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现代汉语差异与融合研究
- 刁晏斌
- 1716字
- 2021-03-31 00:29:37
前 言
本书是本人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岸四地若干现代汉语差异与融合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0BYY023)的结项成果。
关于本课题中“现代汉语”的所指,有必要作一说明:我们指的是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目前共同使用的“标准书面汉语”,具体而言大致是指各地教材、公务文书以及主流媒体等所用的规范认可度相对较高的“普通话/国语/华语”书面形式。
由于课题本身的规定,以及研究内容的特点决定,本书采取的是“跳跃式”的研究策略,即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而是着眼于最有差异与融合内涵的若干词汇、语法现象,进行尽可能充分的观察与描写、分析和解释,因此就整个研究的性质来说,是举例性的而不是穷尽性的。
本项研究是在现代汉语史的框架下进行的,我们主要从“史”的角度来看待四地词汇语法现象的差异与融合,认为四地现代汉语的诸多差异是早期国语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条件下分化与发展变化的结果,而它们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必然表现。史的研究与共时平面的静态研究有很大的区别,而绝不仅仅是侧重点的不同。比如,我们强调,进行史的研究,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坚实的立足点,通常是某一或某些现象在共时平面的全面、完整表现,然后再以此为基点来左顾右盼,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通过由此而显示出的种种差异,来揭示语言的发展变化,进而探寻原因、总结规律。
在研究中,我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比较”,而是以形成一个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的做法是,主要以普通话为立足点,即先尽可能充分、全面地描写某一现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使用情况及表现,再以此为基础比较其与台港澳三地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但是,如果某一现象在普通话中发展并不充分,因而不能反映其全貌的话,则以使用及表现最为充分的一地或几地为详细描写对象,然后再与内地或其他地方进行同样的比较。
我们进行现代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旨趣是“史、论结合”。就“史”的部分来说,力争对语言及其发展变化事实进行高清晰度(或者叫“细颗粒度”)的描述;就“论”的部分而言,则主要是注重研究性和理论性,并试图在这两个方面均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所谓研究性,在书中经常表现于一些延伸性的内容上,比如在讨论“有+VP”句时,就有“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考”这样一小节,而在本书其他部分也经常有类似的内容(比如最后一章),主要包括明确研究范围,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说明研究方法,提出一些可以深入研究的相关课题,等等。所谓理论性,首先表现在我们对本项研究的定位是在“全球华语”以及“全球华语学”框架下;其次,我们确立了一个“两翼”模式,即研究差异以及在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再次,在研究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理论内涵和思辨色彩的观点,比如提出“社区特征词”和“言语社区特征语言现象”的概念,把简缩词语分为造词简缩与用语简缩,以及倡导进行微观对比研究等。
本项研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为此建设了一个包括内地、台湾、香港各1000万字和澳门100万字的语料库。不过,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四地各100余万字、总计共425万字的报纸对比语料库,语料的时间分布是2011年1月—7月,所选的四地报纸如下:
大陆地区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总字数约108万;台湾的有《更生日报》《国语日报》《民众日报》《立报》《台湾时报》《台湾新闻报》《中华日报》《中时电子报》《中央日报》《自立晚报》《自由时报》《天眼日报》,总字数约106万;香港的是《成报》《大公报》《东方日报》《文汇报》《香港商报》《新报》《星岛日报》,共约109万字;澳门的有《澳门日报》《澳门观察报》《新华澳报》,约102万字。
为了节省篇幅,具体的行文中,在不至于混淆所属地区的前提下,引用的例子一般不标出处,在需要对比时,我们仅以“内地”“台湾”等作为出处标记。
为了行文的简省与方便,有时也考虑到与时下一般研究用语的协调一致等,书中经常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指称形式。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一般简称“四地”。“现代汉语”有时用“语言”替代。此外,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称名,学界在与台湾对举时一般用“大陆”,在与港澳对称时一般用“内地”。我们在指称台港澳三地时,经常简称“三地”,而与之相对的大陆地区一般通称为“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