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数字经济领域的全球领先者,未来值得期待。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的价值链都将迎来收入和利润池的显著变革。虽然颠覆发生在世界每一个角落,但在中国将尤为明显,原因是传统行业效率低下,新技术和业务的商业化潜力更大。数字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这几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持续关注的领域之一,最新的研究则聚焦于数字化的推动力。本书《崛起的中国数字经济》即撷取了这份研究报告的关键发现,试图探究这些力量是如何重塑价值链,以及在此过程中又是如何提高生产力的。

以MGI院长Jonathan Woetzel(华强森)领衔的研究团队指出,去中介化、分散化和非物质化是推动数字化的三种力量。预计到2030年,三大推动力或可转移与创造10%~45%的行业收入,其中去中介化和分散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这个过程中,大型传统企业有可能失去一大部分收入——被“数字颠覆者”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夺去。如果它们刚好处在价值链的薄弱环节,而行业和企业本身又尾大不掉,那么情况就会更加严峻。但反过来看,不妨积极拥抱数字化、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借此投入新的竞争。

从整体上看,中国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相比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但差距正在飞速缩小。2013年,美国的数字化水平是中国的4.9倍,2016年已缩小到3.7倍。MGI的“中国行业数字化指数”揭示出了五类中国产业集群的数字化程度。信息和通信技术(ICT) 、媒体和金融(产业集群1)等行业最高,这与其他经济体相似。数字化程度最低的多为较碎片化的本地化产业(产业集群5),例如房地产、农业、本地服务业和建筑行业,这也与其他经济体相似。但即便是这些落后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在逐渐普及。不过,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产业集群2)以及和政府相关部门(产业集群3)的数字化程度明显比其他行业高。数据显示,所处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企业盈利也越高。过去二十年间,美国高数字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增长为低数字化行业的2~3倍。从“中国行业数字化指数”中也能发现类似规律:高数字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快。

我们以医疗保健行业为例加以说明。近年来(尤其在2009年医改以后),中国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了极大改善。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数字技术可作为有效手段。去中介化(基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慢性病治疗问题,而分散化(医疗大数据)可最大限度减少过度医疗,总体上三大推动力将对12%~45%的医疗保健支出产生影响,即数字化可实现相当于医疗保健支出12%~45%的价值转变和创造。在“爆炸式发展”的情形下,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物联网服务等方面纷纷取得突破,或可带来四个行业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并催生出更有效的,并且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系统。

除了数字经济主题,我们亦为您准备了未来出行、人才与战略、敏捷转型、数字化采购、金融与保险等多个专题。同时,我们也想告知您,从今年开始,《麦肯锡季刊》中文版将改为半年刊。虽然出版周期拉长了,但季刊品质并不会打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精心策划选题,认真组织内容,为您奉上麦肯锡公司对经济、管理和行业等方方面面的实践真知。

祝您开卷愉快!

《麦肯锡季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