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臧哀伯谏纳郜鼎
- 浮世雅集(套装共3册)
- 韩愈 陶渊明 司马迁等
- 1786字
- 2019-03-01 17:27:12
《左传》
公元前710年,宋国的太宰华督杀死宋国大臣孔父嘉,并霸占了他的妻子,之后又杀害了宋殇公,立宋殇公的儿子公子冯做了国君。这年3月,齐、鲁、郑、陈四国承认了华督的新政权。华督为了拉拢四国,就向四国行贿。鲁国得到的贿赂是原属郜国的大鼎。鲁国大臣臧哀伯担心鲁国接受郜鼎不合礼法,便向鲁桓公劝谏,指出这是“非礼”的行为。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1],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2]:“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3],大路越席[4],大羹不致[5],粢食不凿[6],昭其俭也。衮、冕、黻、珽[7],带、裳、幅、舄[8],衡、紞、纮、綖[9],昭其度也。藻、率、鞞、鞛[10],鞶、厉、游、缨[11],昭其数也。火、龙、黼、黻[12],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13],昭其声也。三辰旂旗[14],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15]。
周内史闻之[16],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郜(ɡào):国名,在今山东成武东南。[2]臧哀伯:鲁国大夫,名达,即臧孙达。[3]清庙:即太庙。[4]大路:即“大辂”,大车,特指天子所乘的礼车。越(kuò)席:蒲草编织的席子。[5]大(tài)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大:同“太”。不致:不放调味品。[6]粢(zī)食:指祭祀用的谷物做的饭食。[7]衮(ɡǔn):古代帝王及上公祭祀穿的衣服。冕:古代帝王及上公所戴的礼帽。黻(fú):古代祭祀穿的蔽膝,用熟皮做成。珽(tǐnɡ):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又称大圭。[8]幅:即缠腿的布。舄(xì):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或大臣穿)。[9]衡:用来固定冠的横簪。(dǎn):冠两旁系瑱的带子。纮(hónɡ):冠带,系于颔下。綖(yán):覆盖在冠冕上的装饰品。[10]藻、率(lǜ):古代放置圭、璋等玉器的垫子。鞞(bǐnɡ)、鞛(běnɡ):刀鞘和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11]鞶(pán)、厉:古代衣服上的大带及其下垂部分。游(liú):通“旒”,旌旗上的飘带。缨:马鞅,指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革带。[12]火、龙、黼(fǔ)、黻(fú):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图案。[13]钖(yánɡ)、鸾、和、铃:古代车马旌旗上的四种响铃。[14]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有铃铛的旗子。[15]公:这里指鲁桓公。[16]内史:周朝官名,掌书王命等事。
译文
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来原属郜国的大鼎,并置放在太庙里。这是不合礼法的。
臧哀伯劝阻桓公说:“做人君的,应该发扬美德,抑制邪恶,以便为百官树立榜样,就这样还怕可能会有所缺失,所以还得宣扬美德以昭示子孙。因此太庙用茅草做屋顶,大车用蒲草席做垫子,祭祀的肉汁不调五味,祭祀用的饭食不用精米,这么做是为了表示节俭。礼服、礼冠、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木鞋,横簪、系瑱的带子、系冠的带子、冠顶覆盖的饰物,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这些是为了显示数量上的差别。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花纹色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像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追求美德,应该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用花纹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昭示给百官,百官于是就会警醒恐惧,从而不敢违反纲纪法律。现在您废弃道德而炫耀有违礼法的行为,并且把别人贿赂的器物置于太庙之中,把它明明白白地置于百官面前,如果百官效仿这种做法,您又该如何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官员走入邪路开始的。官员丧失道德,是因为自恃被宠信而明目张胆地接受贿赂。郜鼎置于太庙之中,还有什么比这样明目张胆地接受贿赂更甚的呢?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将九鼎迁到雒邑,正义之士尚且有所非议,更何况是把象征违背礼法、宣扬叛乱的贿赂器物放在太庙之中,这怎么能行呢?”桓公不听。
周朝的内史听说了这件事,说:“臧孙达在鲁国会后嗣荣昌吧!国君违背礼法,他能够不忘记用德行劝谏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