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网络

2.1 产业的网络化趋势

2.1.1 垂直一体化的分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模式日益显示着明显的变化。一些研究者指出,这种变化的背后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因素,其一是国际范围内劳动分工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更专业化的发展。其二是市场支撑机制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从而引起企业规模与边界的调整,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规模效应;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了科技创业,科技型的小企业与活跃的创业者不断涌现;日益强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的有效性,企业间的技术交易与合作变得活跃;专业化的知识密集型服务(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KIBS)机构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外包机会等。

由此人们见证了一种与艾尔弗雷德· 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 Jr., 1918—2007)所谓“垂直一体化”(vertical disintegration)革命所不一样的革命(Langlois,2003)——垂直一体化的分解。垂直一体化的分解表现为企业个体谋求专业化发展,而产业组织表现为企业间越来越多的业务外包、模块化的分工协作。总体上说,就是由产业的垂直一体化逐渐演变为产业的网络化。

导致垂直一体化分解与产业网络化的专业化分工与市场支撑机制的最后的推动力其实都是技术变革(Langlois,2003)。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降低,而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影响着企业间的关系与企业的“边界”。按照科斯(R.H.Coase,1910—2013)的说法,企业的出现是由于节约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的边界取决于企业所能节约的交易成本与其内部的管理成本的比较。如果企业这种组织形态所能节约的交易成本大于其内部的管理成本,则把更多的市场交易纳入企业内部对企业有利;如果节约的交易成本小于内部管理的成本,则说明企业太“大”了。互联网的应用使企业间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都发生变化,因此必须重新对企业的业务范围、客户关系做出调整,即重新考虑自己的边界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关系。企业在面对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这些问题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网络化的产业组织是产业中企业关系的网络。但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的分化与重组中寻找新的价值环节与源泉,发展新的合作关系,在互惠的基础上实施外包,借助因特网进行全球采购,其结果企业间的网络关系突破原有产业的界限,导致了产业融合。兰格罗伊斯与罗伯逊(R.N.Langlois & Robertson, P.L.,1995)指出,企业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因此有更多机会进行创新。

如何利用网络关系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在新的条件下,企业必须从自身需要出发,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这种网络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从而以相对容易的方式获取稀缺资源。在技术创新加速和市场变化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更有利于对环境变化做出相机反应和更灵活地重新配置资源。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益完善,风险投资、科技转让、科技咨询、中介组织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可使企业在寻找创新盈利的新途径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此外,各种新的思潮、新的科技信息与知识往往首先在网络中激发与传播,构建与参与网络有利于使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吸取外部的创意。

高科技企业技术战略面临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在大企业外部不断涌现优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专业知识产权(IP)供应商,元件或者元件的子模块的提供者,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常常表现得更加活跃和主动。在技术市场的发展中可以见证分工的新趋势,即科技创业与R&D密集型大公司的进一步分工,一方面科技创业者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获得新技术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R&D密集型企业借助其集成能力从外部获取大规模生产、销售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

网络化意味着垂直一体化的分解,但不意味着大企业的消失。由于受到预算限制,以及吸收、消化和集成新知识能力的限制,大企业必须明确,不断共享或者占有相关技术知识需要寻求外部合作;同时,还要作出一个决策,就是选择在少数技术领域中努力获得全球领先的地位,还是在多个领域中获取一般层次的知识(Brusoni et al.,2001; Chesbrough,2003; Ernst,2003; Gawer & Cusumano, 2002; Iansiti,1998; Prencipe,1997,2000)。大企业作为系统集成者、创新构架设计者、平台领先者或者标准制定者,或者作为不断增加的分布式、垂直一体化分解的价值链中的市场协调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伦奇佩(A.Prencipe,1997, 2000)通过研究发现,飞机引擎制造者着重发展了规定与检测外部生产元件、新技术集成的协调能力,而对于外包生产的元件中的知识具有保留效应。波拉森尼等(S.Brusoni et al.,2001)进一步研究了飞机引擎控制系统的开发,发现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和维系一种松散式的网络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存在一个系统集成企业,将详细的设计和制造外包给各个分供应商,而在企业内部仅仅保持概念设计、系统集成能力,以便对R&D、设计和制造等供应商进行协调。

网络化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可通过互动增强自身能力,但互动与网络效应也可能使某些“不慎”酿成公关危机。企业的网络环境是不安定的,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进行决策成为企业的“常态”。

2.1.2 企业网络:交易成本与互补资源的视角

我们用于解释垂直一体化分解与网络化趋势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是从比较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说明组织结构设计的。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治理模式:市场或者科层组织。在某一业务的科层管理成本超过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将把这一业务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完成;当科层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则倾向于在企业内部完成这一业务。但是面对产业的网络化发展,交易成本经济学必须考虑新的治理结构:在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大于企业内部治理成本的区间,企业之间需要采用合作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也就是采用网络内部交易活动的方式。

网络内部的交易活动既不同于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内部交易,也不完全依照市场交易方式。网络是一种替代两者的组织方式。

索雷利(H.B.Thorelli,1986)在其《关系网络:市场与组织的中间形式》一文中,最早指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将交易方式分为组织和市场两种形式是不确切的。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出现,介于纯市场和纯组织之间的“第三种”交易方式如战略联盟等早已突破了规范和理想化的组织界限。他将这些“第三种”交易方式定义为网络化交易,其特点是通过组织的关系网络来寻找合作伙伴,而不是通过市场。关系网络是指某组织与熟悉的组织之间稳定的信息沟通关系。组织在寻找交易伙伴时,借助存在的先验信息的关系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贝蒂特和费舍尔(F.Bidault & Fisher W.A.)的研究指出,技术的特殊属性决定其交易需要一种介于纯组织和纯市场之间的交易方式即网络化交易(network transaction)。以这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成了一个合作网络组织,它是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一个最佳模式。这种组织形式要求企业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长期合作、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合理划分收益。

经过这样的补充与发展,交易成本经济学可以接受关系网络是市场与科层组织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但是从技术创新与技术交易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忽视创意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创新网络中技术的协同性。追究其原因,可发现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交易中个人在组织内或组织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组织的社会资本,它们是弥补交易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信任机制产生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组织未来合作的前提。因此,交易成本理论对组织的长期合作倾向解释不足。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1985)认为,交易成本经济学忽略了各企业之间由于信任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互利的期望、长期的合作关系。

交易成本理论也试图对网络这种混合组织作出进一步解释。例如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企业间合作的混合结构只是短暂存在于市场与科层之间。诺特博姆(Bart Nooteboom,1999)在他的动态交易成本研究方法中指出,一个企业必须考虑它们在该产业的名誉,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对它们自身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有可能使它们逐渐陷于孤立。更多的文献试图说明,企业间联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途径,组织结构的成本与产品的多样性成正比,当多样性超过临界时,科层的交易成本将大于网络结构的成本,因为具有学习效果的网络结构成本将更低。

与交易成本理论不同,基于资源的理论从价值最大化角度解释跨组织合作。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当企业积累了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以及难以替代的资源时,它们就可以获得持续优势竞争力。当组织内部资源具有这些特点时,这些内部资源就不会被竞争对手在战略要素市场上获得。但要企业内部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到外部寻求互补性资源。

不少学者从资源互补的角度去理解网络的产生。米莱尔(S.M.Miler,1990)认为,企业可以说是不同种类资源的集合体(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企业技术创新依赖于其所拥有的资源,但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如果两个企业各自拥有不可流动性、不可触摸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异质资源,而且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恰好是另一个企业所缺乏的,企业只有通过网络的途径才能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通过网络关系获得知识对高新技术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形成需要集成和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即使独立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往往在经济上是不可取的。

由不同企业组成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网络,也可以被企业用来获得技术诀窍与其他资源。特定的关系投资缩减了产品缺陷的数量,外部特定知识的获取增加了开发新产品的意愿,外部知识获取可加快产品开发过程,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与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和交流的有效制度。网络具有主体多元性,交流的多层次、多渠道和相对稳定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

2.1.3 网络的一般特征

网络不是技术变革推动产业组织模式演化中所出现的独有现象。事实上,网络是各种对象与关系存在的普遍形态,有各种各样的网络,如社会网络、生物网络、信息网络等。

一个典型的网络是由许多节点与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些边组成的,其中节点用来代表真实系统中不同的个体,而边则用来表示个体间的关系。两个节点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则连一条边,反之则不连边,有边直接相连的两个节点在网络中被看作是相邻的。

现实网络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复杂性。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网络的结构非常复杂;网络节点不断增加,节点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增长,而且连接之间存在着多样性;其次,网络是不断演化的,演化的动力学具有复杂性,每个节点本身可以是非线性系统,具有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而且在不停地变化。现实世界网络的规模大,节点间相互作用复杂,拓扑结构基本上未知或未曾探索,这样的网络被叫做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s)。

人们早就发现,网络特别擅长刻画复杂现象与问题的结构关系,因而为研究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成为研究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在考虑网络的时候,往往只关心节点之间有没有边相连,至于节点到底在什么位置,边是长还是短,是弯曲还是平直,有没有相交等都在其次。这里,我们把网络不依赖于节点的具体位置和边的具体形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网络的拓扑性质,相应的结构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

200多年来,人们对真实系统拓扑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初的一百多年里,科学家们认为真实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表示,例如二维平面上的欧几里得格网;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无明确设计原则的大规模网络主要用简单而易于被多数人接受的随机网络来描述,随机图的思想主宰复杂网络研究达40年之久;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大量的真实网络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统计特性与它们不同的网络。

人们对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有可能获得各种大规模网络的统计性质。人们发现,从万维网到新陈代谢网,许多领域的各种复杂网络展现了某些共同的统计性质(如幂律度分布等),表明其中可能存在一些普适性的概念和规律,可以应用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小世界网络

邓肯·瓦茨与斯特罗加茨(Duncan J.Watts&Steve Strogatz)在1998年六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题目为《小世界网络的集体动力学》(Collective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的文章,利用正规网络(图)和随机网络(图)构造出了一个“小世界网络”,对一系列现象进行数学统计,证明它们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统计特征。

所谓小世界网络涉及网络的统计特征主要是两个:

(1)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

在网络中,任选两个节点,连同这两个节点的最少边数定义为这两个节点的路径长度,网络中所有节点对的路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这是网络的全局特征。

(2)聚合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

假设某个节点有k个边,则这k条边连接的节点(k个)之间最多可能边的个数为kk-1)/2,用实际存在的边数除以最多可能的边数得到的分数值,定义为这个节点的聚合系数。所有节点的聚合系数的均值定义为网络的聚合系数。聚合系数是网络的局部特征,对于人际关系网络来说,它反映了相邻两个人之间朋友圈子的重合度,即朋友之间也是朋友的程度。

规则网络的特征是,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特征路径长度长(通过多少个体联系在一起),但聚合系数高(你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概率高)。而随机网络的特征是,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特征路径长度短,但聚合系数低。邓肯·瓦茨与斯特罗加茨提出,现实中的复杂网络是一种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网络,这种特征称为小世界特性,就是有很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同时有很高的集聚系数。

小世界模型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络而提出的。小世界现象形象地概括了一个有趣的概念:“你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最多只有六度的隔离。”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样的感觉:在一次聚会或某个公共场所里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经过短暂的交流之后,出乎意料地发现彼此都认识同一个人。

实际的社会、生态等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在这样的网络里,信息传递速度快,并且少量改变几个连接就可以剧烈地改变网络的性能。如对已存在的网络进行调整,就可以显著提高性能。这被称为小世界效应。

在大规模网络中,平均最短路径长度随网络规模的增大而缓慢地增加。也就是网络中除存在众多短程连接外,还存在少量的长程连接。

小世界网络目前主要被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网络中信息传递与传播的方式。本书中我们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分析,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传播与应用的分析,以及对创新网络结构、功能的分析,都将体现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小世界特性。

2.无标度网络

复杂网络的另一重要特性是用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来刻画的。度分布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统计特征。这里的度(degree)也称为连通度(connectivity)。节点的度指的是与该节点连接的边数。度在不同的网络中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度可以表示个体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度越大的个体其影响力就越大,在整个组织中的作用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度分布则表示节点有k条边连接的概率分布函数Pk)。两种度分布较为常见,一是指数度分布,即Pk)随着k的增大以指数形式衰减;另一种分布是幂律分布,其特征是网络中少数节点往往拥有大量的连接,而大部分节点却很少连接。符合幂律分布的复杂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无标度网络由少数几个具有众多连接的节点所支配。这些重要节点通常称为集散(hub)节点,它们对无标度网络的运行起着主导的作用。

万维网就是一个无标度网络。事实上这一概念是1999年巴拉巴西与艾伯特(Albert-LászlóBarabási&Réka Albert)在追踪万维网的动态演化时提出的,他们发现这种网络形成中存在增长和择优连接的机制。巴拉巴西与艾伯特认为,在网络中选择节点与新增节点连接时,如果被选择的节点与新节点连接的概率和被选节点的度成正比,这种连接就称为择优连接。网络最终演化成标度不变状态,即节点度服从幂律分布。

在企业网络中,我们可以把企业视为网络中的节点,企业间的关联表现为节点间的连接。现实的网络中一定会出现有些节点与众多节点连接,有些只有较少的连接,这就是无标度网络。企业网络的无标度性反映每个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网络就由拥有众多连接的少数节点所支配,特别是由集散节点所支配。这决定了处于集散节点的企业具有网络中有利地位,从而使企业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在信息、资源与对网络的控制方面表现出优势。

本书研究的重点,就是考察处于企业网络中集散节点地位的企业如何通过自己的创新行为与策略,构建主导的创新价值网络,建立知识产权资产,并利用互补性资产盈利,从而成为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