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制造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1.1 全球制造业环境的变化

1.1.1 经济的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政治变革、经济变革、技术变革,以及社会变革的驱动下,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跨越国家界限,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服务贸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一体化经济体,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国际间产业间和产业内高度分工,以及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L-End} [1]

经济全球化驱使着传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集中在一个区域或国家)深深地嵌入全球经济网络之中。富士康享誉全球的“eCMMS”(e-Component-Modula-Move-Service)模式,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典范之作。富士康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e-information flow),实现了全球化的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具备了“两地研发,实时上市;三地设计制造,实时量产;全球交货,实时变现”的全球化竞争优势,不仅能够实现98%的订单在2天内交付的高效率,还能为客户带来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设计、制造、物流、售后服务等附加价值。波音787飞机的研发与生产,更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位于美国的波音公司,只生产了该飞机部件的10%——尾翼和整体组装,其余零部件的生产是由位于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这些合作伙伴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局限在特定行业、区域,以及国家的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劳动、知识等,其产生、交换与运动的时空范围逐渐扩展至全球。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寻找并发现所需的原材料、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在最具效率的区域进行生产,而在另外一个区域实现产品的销售。传统的由于关税、管制等政策壁垒导致的经济资源流动性差等问题,正在随着管制壁垒的降低、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自由流动而逐渐被解决,遍布全球各地的最具效率的经济资源,具备了被整合的可能,也呼唤着更具效率的资源整合方式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

1.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先导。1947年,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各成员国大幅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使国际贸易更为顺畅、更加自由、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正式成立。2000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助力中国快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4年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统计结果,2014年全球货物进出口总值190200亿美元,同比增长0.6%。作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中国连续两年位列贸易总额世界第一,2014年达到4.303万亿美元。美国位列第二,4.032万亿美元;德国位列第三,2.728万亿美元;日本以1.506万亿美元排名第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1980年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在25年间增长了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近1/5。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9800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世界服务贸易年出口规模从1万亿美元翻番到2万亿美元约用了10年;而从2万亿美元扩大到3万亿美元只用了4年。服务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其他商业服务发展引人瞩目。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中,现代服务贸易逐渐替代传统服务贸易,驱动了贸易结构的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趋于下降,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开始居于主导地位。以运输、旅游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下滑,而以通信、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利、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和其他商业服务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增长强劲,所占比重提升。近年来,服务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他商业服务已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中贸易额最大、增长最快的类别,年贸易额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L-End} [2]。2000年,运输服务和旅游占到全球服务贸易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23.2%和31.9%,到2012年已经分别下降至20.5%和25.5%,其他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则从不足50%上升到2012年的53.9%。在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代表的美国,其服务业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80%。在服务贸易中,美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服务贸易国地位,2014年服务贸易总额11877.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服务出口7093.94亿美元,增长3.2%;服务进口4783.18亿美元,增长3.5%。伴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新兴服务贸易将会成为未来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与竞争点。

2.生产国际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快速交通技术、高速通信技术,以及新兴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革命,使得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世界生产力高速增长,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传统的聚集于区域内的生产方式,向全球化协作生产方式演变,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开始国际化。在国际范围内,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具备竞争优势的资源开始参与到产品的全球化生产过程之中。例如,中国飞机制造业在非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方面,具备制造成本的优势,因此被波音、空客等纳入其飞机的生产之中。企业之间的分工进一步向更为精细化的分工方式转变,向基于工艺的分工方式转变。遍布全球的企业,在生产工艺的某一个环节具备竞争优势,就具备了进军全球生产网络的可能。例如,香港利丰集团为全球多家知名品牌服装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服装的生产、配送、销售等活动。一件服装的生产,利丰集团可以在埃及购买棉花,运送到韩国纺纱;之后在中国台湾纺织布料并染色,然后运到泰国缝制,并使用一家日本公司的拉链;最后运到美国销售。

2000年以来,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服务可贸易化的种类,以及目标市场范围越来越广,进一步促使生产要素在多个国家间流动。这意味着传统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地区进行产品生产的模式,正在向全球化生产模式转变,进一步推动了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全球化。同时,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生产模式,也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分散化、智能化和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的代表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优势生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把独立的原料供应商与零售商功能融为一体,从而将产、销等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到世界各地,实现全球化协同运营。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生产基础,利用公司间内部贸易和内部价格转移,便是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另外,遍布全球的中小企业,也通过生产的国际化,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中,担当起工艺分工中的一员,和大型企业成为共生体。丰田汽车的生产,就是由遍布全球的5000多家供应商组织的多级供应链网络协作完成的。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中国也参与其中。中国商飞的C919大型飞机,也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与来自美国的派克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古德里奇公司,德国的利勃海尔公司,法国的 CFM国际公司等,共同构建全球研发与生产网络。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它与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以及科技全球化紧密相关,共同构成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的结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速度得以加快,形成了金融全球化新浪潮。跨国公司的扩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的形成,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交易体系已经形成,纽约、伦敦、中国香港、东京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全球化资本交易在短短数秒内就可以完成,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各国逐步放松了对资本流通的管制,使得跨国资金在供求信息和利率信号引导下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发达工业化国家间资本市场迅速渗透融合{L-End} [3]。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

(1)资本流动全球化;

(2)货币体系全球化;

(3)金融市场全球化;

(4)金融机构全球化;

(5)金融协调和监管全球化。

跨国公司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它们在产业扩张的同时,也实现着资本的扩张,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企业网络,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金融全球化态势下,资本流动的速度相比于以往更快,流量更大,方式更多;传统的制造企业一方面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本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债券、股票、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金融工具,实现资本的筹集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来自不同市场、不同源头的金融资本,在一个更为公开、开放和自由流动的全球市场进行交易。那些更具成本优势、响应速度和管制优势的资本,能够更好地竞争到产业资本的需求,实现和产业资本的结合,服务全球企业。与此同时,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互动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两者的交叉与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一方面,金融资本通过兼并、收购、私募等方式进入制造业领域;另一方面,制造业为了拓展自己的价值链,更好地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发展的协同,纷纷发展和企业业务相关的金融业务,成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例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属的平安信托收购国内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许继电气,进入制造业领域;美国的通用电气、中国的上海电气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金融业务。

4.科技全球化

科技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各国纷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第一,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程度比以往更为深入和广泛。企业在人才的招募与利用上,已经将视野放在全球范围;人才也获得了全球范围内寻找工作机会的可能。第二,科学技术随着人才的自由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其创造、存储、交换与利用。在科技资源流动的形式上,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扩张,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开始大规模地在国家间转移、整合,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化联合研发的快速发展,全球研发合作网络正逐步形成。第三,国家间政治、经济壁垒的破除,以及人才的快速流动,带动了各国技术标准的逐步统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第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信息与知识依托于信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网络,相比于以往,更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跨国公司利用其遍布全球的研发网络和生产网络,实现跨国的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依托于互联网,富士康在全球多个国家的研发网络实现了高效协同,实现了全球24小时协同研发,真正实现了研发的“日不落”,研发的速度得以大大提高。

总体来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知识、人才等生产核心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加速资本、产品和服务在全球性流动,促进了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1.1.2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2000年以来,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正在显著地改变着制造业的产业形态和发展趋势。

在消费者一端,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以下明显的变化。

(1)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人被广泛地互联起来,个体之间的互动频度和互动深度相比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交互;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发送者和接收者;人类社会现在每一天所创造的信息超过了过去2000年的总和;借助于社交网络技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和世界另一端的另外一个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实现互动;在人类社会被广泛互联在一起的时代,个体之间互动的频率、深度与广度的增强,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进一步透明化。借助于数据分析技术,处于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的个人或者组织的偏好,都能够更好地被其他人或其他组织所理解,这为企业准确识别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2)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交网络技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的普及,人类社会出现了社区化、圈层化的特质。每一个人借助于智能手机,基于Facebook、YouTube、QQ、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软件,被广泛地互联起来,在一切皆可利用的时间碎片与空间碎片的组合之中,实现了更为密集和聚焦的互动。人类在广泛互动的过程中,依据共同的兴趣、话题等形成了共同网络的社区,人类社会在虚拟空间之中逐渐产生了社区化、圈层化的特点。社区或者圈层中的“居民”具有了某种共同的特质,包括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或者行为方式,于是圈层被“标签”化。借助于圈层的个性化标签,企业可以更为准确地定位目标市场,实现目标市场的细分;也可以更为精准地为特定的社区或者圈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3)随着人类社会被互联网广泛连接与互动,以及社区、圈层的形成,传统社会中处于分散化的个体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可以被聚集起来,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带来了个体消费者在市场中议价能力的增强。消费者通过团购等方式,可以和传统意义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实现沟通与议价,消费者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企业需要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从我生产什么就推销什么的行为方式,转变到全面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按照客户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的方式行动。传统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 B2C(business to customers)供应链管理模式,要转换到以客户为中心的 C2B(customer to business)供应链管理模式,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理念与方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4)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传统的基于信息不对称而获利的经济活动逐渐失去存在的空间,渠道的扁平化和供应链的去中间化正在成为趋势。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企业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关于产品或者服务信息的优势,向消费者索取高昂的价格,消费者在缺少信息或者知道有限信息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这种并不公平的交易。不诚信、欺诈等败德和机会主义行为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信息不公开透明的市场中更甚。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的普及,传统意义上和消费者远隔千山万水,不得不利用层层分销网络实现产品销售的制造企业,具备了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可能,消费者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直接向厂商表达自己的诉求。借助于网络直销等方式,企业可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量身定做的产品或者服务,传统的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得以大幅度地下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5)2010年以来,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资源所产生的信息可以被智能地感知、高速地传输和智能地处理,人类社会拥有了和物品广泛互联的技术基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人拥有了远程感知、监测和控制物的技术手段。借助于大数据分析,人可以对物进行智能感知和远程自适应控制。在人类借助于物联网实现和物品广泛互联的同时,物也被广泛地互联起来,使得构成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物具备了沟通、互动、交流与协同的基础。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的报告中形象地描绘了“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近年来,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快速发展:物流公司基于物联网改造其货车,使得司机能够预警车辆超载;当车辆空间还有剩余时,物联网会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物联网将传感器、通信网络、高速数据处理、智能决策等技术运用在各行各业,将感应器植入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楼宇、水坝、管网等各种物质实体中,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带动智能决策,从而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管理和驾驭物质世界。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通过部署于“云”端的数据存储、分析设施和控制设施,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6)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和企业能够更好地感知需求、组织生产,进而实现个性化定制。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物联网,人们可以广泛收集和存储关于消费者、企业、机器设备、产品等经济活动中各类要素的实时、动态信息,并实现对信息的智能化、快速化分析,对信息变化主体实现动态响应和控制。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收集到的有关产品生产和测试的信息、用户的地理分布、用户特征以及用户对产品改进意见等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产品研发和设计部门,可以拓展企业研发产品的范围、改进产品的质量;将分析结果反馈给销售部门,可以帮助销售部门了解市场需求、制定有利于企业的销售方案。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布于不同地点的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管理部门连接起来,构建网络化制造系统,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制约,拓展生产经营范围和产品种类。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个性化生产与定制。

(7)3D打印等新兴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以减量制造为基础的制造方式正在向以增材制造为基础的方式转变,使得个性化的生产具备了低成本、高柔性和快速反应的特点。3D打印技术、云制造技术和社会化网络技术的融合,驱动着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巨大变革。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3D打印技术使得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额外成本,实现产品多样化不增加成本,实现高生产柔性不增加设备成本,并可以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响应。3D打印技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中的物质专用性(模具)和地点专用性,不但使“开放性创新”难以进入制造业的瓶颈得到了解决,而且还允许组织将生产能力与产品研发相分离,这样有利于更多规模更小的创业型组织的出现,并耦合成具有发散风险能力的知识密集服务型经济系统{L-End} [4]。将3D打印技术和社交网络技术相结合,在两者的共同驱动下,基于分散化资源的自组织整合形成的社会化制造模式成为未来制造业演进的重要路径。企业基于分散化的低成本制造资源的整合,合作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促生了社会化、分散化的制造系统的产生。

总体来看,当人的需求可以被智能化感知,物的状态能够被智能感知,机器的活动能够自适应地协同,基于3D打印等新兴制造技术和社会化制造模式涌现,以及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广泛地互联和协同的时候,面向人类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化、服务化生产成为可能。

1.1.3 资源与环境挑战

1.资源与能源危机

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全球新一轮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高消费、快增长的发展时期。20世纪末,石油和原煤日均消费量为不足6030万桶和1200万吨。到201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已经达到9133万桶/日和1900万吨/日。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对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量极为庞大。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50%以上;石油消费量占比12.1%,仅次于美国。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6.62亿吨,中国钢材生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全球原铝产量约5390万吨,消费量约5485万吨;中国原铝产量约2810万吨,消费量约2805万吨。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能源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4》预测,2014年到2040年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37%;到2040年,全球天然气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全球煤炭需求量将增加15%,中国煤炭需求量将占全球的50%左右;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增加近60%。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将会保持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会对能源与资源提出更多的需求。如果中国重复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发展道路,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人均能源消费为3.5吨标准油当量。届时中国的能源总消费量将达到52.5亿吨标准油当量,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不仅对中国自己的能源供应是个挑战,对世界的能源供应也将是巨大挑战{L-End} [5]

2.环境状况恶化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对能源及资源的巨大消耗驱动着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攫取与开采。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缺陷以及环保意识的不足等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往往采取了破坏性的开采,涸泽而渔,打破了自然资源开采与生成的平衡;同时,大量产生的工业废物及生活废物的排放,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工业文明带来的巨量人口和巨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生产力也在不断地改变自然的循环速度,打破自然界的平衡与稳定,从而带来了环境与生态危机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美洲、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全球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报告5》(Geo-5)警告说,如果人类不立刻改变发展方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有可能发生冲突和不可逆转的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快速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扩大,使得人类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呈现出逐渐变暖趋势。世界气象组织(WMO)公开发布的2014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201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过去数十年的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

同时,地球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万~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万~700万的农村妇女及儿童受害。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L-End} [6]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联合国副秘书长和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说,“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如果当前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盛行而不能被扭转并脱钩的话,那么政府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破坏和退化”,“这需要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家做出果断和确定的决定”。

1.1.4 顾客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个体意识的提升,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广泛化、情感化、集成化和绿色化。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前交货期,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最大化顾客价值,成为企业赢得顾客的关键。

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日益凸显。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符合个性化需要的产品与服务。顾客不再满足于购买产品,而是更多地希望直接获得依托于产品的应用——因为其所带来的效用。顾客的价值不再仅仅通过传统的物理产品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购买、学习、使用、抛弃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能否为其带来价值。企业在产品满足顾客的部分价值实现的同时,依托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服务,如金融、培训、维护、升级、回收等,通过降低顾客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种种不便,方便顾客更好更快地享受产品,开始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性能等物质指标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而消费者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使情感在购买决策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顾客对某一消费活动的需求,往往是功能性、心理性以及社会性等需求的复合体。围绕顾客不同的生活追求,客观上已经形成由相关产品、服务组成的各种类型的“产品生态圈”,企业产品、服务的销售状况将与所在生态圈的状态及其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如何通过合理的产品与服务的组合满足顾客的功能性需求与情感性需求,成为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

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带来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在消费者都求新求异的背景下,一个产品在短期内可以领先市场,让先购买的顾客获得独到的享受。但是当产品开始为大多数人所购买和使用的时候,其已经无法再满足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对产品的升级与换代自然成为现实。这种更新的速度在日益提高,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另外,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上市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进一步推动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

同时,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顾客环保意识崛起。如何能够耗费更少的能源和物质资源生产出环境友好的产品及服务,如何能够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之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如何能够塑造绿色的品牌形象,都是顾客选择产品时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北欧和西欧,很多消费者乐意为了环保而多付钱。低碳、绿色、排放少的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2014年尼尔森公司发布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日益加大。其中,6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为具有环保意识行为和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埋单,较去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领先于全球平均比率14个百分点。

1.1.5 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几十年来,服务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贡献份额不断攀升,服务增加值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日益扩大。全球服务产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56%上升到1998年的61%,1998年4个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产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68%。Rosen在1997年就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研究发现,美国经济正经历一场服务变革,服务业占 GDP的70%以上,并且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典型的制造企业中,30%~70%的企业增值归功于服务。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美国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为79.6%,也就是说,美国三产占比将近80%,美国已成为服务业主导的国家。目前,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业进出口国和顺差国,服务业非常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同一年,服务业占发达国家 GDP的比重为韩国58.1%,日本72.7%,英国77.7%,德国71.2%,澳大利亚77.9%。在全球范围内,巴西、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的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超过了60%;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8年已攀升到72.1%;同样,在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已经超过50%。在工作机会创造方面,2005年美国服务业占工作增长的比例达到90%,占劳动力总人口的80 %。就服务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而言,OECD和 G7(七国集团)服务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在2000年分别为66%和70%;随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到2009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72%和76%。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维克多·富克斯(V.Fuchs)在他的著作《服务经济学》中即指出:“我们现在处在‘服务经济’之中,即在世界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成为这样的国家,在其中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不再从事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和其他有形产品的生产”{L-End} [7]

世界经济快速向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服务业内部,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正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动机。例如,通信、计算机、软件以及管理咨询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而美国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总体上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在美国的四大传统服务业中,批发贸易业、零售贸易业和运输仓储业占GDP的比重均呈周期性下降趋势;从四大新兴服务业来看,金融租赁业(包括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租赁)、专业与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及社会救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呈周期性或者阶段性上升趋势。其中,金融租赁业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部门,也是占 GDP比重最高、上升幅度最大的第三产业部门。从行业来看,占 GDP比重最大的行业为金融、保险、房地产与租赁业务,占比为20%;其次为专业与商业服务业,占比为12.3%;再次为制造业,占比为11.8%;而批发贸易与零售贸易总共占比为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服务外包趋势日益加强,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14年,计算机系统设计、出版、传媒、信息处理等信息服务业占 GDP比重达到了5.4%;专业服务,如信息分析与咨询业的比重达到了4%,占信息服务业产值比重46.1%,信息处理服务业占比则为25.7%。2002—2012年以来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服务业就业累计增长40%,远远高于服务业整体7%的增幅。在信息服务业中,服务外包不断发展,21世纪初,通信与广播、数据处理与互联网媒体、计算机系统设计与相关服务3个行业的就业都经历剧烈下降,其中数据处理、广播与通信两个行业在此之后继续处于下降态势,这两种服务行业包含大量相对低端的就业岗位,都通过外包的形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比如美国跨国公司可以雇用印度的电话接话员,可以将数据处理业务交给中国的软件公司)。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有显著的领先优势。根据OECD发布的2012年《互联网经济展望》,全球前250家信息通信产业公司中美国占82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美国诸多信息技术公司在全球举足轻重,微软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50%,谷歌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0%,其他国家的公司难以望其项背。

整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李维特所言:“我们只能说某些行业的服务比其他行业多些或是少些,从来没有一种东西能像服务一样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处在服务与被服务中。”这种服务渗透现象在制造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使得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界限趋于模糊。有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3的制造企业正在提供服务,而这一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接近60%{L-End} [8]。另外一项研究证实,平均而言,服务销售额所占制造企业总销售份额已经达到31%,充分证明服务在提升制造企业财务表现方面的重要作用{L-End} [9]

1.1.6 企业竞争模式的进化

1.竞争战略——差异化与竞争壁垒

传统的竞争一般将竞争的焦点定位于竞争对手,即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传统的战略逻辑通常是通过竞争,在击垮对手的同时也削弱了利润,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增长了利润,但也增加了大量的竞争成本,而且由于过分关注竞争对手的反应,忽略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固有的优势而丧失新的优势来源。被动地、消极地应付竞争对手的反应,缺乏对新兴市场与顾客需求的了解,其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过去100年来的大规模生产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采取的竞争战略主要包括低成本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这些战略都是以物理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核心。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都是尽可能地采用合适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响应速度,为顾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数量的产品。福特所创立的流水线式生产,丰田所创立的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 JIT),无一不是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的自由流动以及信息与知识扩散速度的加快,传统上属于一个企业的专有技术已经很难长时间为一家企业所独有。企业之间的模仿与学习比比皆是,产品之间的技术同质性越来越强,能够仅仅依靠技术领先独立潮头的企业为数不多,且难以长期保持这种优势。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有形属性,如质量、功能、外观等都差别不大。对企业来说,如何在产品同质化的挑战下脱颖而出呢?金教授和莫博涅教授在《蓝海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需要超越“成本优势”的境界,将目光投向买方价值的大幅提升上,从而摆脱价格战的陷阱。企业需要通过价值创新,实现买方与企业的双赢。实现价值创新则需要企业不只是遵循现有的产业最佳实践,更要勇于改变产业规则,甚至重新设定游戏规则。当企业行为对企业成本结构和客户价值同时带来正面影响时,价值创新就在这个交汇区域得以实现。“蓝海战略”为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找到了融合的方法,为客户创造价值,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需求,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模式。

价值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提供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和产品相关的服务来满足和超越客户需求。在体验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客户对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舒适化要求的提高,产品功能日臻丰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其使用、维护、升级和处理都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及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完成。没有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最大化。例如,对民航客机来说,要实现其使用寿命的延长和成本的降低,除了制造商要制造出质量可靠、节油、价格合理的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实施有效的维修、维护与保养,甚至是合理的航班调度方案,这样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其对商品的选择,不仅仅要考虑购买产品的有形属性为其所带来的效用,还需要考虑那些无形的属性为其所带来的效用。例如,消费者购买空调,除了要考虑空调的制冷功率等技术参数外,还要考虑空调安装的及时程度、维护保养的方便程度等因素。顾客已经不再停留于对具体物理产品的需求的满足,而是更为关注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其对产品的购买、使用、维护、升级,甚至抛弃过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之中为其所带来的综合效用。因此,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功能丰富、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与产品相应的服务,以求全面满足消费者需要,为消费者创造效用。这种策略不仅是企业构建“蓝海”的选择,也是市场的新需求。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这也成为消费者自然而然的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造好产品的同时,开始关注从产品的购买到使用、维护、升级等过程中顾客所面临的种种不便,为顾客提供金融、使用培训、维护保养、升级与再制造等相关服务,甚至有不少企业开始为顾客提供产品的应用服务,实现和其他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并超越顾客需求。例如,很多打印机制造商开始为消费者提供印刷服务,空调生产商开始为消费者提供空调租赁与冷气提供服务。在工业品市场向客户个性化市场的转移过程中,服务逐渐成为企业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如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为赢得市场,实行“全天候服务”;著名的“雷达表”制造商,秉承“售后服务领先,确保用户放心”服务理念;IBM的理念是“IBM并不是卖电脑,而是卖服务”。

不仅如此,科技的发展还诞生了许多新兴的产业,而这些产业本身就是服务与产品一体化。例如,手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等。Levitt{L-End} [10]评价说:“我们只能说某些行业的服务比其他行业的多些或少些,从来没有一种东西能像服务这样无所不在,每个人都处于服务与被服务之中。”Gronroos{L-End} [11]甚至认为所有的企业都是服务企业。在美国制造业中,有65%~75%的人员从事着服务工作,如研究、后勤、维修、产品设计、会计、金融、法律和私人服务等。事实上,在像出版、药品和食品那样的行业中,非生产性服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至于有人怀疑它们是否完全属于制造行业。

服务是通过形成差异化和相对于竞争者的进入障碍而成为制造企业获取潜在竞争优势的有效战略工具{L-End} [12]。服务作为一个具有和顾客长期重复交易、内涵隐性的顾客知识和产品知识,是短期内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新价值来源,因为其蕴含了独到的知识,使得其获利的能力远远超过产品的获利能力。Vandermerve和 Rada同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访谈的结果显示,服务已经被很多管理者看作创造新商机的途径。在成熟行业,管理者基于服务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延伸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免遭淘汰。制造企业增加值的绝大部分都由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活动产生,这种服务活动是紧紧围绕在顾客需求周围并具有一定战略深度的活动,它产生两点优势:①在市场上增强了差异化;②创造了对竞争者而言不可逾越的进入障碍。Marceau和Martinez{L-End} [13]等也认为,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将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而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企业主要通过获取必要的技能和资源来为顾客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通过单个产品获取竞争优势。

从财务角度看,许多研究表明,服务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额及稳定的收入{L-End} [14]{L-End} [15]{L-End} [16]。制造企业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的经济理由是,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来源。由于服务具有长期持续交易的特点,顾客一旦选择企业所提供的和产品相关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就锁定了顾客。因而,企业可以获得更为持久的收入来源。在经济高峰期,服务不仅可以作为企业促进产品销售的助推器,也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在经济低谷期,服务往往成为企业获得持续收入来源的重要工具,发挥稳定企业收入的“稳定器”的作用。

根据德国机器和设备制造企业协会的调查{L-End} [17],机器和设备类产品的平均边际收益为1%,而其维修、维护、安装及过程支持等服务业务提供的平均边际收益高于10%,对瑞士机器和设备制造企业的调查也证实,相比产品业务,服务是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因而,越来越多的生产性企业以产品为依托,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过程支持、检修与维护、升级与回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实现和顾客的长期交易。传统制造企业依据其在产品制造领域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向和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拓展,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使得其超越了产品竞争的“红海”,迈入竞争的“蓝海”之中。

2.从企业价值最大化到客户价值最大化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目标函数就是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除了创造更大的收益之外,就是通过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企业的行为往往出现短期化的倾向,仅仅从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扩大利润的视角进行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顾客的感受,忽视了顾客的价值。例如,很多的家用空调制造商,为了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降低产品售价,从而在短期内在市场上获得领先地位,不为空调配备专用的安装材料,要求客户在安装的时候单独购买高价的安装材料;甚至使用一些可靠性不强,性能不高的材料制造空调。这些行为都在损害客户的利益,使得客户的产品总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显著增加。这种注重短期效果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无法为客户创造高价值;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信誉受损,将企业置于风险之中,难以基业长青。企业的长远发展更需要和客户、合作伙伴等构建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更需要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使得客户忠于企业,实现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因而,企业赢得市场的模式,要从单纯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向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演进,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因此,企业首先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解决方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全面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总成本,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为导向,进行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维护、服务等。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面向客户的价值创新,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并组织各方资源,实现客户的价值最大化,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从竞争到竞合

在传统的企业竞争理论和实践中,企业将竞争的焦点聚焦于同行业的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通过引入对标管理、最佳实践等手段,实现向行业标杆企业的学习,最终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

当企业从传统聚焦于产品、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会发现提供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资源、能力与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家企业可以掌控的范围。例如,IBM为客户提供 IT综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客户所需的金融、咨询、方案设计、实施、维护等资源与能力并不是 IBM一家可以独立掌控和完成的。IBM负责完成实现客户价值的资源网络的组织与管理,完成这个网络中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高价值环节,而把其他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自己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以往的竞争对手来完成。

在企业为客户提供越来越复杂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资源组织方式和业务运作方式,通过细化和深化产业分工,在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过程中,构建一张覆盖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以及相关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多企业主体协同参与的价值网络。在构建价值网络的过程中,原本处于竞争的同行,可能因为其在成本、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企业价值网络中的一员。企业不再像以往一样排他性地独占某类资源,使其处于低效率、高成本的状态。价值网络中各类设施的共享与共用成为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成本与风险的共担,甚至是客户的共享、利润的共享,已经成为很多在传统意义上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一种选择。例如,在手机行业,专利往往是一家企业赢得领先的核心资源。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企业,更多的是通过专利的壁垒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这样虽然可以独占市场,但是也会导致市场基数小,客户需求不旺,以及技术进步速度慢等弊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开始通过专利交叉授权,这一方面快速地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使得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联合,更快地做大了市场,实现了每一家企业低成本的扩张和绩效的增长。在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模式下,价值网络中的每一家企业,都需要转变以往的竞争理念,从竞争走向竞合,和以往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客户等共同构建一张价值网络。

1.1.7 新制造模式的涌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导致新的制造模式层出不穷。这些先进制造模式主要有如下方面。

1.基于性能的制造模式:柔性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是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能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生产,主要是通过投资先进制造技术来提高制造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源于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消灭一切浪费。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大力实施扁平化管理,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造,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策略,以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在生产全过程推行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其目的是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L-End} [18]。LP不仅要求在技术上实现制造过程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及其集成,更重要的是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活动及其社会因素进行全面的、整体的优化。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AM),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概念,它是企业在快速变化和分散的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实现这一能力需要3种基本资源: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结构与组织,有技艺、有知识的高素质人员和即插即用的先进制造技术。AM的关键是如何应对变化,核心理念是资源集成,实现 AM的组织形式是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

2.基于单元的分散化制造模式:分形制造、全息制造、智能制造

分形公司(fractal company, FC)源于分形地理的概念,分形的概念主要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许多形状的结构和粗糙度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分形结构的3个基本特征是:自组织、自相似和动态性,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相似。在 FC中,通过自组织将自相似的作用加以放大。FC中包含有许多分形体,它们虽然内部结构各不相同,且各有侧重,但其目标都是一致的。目标之间的协调是通过专门的目标系统,当外界变化发生时,系统内部的分形体在目标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来共同应付变化。FC目标的实现不是依靠详细的计划,而是依靠分形单元的自组织和协作来保证中间结果和最终目标。全息制造系统(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 HMS),是一个高度分布的制造系统体系结构,它由一系列独立的、协作的和智能的全息体所组成。全息制造由全息制造系统、全息结构体(holar-chy)、全息体(holonic)组成,同时具有自主特征和合作机制。全息体是基本的组成单元,它同时具有自主决策和集成的双重特性。全息体与一般的系统功能构件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只能被动执行上级的命令,而全息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不征求上级而直接处理事件的能力。全息体具有执行本地智能决策、选择候补方案或处理同一级全息体直接协商,并委托其执行的能力。HMS的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系统内全部全息体原则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2)全息系统中存在明确的规则限制全息体的自由度,保证全息体之间可以相互合作。

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IMS)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以一种高度柔性的方式,借助计算机取代或者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促进人类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提升。目前,IMS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已超越了最初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到今天面向世界范围的整个制造环境的集成化与自组织能力,包括制造智能处理技术、自组织加工单元、自组织机器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多级竞争式控制网络、全球通信与操作网等。

3.基于集成的制造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现代集成制造、聚合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有两个基本观点:①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被作为一个系统来统一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②整个制造过程被虚拟化为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形成全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形成物质产品升高过程的数字化映射,最终形成的产品可看作数据的物质表现。国外关于 CIMS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基本上是从纯技术的领域开展的。CIMS的典型定义是制造过程全面、系统的计算机化。CIMS由分布式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以及指导集成运行的系统技术构成,其基础方法包括CAD、CAM、CAPP、MRP、GT、计算机辅助测试、维修、装配等制造方法。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内涵,其概念包含了信息化、智能化、计算机化。其集成的范围包括了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中人/组织、技术和经营管理3种要素和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集成优化。现代 CIMS的主要理念是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主要竞争目标是缩短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有益于环保。现代CIMS的基本技术包括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聚合制造(agglomerative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ACM)是我国沿海地区(如温州、东莞等)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大量中小型企业聚集形成的制造群落,这些制造企业以一定的区域为范围,以特定的资源禀赋为条件,依托交互学习网络,相互聚集与共生发展。所形成的创新导向型制造方式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区域发展的需要,具有区域根植、合作竞争、总体均衡、资源集约化导向等优势。聚合制造通过区域聚集和合作获取其他制造方式难以带来的创新绩效和成长能力,具有明细的专业分工、极低的交易成本和很高的生产效率{L-End} [19]{L-End} [20]{L-End} [21]

就总体趋势而言,制造模式的变革有以下几方面趋势{L-End} [22]

(1)制造资源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知识、人力与组织为中心转变;

(2)组织结构从集中式、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向扁平化的分散网络结构、虚拟组织转变;

(3)制造过程由按功能配置向按流程配置、由串行方式向并行方式转变,且专业分工在不断深化、细化;

(4)制造技术由传统制造技术向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结合转变;

(5)竞争战略从单一(如质量第一)的竞争战略向快速响应市场、实现客户价值的竞争战略转变。

与传统制造模式所提倡的集中化、通用化、标准化、规模化等特征不同,新制造模式的涌现,在技术上,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性能上,新制造模式追求柔性化、精益化、敏捷化、绿色化;在结构上,新制造模式呈现单元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生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