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为什么要娶二房

胡小凤的父亲胡久如生于1873年,其父亲曾是清朝浙江省巡抚身边管内务的一名官员,名叫胡雪堂。胡久如是胡雪堂的长子,也是独子,因而成了家里的宠儿。出生在这样一种官宦家庭,胡久如在生活方面确实无忧无虑,但所接受的封建礼教教育也是相当严格的。从胡久如懂事起,父亲胡雪堂就请了私塾教书先生到家里授课,教他读“四书五经”,让他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神童诗》等。

胡雪堂之所以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是希望他将来能通过科考当上朝廷的官员,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胡雪堂还经常出差时带着儿子到武汉、上海、厦门等开放城市四处走动,使他能开阔眼界,增加阅历。做父亲的真可谓用心良苦,为的就是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

然而,父母精心设计的人生成长路线图并不一定被自己的孩子所认可;孩子长大后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胡雪堂希望儿子能按他的思路与成长路线图走——科考上榜当大官,可是非常有主见和想法的胡久如就是不愿通过科考当官。他跟着父亲去过那些开埠城市后,见识多了,看到经商或开厂办实业的人同样会有出息;而且那时的洋务运动又搞得轰轰烈烈,“实业救国”的口号在朝野上下流传,置身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胡久如立志长大后也要办实业。

成年后的胡久如没有按父亲规划好的线路图从业,而是按照自己的人生旅途行走——经商及办实业。胡久如20岁那年,在中医世家出身的外祖父的帮助下,他先后在杭州、宁波、绍兴开设了多家东华药材铺(后改称东华永强药材铺),主要精力放在了药材生意上。赚了钱后,胡久如又开设了制药厂,取名叫东华永强制药厂(之前叫制药坊)。随着胡久如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又先后在宁波、上海等地开设了永大昌南货店、盛丰轧米厂,在武汉创办了大型东华染织厂,同时还与生意场上的好朋友到厦门合股开设工厂和南货商行。此外,他还持有一些公司的股票,生意做得非常大,武汉、宁波、杭州、上海、厦门、绍兴等地都有其产业,而不少产业他都委托自己的远房亲戚去张罗,也会分一部分股份给他们,因而他们都尽心尽责,门店和工厂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财富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在胡久如轰轰烈烈进行创业时,父亲胡雪堂对他的婚姻大事没有少操心,而胡久如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总是回避各方提亲,他不想过早结婚,过早被婚姻生活束缚,失去个人自由。但是,具有传统传宗接代思想的父亲是绝不能一再容忍儿子拖延婚姻大事的。在父亲一再的高压下,1896年春,23岁的胡久如娶了一个曾在朝廷当过御医的人的女儿做老婆。胡久如所娶的大家闺秀名叫胡娟萍,长得并不算漂亮,但模样还算清秀,能说会道,懂礼貌,再加之也姓胡,因而很得胡久如父母的喜爱,成了大家庭中的“主管”。婚后不到一年,妻子胡娟萍为胡家生了个大胖小子,这让胡久如和他的父母高兴极了,胡家有后了,并给孩子取名叫胡宝根,意思是胡家有了宝贵的下一代。儿子满月那天,胡久如大摆满月酒,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统统被邀请来喝酒,花费了一大笔银子。不过,这对于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胡家来说,不足挂齿。在此后的五年里,胡久如夫妇又生下了两个漂亮的千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胡久如年过半百,此时他的产业已经非常庞大,实力更加雄厚;他的儿子也成婚并生子生女,两个女儿也已出嫁。随着年龄的增长,胡久如希望自己唯一的儿子胡宝根能继承胡家的产业。但是,时年25岁的胡宝根却一点也不像爹妈,性格非常内向,不爱说话,更不喜欢跟着父亲“学生意”,整天除了看书、画画、写毛笔字,就是研究甲骨文,真可以说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胡久如见儿子无意继承这一庞大家产,不由万分焦急,担心胡家会衰败。

为了使胡家产业有人接班,胡久如无奈之下只好纳妾。在胡久如52岁那年,他与一位买回家当用人的姑娘成婚,这位二房小老婆比他的儿子年龄要小,长得很漂亮,是混血儿,名叫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