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语
本文首先对有关静态“也”和动态“也”的关系的两种说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记音说”在音韵上的线索没有足够的证据,方言的证据也不充分;“扩展说”没有在功能发展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解释,而方言的证据也无法联系到上古的用法。
文章根据体貌类型学关于体貌标记语法化路径的研究,认为动态“也”是静态“也”作为状态体用法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动态“也”在与情状类型的适用关系、现时相关性的发展、时间指称、情态意义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跟类型学中完成体语法化的规律是一致的,从而从历时、功能和类型的角度支持和发展了“扩展说”。
本文在发展“扩展说”的同时,也带出了一些问题。“也”的体貌用法与非体貌用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同样是表示动态的“也”与“矣”,它们在上古的用法会存在哪些差别?比如上古陈述历史事件用法的动态“也”就不宜替换成“矣”。在“也”的动态用法扩展的同时,“矣”的用法应该有一个逐步缩减的过程,该过程表现出哪些特点?“也”与“矣”的功能差别与发展过程跟它们的不同来源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这种联系与Bybee et al. (1994)的源头决定假设又有怎样的关系?“也”在汉语体貌系统中的地位及其演变有什么样的类型学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引书目录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国语》,鲍思陶点校,齐鲁书社,2005年。《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战国策》,刘向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礼记译解》,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论衡索引》,程湘清等,中华书局,1994年。《搜神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佛本行集经》,隋阇那崛多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祖堂集》,张华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经传释词》,王引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词诠》,杨树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参考文献
曹广顺 1987 《语气词“了”源流浅说》,《语文研究》第2期。
陈前瑞 2005 《句末“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及其类型学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2006 《汉语双“了”句的发展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
戴昭铭 2006 《从“也”到“啊”》,《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二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郝维平 1995 《谈〈马氏文通〉对〈经传释词〉的批评》,《漳州师院学报》第3期。
何乐士 1986 《〈左传〉的语气词“也”》,《语言学论丛》第十六辑,删改后载何乐士著《〈左传〉虚词研究》(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洪波 2000 《先秦判断句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第5期。
姜南 2004 《古汉语中表陈述句尾语气词的演变》,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立鑫 1998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佐丰 2003 《上古汉语“也”“矣”“焉”》,《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龙国富 2004 《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 1942 《中国文法要略》,1982年重印,见《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4 《文言虚字》,上海:开明书店,见《吕叔湘全集》(第九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吕叔湘、徐仲华 1965 《文言虚词例释》,北京:北京出版社,见《吕叔湘全集》(第九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吕叔湘、王海棻 2005 《〈马氏文通〉读本》(第二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罗骥 1994 《北宋句尾语气词“也”研究》,《古汉语研究》第4期。
蒲立本 1995a 《古汉语语法纲要》,孙景涛译,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
——1995b 《古汉语体态的各方面》,《古代汉语研究》第2期。
孙锡信 1999 《近代汉语语气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太田辰夫 1958 《中国语历史文法》,日本江南书院,中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62 《〈祖堂集〉口语语汇索引》,日本朋友书局。
——1988 《中国语史通考》,日本白帝出版社。中文版名为《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王力 1989 《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伟 2006 《现代汉语“了”的语法语义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魏培泉 2002 《〈祖堂集〉中的助词“也”——兼论现代汉语助词“了”的来源》,《戴琏璋先生七秩哲诞论文集》编辑小组《含章光化——戴琏璋先生七秩哲诞论文集》,台北:里仁书局。
杨秀芳 1991 《从历史语法的观点论闽南语“了”的用法——兼论完成貌助词“矣”(“也”)》,《台大中文学报》第4期。
志村良治 1984 《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Bybee,Joan,Revere Perkins & William Pagliuca 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ey,K. 1995 Subjectif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perfect. In Stein & Wright (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Linguistic Perspectives,83-102.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Baozhang 1992 Situation types and aspectual classes of verbs in Mandari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Li,Charles N.,Sandra A. Thompson & R. M. Thompson 1982 The discourse motivation for the perfect aspect:The Mandarin Chinese particle LE. In P. Hopper (ed.),Tense and Aspect: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19-44.Amsterdam:John Benjamins.(中译文《已然体的话语理据:汉语助词“了” 》,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徐赳赳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Nedjalkov,Vladimir P. (ed.)1988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Translated from original Russian,1983,English translation edited by Bernard Comrie.
Nedjalkov,Vladimir P. & Sergej Je Jaxontov 1988 The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In Nedjalkov (ed.)(1988),3-62.
Smith,C. 1991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原载《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陈前瑞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