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怛逻斯之战:唐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锋
- 杨军 高厦
- 1344字
- 2021-03-28 15:29:27
第一节 伊斯兰文明的诞生
“阿拉伯”一词的原意是“沙漠”,一般指今天阿拉伯半岛中的沙漠地带,而“阿拉伯人”则指在这里游牧的人们,主要是贝都因人。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帝国的摇篮。它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其北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靠阿拉伯海,西临红海,东望波斯湾、阿曼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是位属“五海三洲”的战略要冲,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
阿拉伯半岛西部较高,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汉志)—阿西尔高原,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则是平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半岛主要的地貌特征是沙漠,约占总面积的1/3,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旱少雨,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最高气温可达60℃左右,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西南等边缘沿海地带土地肥沃,降雨充沛,宜于耕种,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主要种植大麦、小麦、椰枣、咖啡等作物。中间地带,也就是半岛的中部延伸到北部的地区,山脉起伏,偶尔夹有一些小绿洲,这些地带生活的多是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他们除了周期性的迁徙游牧外,还靠劫掠过往商队谋生,劫掠已经成了一种传统,甚至被当作一个男人应有的能力。
如果要具体划分半岛上的居民,大概可以按南方居民,中部和北部居民两种来划分。南方居民,可以划归到农耕民族里,也正是因为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往往成为异族侵掠的对象,这就导致南方居民大量北迁。中部和北部居民,也可以再具体划分为定居民和游牧民:定居民,如在麦加和麦地那等商道上的城镇定居民,他们是很少的一部分,占人口多数的是贝都因游牧民。在伊斯兰教产生前夕,基本可以说:“阿拉伯半岛的主要社会特征,就是贝都因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里过着游牧的生活。”
6世纪末7世纪初,半岛社会进入原始氏族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剧烈动荡和重大变革时期。地区经济的差异导致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游牧民的氏族部落间战争与仇杀不断,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与其对立的大批破产游牧民也由此形成。半岛南部随着海陆商道的沟通往来,商业城镇逐渐兴起,商业贵族和与之对立的破产商人由此产生。此时的阿拉伯社会可谓混乱异常,南方被异族所统治,北方各部落之间又常因小事而大动干戈,血亲复仇,循环往复。这些无疑造成了半岛内阶级对立加剧,政治、经济危机四伏。
外部环境上,6世纪时,波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为了争夺对阿拉伯汉志商道的控制权,经常对半岛进行掠夺与侵扰。波斯帝国为了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开辟了波斯湾到地中海的海上贸易路线,这直接导致了阿拉伯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更进一步加深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
古波斯帝国宫城遗址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阿拉伯半岛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思想来将阿拉伯人团结起来,从而化解民族内部矛盾与抵御外来入侵者。半岛内部盛行的几种宗教与学说,始终没有与阿拉伯民族本身的意识形态相交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了。
穆罕默德带来的伊斯兰教,不仅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为一个崭新的阿拉伯民族,缔造了世界三大文明之一的伊斯兰文明,更为重要的是,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征服了西亚、北非、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