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柳条弄色不忍见,花满枝空断肠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的中国传统节日。

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

远藩:南方遥远的地方。

书剑:比喻文武。

二千石: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

东西南北人:四方奔走。

简析

首句直接点题。接着的“怜”表示诗人和故人之间的感情。他们的故乡,同是满目疮痍的中原,所以“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故人杜甫说。紧接着的两句是这思乡之情的具体表现。春天来临,柳叶初萌芽,梅花满枝头,人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但在游子的心中,却容易触动乡愁,从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

五、六句描述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定,以诗人的文才武略,本应建功立业,可他偏偏远离京城,身在南藩。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诗人是“心怀百忧复千虑”。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肆虐,而且蜀中局势也不平静。七、八句说身处乱世,漂泊他乡,今年人日已是相思不见,明年人日在何处更难预料。此处深远的忧思,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难伸。

九、十句:诗人早年曾隐居,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由,不承想到如今竟浪费了一身的文武之才,终老于宦途之中。“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最后诗人说自己老态龙钟,还辱居刺史之位,内心愧对到处漂泊的友人。它蕴含着诗人无力挽救时局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的关心。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人日。此时,58岁的高适在蜀州(今四川崇州)任刺史,写下这首诗寄给成都草堂的杜甫(年近50岁)。

名家点评

〔明〕陆时雍:语多合拍,虽无他奇,故是可咏。(《唐诗镜》)

〔清〕徐增:法老气苍,学者须细心效之。(《而庵说唐诗》)

借问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一带边塞。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

牧马还:牧马归来。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关山:指关隘山岭。

简析

这是边塞诗中难得的安详、恬静之风,描绘的优美塞外春光图,不由得让人心生向往之情,更寄托了对边疆永葆和平的美好愿景。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写的是实景,在冰雪消融之时,正是胡人牧马的好时节,于是明月下的戍楼间回响着悠扬的放牧笛声。短短十四字的笔墨将边塞没有战乱时的静谧与美好表现得十分生动,春天的边塞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后两句则写的是想象,希望故乡的梅花能够飘荡到边塞上来,最好随风一夜堆满关山。首先梅花飘荡之景必定是想象之物,但在作者笔墨之下,所有读者都觉得理应如此,这花落的虚景又恰与前两句雪净月明的实景多么地相得益彰啊,这种美妙阔远的意境,不正是诗歌最高的境界吗?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由虚化实,最终达到虚实的大和谐之境。

并且这首诗更属于思乡之诗的“异类”,思乡之情虽浓,但是更多是以豪情表现出来的,暗含了诗人渴望开拓边疆,将故乡之梅插遍关山的盛唐气魄,这不仅在思乡诗中实属罕见,在边塞诗中也较难找到与之媲美的豪情自信之作。

背景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

名家点评

吴逸一评:因“牧马还”而有此笛声,摹写得妙。(《唐诗正声》)

〔明〕唐汝询:落梅足起游客之思,故闻笛者每兴味。(《唐诗解》)

〔清〕黄生:“间”读作“闲”始妙。因大雪胡马远去,故戍楼得闲,二语始唤应有情。同用落梅事,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是婉说巧说,彼老此趣。(《唐诗摘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