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1048字
- 2021-03-30 20:05:26
三、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保护利用状况不断改善
“十二五”时期,文物工作按照“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文物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一是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财政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累计1404亿元,年均增长16.5%,其中中央财政文物支出累计607亿元,年均增长17.1%。整合设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五年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10亿元,实施各类文物保护项目超过1万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展开。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6余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352处增加到4296处;馆藏文物从2000多万件增加到4000多万件,其中国家评定的珍贵文物417万件,越来越多的文物资源纳入依法保护的范围。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活动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流失海外文物追索工作成效显著。
二是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稳步实施。“一带一路”沿线文物、长城、“平安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和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掘、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物调查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珍贵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切实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五年累计完成800余项可移动文物修复和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项目,修复4万余件馆藏文物,文物库房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调控设备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切实做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加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首批51个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开工,第二批100个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全面启动。各地注重将文物保护与城镇建设相衔接,有效避免了对古建筑、古遗址、文物保护区环境风貌的破坏。
三是文物展示和利用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85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4013家,全国平均29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更多普通百姓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十二五”时期,全国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2.6万个,年均举办文化讲座和青少年教育活动20余万次,年均接待观众7.2亿人次。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完成46项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工程,实现文物系统管理使用的113处抗战类国保单位全部对外开放,集中推出333个抗战文物陈列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博创意产品开发迈出新步伐,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