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节选)

缁衣(节录)

子曰:长民者教之以德(一),齐之以礼(二),则民有昱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免心。故慈以爱之,则民有亲。信以结之,则民不倍(三)。恭以莅之(四),则民有逊心。《诗》云:“吾大夫恭且俭,靡人不敛。”《吕刑》云:“苗民非用霝,制以刑,惟作五瘧之刑曰法。”

性情论(节录)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五)。闻笑声,则侃如也斯喜。闻歌谣,﹝则陶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悸如也斯难。观《賚》、《武》,则懠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敛﹞。永思而动心,喟如也。其居次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殆其德﹝也。郑卫之乐,非其﹞声而从之也。

凡身欲静而毋滞,用心欲德而毋尤,虑欲渊而毋毕(六),退欲肃而毋轻,﹝进﹞欲随而有礼,言欲直而毋流,居处欲逸易而毋慢(七)。君子执志必有夫柱柱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容(八),祭司之礼必有夫脐脐之敬(九),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

■题解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简称上博简,这批战国竹简共有1200多支,字数在35000左右,涉及80多种(部)先秦战国的古籍,其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兵家、杂家等,其中多数古籍为佚书,个别见于今本,如《缁衣》、《周易》等,但传本不同。根据竹简尺寸、编绳、字体、内容等各方面分类排定,保留在竹简上的80多种(部)古籍的主要篇名有《周易》、《缁衣》、《子羔》、《彭祖》、《武王践阼》、《恒先》、《曹沫之陈》、《夫子答史留问》等。

《缁衣》存简24支,完简8支,计978字。其中重文10字,合文8字。简文均为单面书写,书于竹黄。简文中有分章符、重文符、合文符,结构严谨。全文以“子曰”为各章起首,章末字下有墨钉,以示结束,全篇有23章。

《性情论》可按文意排列的竹简40支,完简7支,另有严重残损者5支,计字1256个。简文与郭店简的《性自命出》篇大体相同。

■注释

(一)长:统治,主宰。

(二)齐:整治;整理。《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三)倍:背离,违背。《礼记·大学》:“上恤孤而民不倍。”

(四)莅:临视,治理。《孟子·梁惠王》:“莅中国而抚四夷。”

(五)厚:深厚。

(六)毕:或读为“暴”。

(七)逸易:简单随便。

(八)齐齐:为庄敬之意。

(九)脐脐:同“齐齐”。

■讲疏

《缁衣》通篇是作者对统治者提出的道德伦理要求,每段以“子曰”开头,然后引《诗》、《书》相关内容以佐证作者的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孔子认为“长民者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耻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免心。”礼教的意义不仅外在于社会政治制度之创设,更内在于人精神之寄托,其人文化成意义、宗法伦理情感与人情人性理念,对中国文论发生特征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性情论》是一篇先秦思想家的佚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起论,提出了天降命、命出性、性生情、情始道的相承关系,主论“性”、“情”,兼及“道”的概念与特性。对于“情”与礼乐的关系,古人既肯定伦理道德之于个体内在情感的重要性,又将个体情感与政教治乱、时代风俗相联系,赋予其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体现在文学思想上,一是重视情性之正,一是以礼制情。重视情性之正,是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古人认为情志同源,心有所感,故形于诗、乐、舞。以礼制情,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重要传统,礼所表达的对先祖圣贤、国家社稷的感情,不仅联系着政治制度、社会整合等意识形态运作,更联系着血缘亲情、身份认同,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精神寄托。君子“执志”、“出言”、“居丧”、“宾客”、“祭司”等礼仪规范都是根据人情制作出来的。

■参考文献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9),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李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新出楚简文字考》,何琳仪、黄德宽、徐在国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出土简帛丛考》,廖名春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