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历史的拐点就是社交的拐点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名字叫作《如果乾隆有社交网络……》,那么,乾隆也是个活泼的大V。如:乾隆在各名胜区题字是景点打卡;在名人字画上题字属于古代的弹幕;每天不厌其烦地写诗属于爆吧,水贴特别多,属下点赞不少,但是转发量很低;至于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应该是回复人家点名接龙,好几条都是硬凑的;以现代人的审美看,郎世宁所画的乾隆画像居然有点儿PS的感觉……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残酷的教训。所谓社交,即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乾隆虽贵为一国之君,也需要社交。只是其地位的特殊性导致了其社交心理障碍,或者说叫扭曲甚至变态,说白了就是高高在上,而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在他的老大帝国之中,仗盛世之余威,暂时还没有人敢反对他。但当对象换成英国人,当乾隆个人的社交行为上升为国家之间的社交行为——外交时,悲剧的导火索就此埋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就此拉开。
作为中华文明近代史上最大的拐点,晚清尤其是晚清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惯常认为,清朝闭关锁国,事实上清朝的算盘打得很精明,也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开,对自己不利的才禁。就拿通商来说吧,英国与清朝的通商屡次受挫,在对华贸易中一直处于入超地位。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在英国拥有很大市场,而英国工业产品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却得不到预期的畅销。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了走私鸦片的办法,诱使清朝百姓与士兵吸食成瘾,从而平衡国际贸易中的差额。资料显示,在乾隆中期,英国输入清朝的鸦片已达每年1000箱左右。但英国并不满足。我们不必美化侵略者,我们只是探讨一种可能性,即英国人也不排斥通过正常的贸易赚钱。
于是,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领近700人的庞大使团,航海近一年,辗转见到乾隆。大清君臣眼界狭隘,自鸣得意,满以为这是来归顺效忠的,不料这些“野蛮人”在国书中竟敢和天朝比肩,自称“兄弟和朋友”而不称“臣或奴才”,英使也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礼,甚至还提出要在中国开辟新贸易港口、租借岛屿、派遣常驻使节等。乾隆一口拒绝,让他们尽快回国。
平心而论,乾隆并不是庸人,要说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技不如人,也不尽然。事实上,他对英船之高大,航行之迅捷颇为在意,并且在打发英国人离开后,连发谕旨,反复叮嘱官员们严防英国人报复。
乾隆也有其社交达人的一面,他连施三招,作为预防。
其一是略施恩惠,也就是小恩小惠,比如发挥他的特长,亲笔书写了几幅“福”字;二是展示武力,展示森严的“法度”(实为繁琐的礼仪),借此恫吓与威慑;三是严防死守,严禁中国人为洋人服务,违者处死。这三招,实际效果如何呢?
先说“略施恩惠”。既说是恩惠,那么显然还是高高在上的心态。史料记载,马戛尔尼一行人航行至大运河途中时,乾隆曾派人送给他一匣奶饼,以示怀柔。但是要求跪接、谢恩。马戛尔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妥协了,所以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怒火万丈:“他们是否真的不明白,只需几艘英国战舰,便能消灭整个清朝海军?只需半个夏天,英国战舰便能摧毁中国沿海所有船只?”
再看“武力恫吓”。为了震慑英国人,清军在镇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操演,也就是示威演习。结果没把对方吓到,反倒被人家看出了很多致命弱点,包括装备落后,城墙颓危,士卒不振,防务废弛。
至于严防死守,更属“掩耳盗铃”。马戛尔尼一行其实带来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包括相关技术人员与学者,其中包括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丁维提,英国最新的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甚至还有一个热气球。社交是用来干什么的?网络上给它下了个定义:通过与别人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这本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然而清廷一方面不屑一顾,另一方面自欺欺人,最终导致了四十多年后那场战争。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社交这事儿,态度往往大于技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纵观全球历史,就连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可归结为外交的失败。总结起来说,就是所有的历史拐点就是社交的拐点。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君不见,很多人由于社交不当,处理不好一些看似并不严重的小事,结果导致事态激化,踏上了不幸的拐点。反过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积极正面的例子。很多人春风得意,扶摇直上,得遇贵人帮扶,领导栽培,只是因为在社交场上做到了恰到好处。在我们这本书中,我们少不了要提到很多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但它毕竟不是一本史学专著,所有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是为了提高读者诸君的社交实务而服务,而不是事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