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第三方金融平台的崛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三方平台越来越流行,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租房买房找房产中介;线上线下购物找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找第三方支付平台;到了投资理财或贷款这块,第三方金融平台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崛起。

图2-7 第三方支付平台三大类型

第三方金融平台让百姓口袋里的闲钱有了“用武之地”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消费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在每项事务上都“亲力亲为”,当忙碌了一天之后,人们更愿意去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享受。要租房子,人们会让中介去搞定;要购物,人们会选择敲敲键盘和鼠标;要网上支付,人们也不愿意输入大量的验证码。当然,会有人享受商场购物、自己找房子的乐趣,但那只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时间、精力和乐趣。

贷款和理财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对于消费者而言,小额的贷款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透支,而大额的贷款却需要去银行进行繁琐的申请;理财同样如此,消费者并不是不知道,闲散资金放在银行是不断贬值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去关注市场行情,而动辄几十、几百万的投资门槛,也让没多少钱的消费者只能存个定期,或去银行买个理财。

第三方金融平台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如上节所说的“两多两难”问题在中国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和贷款渠道。这听起来是十分矛盾的,既然是市场上存在着投资需求和贷款需求,那么它们为什么不能进行有效的对接呢?这其实还是与时间、精力、成本有关,而第三方金融平台则能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方金融平台就蠃在一个字——“快”

相对于银行而言,第三方金融平台的办事效率让人惊叹。虽然人们常说“银行不怕别人欠钱”,但银行仍然会对每个贷款申请者进行繁琐的资信评估,贷款者同样需要付出餐饮、娱乐等“公关成本”。而现如今在不断增多的第三方贷款业务中,贷款者通常在申请后几天内就可以收到贷款,虽然从利率上来看,第三方贷款有着小幅的增加,但扣除时间成本、“公关成本”后,从第三方金融平台贷款实在是实惠的。

银行理财更是十分“坑爹”的一个存在。首先,银行理财的利率通常只比存款利率高1%-2%,而且,投资者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筹集期”。银行兑付也有着一定的延时,投资者购买一份十五天的理财产品,前后往往要投出资金近一个月,还要付出一定比例的各项手续费。第三方金融平台则不同,它们通常会尽快(3个自然日内)给投资者开始计息,而在兑付方面,第三方金融平台大多也会在三个工作日内给予兑付。

通常来说,消费者之所以会选择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去选择合适的金融渠道。对于贷款者而言,他们通常需要研究如何去“包装”自己,当然,这里的“包装”并不是指做假账或虚构财务状况,在贷款时,贷款者必须更多地去展示能为自己“加分”的信息,而对于自身的负面信息也要主动提出来,并做出相应的解决计划。如果没有这些全面完善的信息,贷款者则需要“托关系找关系”……而在第三方金融平台贷款则不同,只要贷款者能够提供半年或一年的“工资条”,或房产、车辆等产权证明,第三方金融平台就会同意贷款。

而在投资理财方面更是如此,炒股、炒外汇、炒期货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其中涉及大量的技术分析和消息分析,投资者大多需要在操作之初投入大量的“学费”,才能看懂盘面,这其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庄家操盘”等问题。而第三方金融平台通常本身就具有专业的金融、法务、渠道部门,投资者只要明确自己的投资额度、风险承担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第三方金融平台就能为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投资者只需等着到期拿钱就好。

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随着第三方金融平台与互联网的融合,消费者的贷款、理财也变得更加便利,消费者只需要登录第三方金融平台的官网,并输入各项信息,就可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了。跑网点、跑程序等来回折腾都将被省略,消费者可以真正地“像买衣服一样享受金融服务”。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成型、产业资本转化的背景下,消费者强烈的金融服务需求终于得以释放。从2011年开始,国内第三方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内第三方金融平台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相信大家平时在受到保险、地产电话的骚扰时,也开始会接到第三方金融的电话。不过,国内第三方金融行业才刚刚起步,很多从业公司的规模、专业化程度、资信情况都有所欠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国外的第三方金融平台发展得已经十分完善了,如瑞银集团、髙盛、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等都是国际知名的第三方金融平台。这些公司虽然也开始入驻中国市场,但由于国家管制、地域差异,它们在国内也尚未做出很好的成绩。今天的中国,正是第三方金融平台崛起的中国。在发展初期,第三方金融平台还会受到金融制度、消费者理念、资信评估等多方面的阻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不断发展,第三方金融平台也将如房产中介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