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

成长,是从创伤中磨炼出来的过程;成熟,是从成长中挣扎出来稳定。

素黑的一天

微博上有人以“像素黑一样生活”注册微博名,内地评论圈也会用“素黑式的爱”来形容我的作品中谈自爱的人生导向。

我常以文字和自疗法教人管理好自己,很多人因而对我是如何度过一天和管理自己很感兴趣,想知道,“像素黑一样生活”具体是怎样的?嗯,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早上跟着太阳醒来,喂猫和梳洗,饮肉桂蜂蜜柠檬水,然后扫地,清理猫厕所,给植物浇水,做一点伸展运动,敲一下黑铜磬,放一点天然香熏精油,打开电脑开展工作。

早午餐一般吃简单的面条,不太忙时会做我最爱的薯仔烤饼,中午看国际新闻,下午继续工作,会泡古树普洱茶或其他养生茶如黑糖姜茶、红枣圆肉杞子茶、首乌黑豆茶等。

黄昏前外出散步和买菜,回来做饭,几乎不放盐和糖,会用大量初榨橄榄油或有机椰子油、红葡萄酒浸洋葱,必须有深绿叶菜。有时会用自疗音叉清理疲倦,不定时和猫玩,需要减压便放下工作做衣服,大扫除,修理家具。睡前静一会儿,静听铜磬或弹一会儿钢琴,吹一会儿尺八,推穴位,拉拉筋,有时懒得去做,12点前上床睡觉。

没必要也不会跑到城里,每天最少外出散步一小时,累透了一定要到安静的地方走走,最理想的是能到山上或海边走一天。外出尽量走路不坐车,非不得已也拒绝坐出租车。

平时一般不接电话,要找我,在脸书(Facebook)、电邮或不太公开的微信上谈好了。

保持宁静是我的生活重心。

我重视仪表,让自己舒服和自在,因为感觉美好是人应该做的事。外出开会或出席活动时,不太管场合是什么,只穿自己喜欢和令自己自信的衣服,也会用令自己愉悦的天然木料香水。谢绝盲目消费,家里不摆放装饰物,尽量自己造家具或到垃圾站捡些回来改装。不会长开水龙头洗手和洗碗筷,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在外边吃饭点很少的菜,大部分时间吃纯素。衣服不多,鞋子才几双,旧了可改,破了可补,日用品能修补便修补,哪怕一个塑料袋也会补完再用直到无法补为止。尽量不存书,看完送别人,家里很少放音乐,尽量保持静空,不堆放东西,垃圾也不多。出差自携日用品,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出游很少买纪念品,拾一片当地的落叶或小石头已足够,静静地来清清地走。回家先跟猫和家具打招呼,生活安安静静、简简单单就好了。日子大致这么过。

我很喜欢这样过日子。

脱离生活便是无力

记得大学时代上第一堂哲学课,我敬爱的关子尹教授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话:“哲学若脱离了生活便是无力的。”这句话我一直铭刻于心。脱离生活去谈或想象种种做人的道理不过是空谈。你可以谈得很深邃,能打动和说服人,不过,假如你活得不够实在,言行想并不一致时,你不过是个自恋的文人或学者,甚至是个自欺欺人的骗徒,靠语言伪术打滚的江湖术士而已。

所谓像我一样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常强调,当你不能从喝好一杯水开始去修养爱的话,你的生活、你的爱都是虚的。别以为我是个没烦恼、没爱恶、没痛苦、不消费、不享乐、不实在的苦行僧,别以圣人的光环套在我身上,投射对偶像的崇拜。假如你追求的是这种离地的作家或身心灵圣徒,庆幸我不是你所需要的这种神不神、人不人。

我活得很现实、求变,也实践创意。在关注如何喝好、吃好和睡好的自然疗法外,我更关心如何提升生活质素,告诉你如何提高品位消费好,不浪费,别只盲目跟着主流走,乱买乱穿乱遗弃。我希望大家从日常生活层面如穿好衣服来学习照顾自己,训练仔细,修养生命,学习自爱,然后,你的生命、你的爱才开始变得具体。

像我一样生活,离不开踏实和具体。磨炼细心,简单知足,自信自爱,不多添垃圾和麻烦,在生活细节上提高要求和创意。这样慢慢爱,静静活,够美好了。

在最痛时候,我做了什么

没有大冲击的日子可以这样平静过,可遇到伤痛,在最痛时候,我做了什么?

过去十多年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别人的创伤,同样也需要处理身边人和自身的创伤。成长,是在满满的创伤中挣扎的过程;而成熟,是从成长挣扎出来后的稳定。

关于创伤,在治疗和医学上,我愿意不断进修,提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治疗方案。不过在灵性的层面,很难避免涉及心性、因果、业障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因为这些有可能为创伤治疗提供一个稳定的、终极的疗愈方案。有种宗教式的说法:你所受的苦难都是前生业障,今生还的债,接受了才能踏上解脱之路。如果你不愿意相信因果论,甚至开始跟这种说法争论,结果不但没有为创伤疗愈带来正面的启示,反而使之变得更复杂,激活了为此争拗的负能量和希望扶正的道德欲望,这未免远离了处理问题和疗愈创伤的初衷。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掉进这种思辨的陷阱,纠结大半生,问题还是孤单地悬吊在生命的崖巅。

我能写出女人的痛,特别关心如何面对和处理创伤,也花特别多的精力研究治疗方法,因为我是女人,游历在女人自找的、被投进去的痛苦海。

某年在上海开办情绪整合声疗工作坊完毕后,有位同学问我:“老师,在最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这是最震撼我的一个提问。那两天我刚好回应并处理了很多学员切身的伤痛个案,突击反观自身的痛,不期然流着坦诚的眼泪回答:“在我今生最痛的时候,写了《爱在136.1》这本书,只希望大家好好尊重爱,好好学会爱,不要再互相伤害了,爱不应该被糟蹋。”

记忆中,最痛的经历曾给予我两种崭新的反应:一是想呕吐,反胃地想呕;二是感觉麻木了,双眼会自动流泪。如斯情感绝境,比悲恸更极致和无助。它们是重要的,我一一记下来了,为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伤痛后遗症。如果没有经历过,那我们对一切都无从知晓,也不可能深入和具体。这些反应是很私密的,只能自己面对,难以也没必要跟谁细致分享。我可以分享的,倒是这个:在我最悲伤的时候,我会逗自己和对方开心,说个笑话,幽默一番,哪怕对方正是带给我灾难的元凶。

有可能做到吗?有的。

以反高潮的笑来包容慈悲

最出色和最成功的喜剧大师大都经历过沉重的伤痛,甚至患有长期严重的抑郁症。或许只有他们最清楚,人在最最最深的伤痛中的自然反应不是哭,而是笑,这原是身体在受到极致毁灭的威胁下自动反射的求生本能。

笑是一种自我拯救的尝试。生命再烂,再难受,外在世界也不会按你所需要的来救赎你,你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摆脱正在陷入的厄运。在痛哭过后,不忘跟伤害自己的人说个笑话。我明白,在超越了能承担的痛楚极限时,你只能以反高潮的笑来向命运抗议,包容慈悲,为生命守住最后的尊严。

悲剧是不是因果或命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伤痛时你能如何自处,可以的话,加倍爱自己。毕竟,成熟的人会对自己的情绪负全责。

当你感到悲痛难过时,请你尝试大笑。方法有很多,譬如看搞笑的节目。看到笑点,请你大声、夸张、大胆地笑出来,哈哈哈地笑,像傻瓜一样地笑,保持15秒,然后停下闭上嘴,保持微笑。

对,不是敷衍地轻声笑,是大声地笑,让咽喉张开,让声音释放,让细胞记录大笑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度。不管你是真心快乐还是强笑,大脑是不懂得分辨的,它只会接收到你需要和变得快乐的信息,以为你已经很快乐,所以自动调节身体机能,如扩张肺活量、稍提升血压等去配合你表达快乐,令你进入兴奋的状态。这时候你的心可能还沉浸在悲伤中,可身体却向相反的方向运作,减轻身体长期在低沉和负面的情绪状态下加速产生毒素和细胞病变的恶果,降低抵抗力下降的幅度。然后,身体会让你继续保持这种“开心”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这,是从悲伤中走出来的黄金关头。

单靠把问题想通,等待谁变好,所谓明白道理或不知何时才来的醒悟,你不知还要沉溺多久才能从伤痛回到稳定。可以的话,让笑成为你忠诚的医生,从调教身体的情绪信息开始,重设你的悲喜平衡线。

以笑回应悲喜人生,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

写这本书的当下,正值社会出现自杀和精神失常的暴力个案,负能量超标,蒙上沉重的阴影。在香港中文大学为同学开办情绪急救工作坊时,有位大二同学一脸纯真地问我:“是不是增加正气便能令自己不再怕鬼?如何获得正气呢?行善是否能令人变得越来越好?”

这可是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提问。如何得到正气?要先清除负能量吗?有正气的人不一定行善,而行善不一定会变好,眼看很多行善者受欢迎了,被追捧成名后,行善的初衷和初心便变质,过程出现了偏差,良善并没有变好的保证。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爱自己,获得正气,持续向善,光明正大,问心无愧地活着,需要自行摸索和调教,用自己的方式和步伐成就圆满,不假手于人,自能功成身退。在这本书里,我以四个踏踏实实的步骤道出能欢送负能量的生活智慧,包括在调整负能量前要如何准备自己,还有调教心态的方法、逆转负能量的实用自爱急救法,以及从衣食住行回归生活、重整自己。有我分享的个人经历,有你和他的过去和现状。让我们一起修炼,摸索出自己的方式,好好爱自己。

这本书是五年前完成的《爱在136.1》的生活版延续篇。阅读的终点,不是为了让你得到被滥说到见鬼似的所谓正能量。我只想告诉你,在你最痛、最无助的时候,还有什么风景可以看、什么滋味可以品尝,然后再决定离开或回来。愿你能修得爱自己的智慧与方法,用自己的方式拥抱自己和世界。这一生,知足了。

素黑

2016年4月初稿

2018年3月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