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爱”但不要“溺爱”
- 这样定规矩,孩子才愿听
- 风影
- 5972字
- 2019-02-01 16:28:38
理论篇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就像一棵小树,父母就是培育小树成材的园艺师。父母需要对其投注百分之百的精力,不但为其施肥浇水,还要为其修剪枝杈,让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将来成为栋梁之材。这就是说,父母的爱并不是没有条件、没有原则的爱,对于孩子不当的言行,父母应立下规矩,帮助孩子改正。那么,怎么制定规矩,孩子最愿意听呢?这就需要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为父母行为的指导。
父母每当听到别人指责自己的孩子是“熊孩子”“没有规矩”时,都会觉得这些话格外刺耳,自己也会脸红尴尬,恨不得带着孩子逃离那个地方。他们常常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给孩子立下规矩,孩子才变成今天的模样。是的,管教孩子要趁早。在爱的道路上,父母应该尽早给自己顽劣的“小孙悟空”戴上“紧箍”,让他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尽早立规矩,不吃后悔药
对于“熊孩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几乎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他们仿佛自带光环,永远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不是大声喧哗,就是上蹿下跳,有时还会拉拉陌生人的衣服,调皮得像只猴子。大多数人对其视而不见,认为这些不过是小孩子的恶作剧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家就是小霸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里到处都是他的涂鸦作品,他的玩具、学习用品到处乱丢,房间乱得一团糟。父母稍微批评一下,他就会又哭又闹,倒地撒泼,等着父母来哄。
“熊孩子”的“本领”还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些皮毛而已。父母为此大伤脑筋,他们永远无法预测到孩子下一秒又会做出什么令人无法容忍的举动,最后还不得不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埋单。
“熊孩子”有很多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麻烦制造机”。父母在为孩子处理这些麻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这样真的好吗?他们或许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自然就会规规矩矩。这样纵容的态度,往往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有一对极有教养的夫妇,他们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丈夫开了一家公司,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妻子在事业单位上班。他们的孩子多多从小就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娇惯,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
多多在3岁的时候,就是一个“没规矩”的孩子。在家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客厅的地板和墙壁上乱涂乱画,客人们时常能欣赏到他的“新作”。他的父母为此常常大动肝火,但是多多却在父母喊“停”之后,疑惑地看着他们,然后回复一个撒娇的笑脸之后,继续完成他的杰作。当看到父母扬起巴掌时,他只要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后一藏,就躲过了一场“灾难”。
不仅在家,多多在幼儿园里也是一个危险的“捣蛋分子”。因为不管是在上课时间,还是在课外活动时间,他总是闲不下来。一会儿用拳头对小朋友搞“突然袭击”,一会儿东张西望,找人聊天。有时还会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不管别人是否允许,一旦把玩具玩坏了,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有一次,多多还拉前面女生的小辫子。为此,多多的父母没少接到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投诉电话,不是说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就是说他欺负别的小朋友。
总之,只要幼儿园里有什么“不和谐”的事发生,总有多多的身影。最后,幼儿园园长只能通知多多的父母给孩子办转学手续。这时,多多的父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像多多一样,那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都将成为一盘散沙,毫无秩序可言。另外,如果小孩子从小就没有守规矩的意识,他就不会懂得为人处世的界限,也不会自律,更不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这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并将影响孩子的学习、工作,甚至孩子一生的幸福。因此,给孩子设立规矩要趁早。
每一对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但不要把“疼爱”变成“溺爱”,如果不忍心管教孩子,孩子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管教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无论是循循善诱,还是疾言厉色,都是爱孩子的表现。
规矩一旦设立,不容轻易破坏
很多时候,孩子会随意破坏父母设立的规矩,试探甚至挑战父母的忍耐限度,就像下面这个案例中的瑶瑶一样。
瑶瑶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她的父母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对她百依百顺。尤其是妈妈,经常给她买漂亮的衣服,给她梳漂亮的小辫,把她打扮得像一个小公主。久而久之,她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小公主,对父母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稍有不顺心,就发小公主脾气。为了改变瑶瑶这种骄纵的个性,她的父母为她设立了一些规矩,里面有一系列的奖罚措施。瑶瑶一看奖励措施还挺多,就同意了父母的做法。
有一天,她对妈妈说道:“我今天整理了床铺,您答应奖励我一样东西,我们现在就去买吧。”于是,妈妈就和她去了附近的超市。当她们买完一样零食准备回家的时候,瑶瑶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玩具,她非要妈妈将它买回家玩。妈妈说:“我们说好的,只奖励一样吃的,不能随意改哦。”可是瑶瑶不依不饶,她哭着说:“我就要买这个玩具,我就要。”不一会儿,瑶瑶的哭声吸引了许多人围观,瑶瑶的妈妈瞬间脸涨得通红,她假装生气地说:“说不买就不买,今天只能买一样。”可是瑶瑶并不理会,还是在原地哭泣。
于是,瑶瑶妈妈开启了“惩罚模式”,对她说:“如果再哭,一样东西都不买。”并作势要把瑶瑶选好的零食放回去,“小吃货”一看妈妈要动真格,立刻擦干眼泪,说:“妈妈,我不要玩具了,给我买这个零食吧。”
孩子年龄虽小,却能捕捉到父母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像上面故事中的瑶瑶,她察觉到了妈妈从假生气到真生气的变化,而在妈妈真生气之前,她永远在等待妈妈的妥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归根到底是父母执行力的问题(当然,对于孩子生病等特殊情况也可以适当变通)。
父母要明白,规矩里的条条框框不只孩子要做到,家长也不能随意更改。父母在执行规矩的过程中不能受情绪的影响,否则孩子就会根据父母的情绪来决定是否按规矩办事。鉴于孩子还小,经常会忘记规矩,而且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所以父母有必要不时地提醒孩子,帮助他们记住一些规矩。但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提醒并不是退让,也不是要妥协。一旦孩子出现破坏规矩的行为,父母就应该立即照章执行。这样,孩子就会懂得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明白遵守规矩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自觉按规矩做事的良好习惯,也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才应该是父母制定规矩的初衷。
不施“家法”,用对方法是关键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西方也有“spare the rod,spoil the child”(省了棍子,惯了孩子)这样的谚语。
确实,体罚孩子是最简单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却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它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而且它导致现在有的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一碰到问题就喜欢用拳头说话,最终使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发源于美国,最早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在1998年发起的。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也有人将其译为“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这个节日旨在告诉所有父母,在每年的4月30日,无论孩子如何淘气、不听话,父母都不许体罚孩子。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这是外国的节日,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家庭,我家孩子调皮得很,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而且大多数父母认为,当孩子做出一些不良行为时,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即使这样,也要讲究适度原则。而且,父母可以用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同样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下面是一位外国父亲分享的案例。
有一次,我的儿子马克向我借一件藏青色的毛衣,因为他认为,我的这件衣服和他的牛仔裤很搭。我告诉他:“可以借给你,但你要好好地爱护它。”结果,一周以后我想起要穿那件衣服的时候,竟然发现它藏在马克房间里一堆脏衣服的下面。而且,毛衣后面蹭了好多粉笔灰,衣服前面也被溅上了肉酱。
我快被他气疯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马克现在在我面前,我一定会告诉他,我要把周日棒球比赛的票给别人,不和他一起去看了。
马克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平静了许多,但还是很生气。他向我道了歉。一星期后,他又来找我借衣服,我直接就拒绝了他:“不行!”没有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过了一个月,马克因为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又向我借格子T恤衫。我告诉他:“我需要一份保证书,以确保我的T恤衫在归还时完好无损。”晚上,我发现了马克留在邮箱里的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如果您把T恤衫借给我,我会想办法不弄脏它。我不会往黑板上靠,也不会把圆珠笔放在口袋里。吃饭的时候,我会用餐巾纸把它遮住。”
他的保证书让我很满意,因为他已经肯花心思写下保证书,那他应该也能做到。
果然,第二天晚上他就把T恤衫还给我了,上面干干净净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孩子,方法有很多。只要用对了方法,不打不骂也能教出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不断改正错误、走向成熟的过程。请父母记住: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们的权利,父母要做的就是,容忍他们犯错,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规矩简单清晰,“信号”要明确
孩子是否有规矩,预示着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因此,许多父母都热衷于给孩子设立一系列的规矩,让孩子去执行。然而,规矩执行得好坏和多方面因素有关。
给孩子定规矩的“信号”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信号”不明确,孩子就很有可能对父母想要传达的东西无法领悟和接受。事实上,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或者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没有说清楚说明白。比如,他们在定规矩的时候,说“你要保持房间干净整洁”,可是,年幼的孩子听不懂,他会想:“干净整洁”是什么意思?他既然不明白,自然也就无法执行这样的规矩。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要把床单铺好,把被子叠好,把地面打扫干净,把衣服都叠好放进衣柜里。”这样孩子就能理解什么是“保持房间干净整洁”了,他就知道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达到要求。这样定规矩,孩子乐于接受,也能执行到位。有一些父母说话常常含糊不清,所做的决定模棱两可,结果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到最后就很难贯彻执行到底。他们在执行规矩的时候嬉皮笑脸,像是在和孩子开玩笑,和孩子在一起放松的时候却板着一张脸……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们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无法分辨出父母什么时候是认真的,什么时候只是在开玩笑。在这种情形下,父母怎么能奢望孩子可以认真聆听自己说话,并且将自己的话或定的规矩当回事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麦克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
麦克总是忘记倒垃圾。虽然他每次都答应去倒,但是如果没有人提醒,他就一次都想不起来这件事。于是麦克的父母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一下麦克倒垃圾的问题,麦克再次重申自己能做到。他的妈妈对他说:“麦克,我们知道这很容易忘,我们用一个信号来提醒你怎么样?”
麦克很好奇是什么信号。
麦克的父亲告诉他,如果麦克忘记倒垃圾,他们就会把他的空餐碟反过来扣在桌子上。麦克看到了倒扣的餐碟,就应该先去倒垃圾,再吃饭。麦克同意了:“好啊,没问题!”
几天后,麦克又忘记倒垃圾了。当他来到餐桌前准备就餐时,看到自己的餐盘倒扣在餐桌上,麦克开始发脾气了。他哭哭啼啼地说:“这真是蠢主意!我饿了!我要先吃饭,然后再去倒垃圾!”麦克的父母继续低头吃饭,不理睬麦克的无理取闹。麦克看没人理他,只好自己擦掉眼泪,跺着脚,拿起垃圾去倒,临出门时还把门摔得震山响。回来以后,他的怒气还没消,把叉子在盘子上摔得噼啪作响。
第二天,麦克没有忘记倒垃圾,并且在吃饭时很开心。
接下来麦克有两个星期都没忘记倒垃圾。两星期后的某一天,当他看见自己的餐盘又一次被倒扣在桌子上的时候,他只是说了声“哎哟”,然后,就自觉地出去倒垃圾了。回到餐桌,麦克把自己的餐盘翻过来,很愉快地和大家共进晚餐。
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矩的时候,要有明确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一种行为,就像上面案例中倒扣盘子的做法,也可以是父母突然变得严肃的脸。这些都可以使孩子不触碰到父母容忍的底线,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当然,这些信号更多地表现在行动上,而不是语言上,当需要说话时,说得越少越好。当大人们闭上自己的嘴巴,结束喋喋不休的唠叨时,可能规矩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定规矩小妙招: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往往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其实,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较严重的错误,对于孩子所犯的一般性的错误,父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惩罚。如果父母总是运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常常会使孩子萌发出对家长的恨意,而忽略了错误的本身。因此,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正确的方法教会孩子懂得规矩。
在现实生活中,“惩罚”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惯用的手段,他们常常感到后悔,同时也感到很无奈,因为除了这“招”,他们根本想不出更好的招数来对付孩子的各种无礼、没有规矩的言行。这里向父母介绍几种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转移注意力。对于孩子所犯的不太严重的错误或者偶然犯错的行为,父母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父母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第二,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并告诉孩子那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孩子的行为即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父母需要及时纠正并表明严肃立场的情况。但是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如“你太鲁莽了”“你太任性了”等等,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从而失去自信。
第三,表明自己的期望。对于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并非孩子故意而为的错误,父母不必过分追究,可以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例如孩子把玩具弄丢了,父母可以告诉他;“我希望你下次保管好自己的玩具,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第四,给孩子提供选择。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选择,这样孩子就会感觉被尊重,而没有强迫感。这种方法适用于孩子的行为比较顽固,但是有可替代的选择的情况,同时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提议。
第五,教会孩子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孩子是由于无知而导致一些失误,父母不要过多责备,可以给孩子补充相关常识,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类似错误了。
第六,采取行动。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果父母反复多次提醒但是孩子们屡教不改,那么父母就要采取行动加以制止。例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一直玩桌上的物品,经父母多次劝说无效后,父母就可以把那些物品拿远,说:“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完饭才可以玩这些东西。”
第七,让孩子体验错误言行带来的后果。当孩子明知故犯时,父母要让他来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例如,当孩子在满是油污的餐桌上玩小汽车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餐桌上有油污,还有吃饭时洒的汤,把小汽车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