加读者的热点,再加政策倾斜的环境,这稿子定能见报。这三点中合时宜、合政策与满足读者这两点容易,最难的是有恰当的、精彩的事实。名记者所以成名,首先是采访这一手过硬,总能抓到新闻。假新闻的炮制者虽未有理论的归纳,但却也是循着这个思路。
报上常见的假新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投政策(或者说政治)之机,可以叫“硬派假新闻”;二是投读者的兴趣之机,可以叫“软派假新闻”。无论“硬假”还是“软假”,可以看出来,他总是光瞄准这三点中的其中一点,然后再编事情,在另一点并不对此妨碍的情况下对成“三点一线”。
第一种,一般是去碰硬题材、大问题,在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策的焦点上找共鸣。可谓出手不凡,大假大干。如,1990年9月22日《四川法制报》说四川德阳市金山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强迫十对夫妇签“手术合同”,如不同意就按怀孕天数,有一天打一板子。这篇假报道引起轰动,国内外许多报纸转载,并引起人权纠纷,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正式要求我方作出解释。无疑作者很精通我们的政策,计划生育的事难办,要办,又要注意政策,他就投这个机,果然有“效果”。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也有。日本冲绳海域水下有一株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树,政府视为国宝,明令保护。但是一天突然发现有人在树上刻了两个大写英文字母“KP”。1989年4月20日《朝日新闻》头版登出这刻字的珊瑚树大照片,并连发评论,兴师问罪。一个月后,查清楚,刻字的就是报社摄影记者自己。他制造这个假新闻,无疑是投了环保政策这个机。可见这种假新闻的思路同出一辙。
第二种,一般是找软题材,施小计,在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理上找共鸣。例如,1990年春国内不少报纸都登了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泰州一退休老人,钓鱼时钓起一个夜壶,壶中有一条大鱼,破壶得鱼,回家剖鱼时,在鱼腹中又得一金戒指。事发后作者承认是为上稿纯粹瞎编的故事。类似的还有某海里发现美人鱼,某湖中、池中有水怪等。这都是投读者阅读心理之机。
分析一下这两类稿的作者,一是很会窥测政治动向,问题抓得准;一是很精通读者心理,故事编得巧。我有时忽发奇想:把这些“贾”家弟子组织起来,分别办两个培训班,一定可以培养出一批政治家和一批小说家,他们一定比当个小通讯员、记者更有出息,也算不埋没人才。
(199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