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会选择,做个真正有主见的人

即便是再好的事也会有反对的声音,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的人都赞同你。你再怎么努力去迎合别人,也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既然被批评、被议论是避免不了的,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呢?

1.自负不是“真自信”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自信是人类心理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味着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也包含着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人不单单要有本事、有能力,还需要有自信,有了自信,可以产生1+1>2的效果,而人如果缺少自信,那他就连自己最基本的水平也难以发挥。

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便是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身处困境都从来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这种信念让他们一往无前,直至成功。

丘吉尔的前半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直到66岁才当上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相信自己才会成功。”

丘吉尔出生于爱尔兰,七岁入学读书,直到中学毕业,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老师认为他低能、迟钝,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但丘吉尔却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刻苦学习英文,又到印度从军,并利用那段时间阅读各种图书。

经过磨炼,丘吉尔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掌握了四万个英语单词,成为掌握英语单词最多的人。后来,他被任命为英国首相,率领英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在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作了这样一项实验研究: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在其中的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你们的将来不可限量。之后他再也没有露过面,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而是密切关注着这些学生,十几年追踪研究得出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人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个个出类拔萃。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名律师,有的成为教授。

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些学生天资聪颖,才智非凡吗?不,他们只是被随机挑选出来的,与其他普通的学生没什么两样。关键在于,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并且一直朝着最好的目标努力,老师的话给了他们无穷的信心。这种信心给平常的学习增加了无穷的动力,即使一些过去很平常的学生也开始认为自己“一定能成功”,克服了过去的自卑心理,做出了过去不敢想的成绩。

自信就是成功的阶梯,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屡创辉煌,除了自身过硬的实力之外,面对对手那种毫不畏惧的信心能让他们在比赛中敢打敢拼,发挥自如。另一方面,一些没有绝对实力的选手也经常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也是高人一筹的自信。可以说有自信未必能成功,但假如没有自信,就绝不会成功。

和自信相伴的一个词是“自负”。自负不等同于自信,自信者是相信自己,但尊重对手,对客观形势有着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自信而不盲目,乐观却不失谨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而自负者目中无人,对自己的实力过于乐观,不考虑具体形势的变化发展,固执己见,最后难免要栽跟头。

吕布,这位《三国演义》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勇将,就是个自负的典型。仗着自己的武艺和勇猛,全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不但如此,他也看不起自己的部下,经常打骂手下的将官,谋士陈宫多次为他献计他都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即便当曹操兵临城下、敌众我寡之际,此君仍在貂蝉面前没心没肺地狂妄叫嚣着:“汝无忧虑。吾有画戟、赤兔马,天下人谁敢近我?”最后被手下的叛将和敌人里应外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无独有偶,关云长也是威震天下的名将,武功和谋略都十分了得。在镇守荆州之时,他“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让敌人闻风丧胆,从而变得更加自以为是,十分狂傲。孙权向他提出联姻,他竟然说:“吾虎女,安能嫁犬子耶?”东吴的吕蒙和陆逊巧妙地利用了他的轻敌心理,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不可一世的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自负者虽然也有超凡的才华,不俗的实力,但又往往恃才傲物,不思变通,总觉得自己说出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做的事都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习惯了成功,习惯了别人的赞扬,听不进逆耳忠言,从来都不相信失败,即使失败了也不愿意承认,更不知道失败后去做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承认失败就是否定自己,会让自己名声扫地。这种人相信自己的经验,“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喝的油比你喝的水都多”。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瞧不起年轻人。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还是按照自己屡试不爽的那一套老方法来应对,以不变应万变,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等到真的把头撞破也没能撞开南墙,自己才明白了,却也悔之晚矣。自信者乐观豁达,不仅自己充满信心,还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别人,鼓励别人;遇事沉着冷静,失败了坦然面对,有错必改,吸取教训,从头儿再来。同时他们也愿意虚心向他人请教,听得进忠告。谦虚谨慎,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天外有天。人们不仅佩服他们的自信,更敬仰他们的人品,愿意与之相处。自负者却始终一种“独行侠”的形象,孤芳自赏,总觉得“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看,这事你们还是得求我吧。”对很多小事不屑一顾,仿佛自己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这样的人很难让别人接近,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和所谓的“碌碌之辈”为伍。尽管有时一些人有求于他,不得不与之结交,但实际上没有几个是真心愿与之交心、做无话不谈的好友的,事办完了,关系也就随之断了。

《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仗着自己有飞毛腿就安心地睡大觉了,最终败给了坚持不懈的乌龟。自信给人增添成功的砝码,自负让人止步不前,终究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学会自信,路会越走越宽;放弃自负,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2.做个有主见的人

有个笑话,说是有父子两人,去集市上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路上的行人看见了,笑道:“这爷俩,有驴不骑偏要走路,真是笨到家了。”父子听了觉得有理,于是父亲上驴,儿子在下面跟着。“真是的,这当爹的也太狠心了,竟然让一个小孩子走路,自己却舒服地骑驴。”父亲听了赶忙下来,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走了一阵,又有人议论:“哪有这等不孝顺的儿子,怎么忍心让自己上了年岁的老爷子受累,真是不像话!”父亲听了又觉得这样很不应该,但又怕人说闲话,于是两个人都骑了上去。一头驴驮两个人,把驴累得呼呼地直喘粗气,有人看见了,说:“你们两个再这样下去要把驴累死啊。”两人又下来,这下可为难了,骑也不是,不骑也不是,一个人骑不是,两人骑还不是。爷俩儿一合计,把驴的腿用绳子捆起来,找了根扁担穿上绳子,两人一前一后,把驴抬着走。街上的人看了,笑得前仰后合,这样一来驴被捆着受罪,人抬着受累,父子俩脸红心跳,不知如何是好,干脆就这样抬下去吧。走到了一座独木桥上,驴被捆得四蹄酸疼,实在受不了,挣扎起来。“扑通”一声,两个人连同驴子一起掉到了河里……

这故事固然让人觉得好笑,但笑过之后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有犹犹豫豫、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不知该听谁言的时候呢?这其实很正常,再果断的人都难免在一些事上踌躇不决。但要是凡事都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就会失去自我,变成一个混在人堆里的平庸之辈。

古往今来的有成就之人,都有雄心壮志,见识高明,凡事有自己的见地,不轻易为他人的思想而左右。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300多年前发现了自由落体的原理,认为不同重量物体从空中落地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而当时人们都对先哲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深信不疑,没人敢去触动他的权威,认为伽利略的想法是对先辈的不敬,都嘲笑这个根底尚浅的年轻人。而伽利略相信他自己是正确的,没有受到人们议论的影响,在比萨斜塔进行了著名的实验。直到亲眼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众人才相信了伽利略理论的正确性。

同样,作为一代文学巨匠,英国著名的讽刺戏剧家和评论家萧伯纳在初涉文坛之时,也颇不得意,他的作品很少有人问津。他本来可以写一些迎合公众低俗趣味的东西来使自己迅速致富,以他的水平这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受社会舆论和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作家的责任不是用虚构的故事去迎合读者的趣味,而是要探索现实,批评现实。终于,他的作品得到了承认,原先质疑、轻视过他的人也都不得不对他发出由衷的钦佩。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他在戏剧领域的大师地位。

人要有主见,并不是说要我行我素,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错了也不接受批评。而是在于坚持真理,坚持自我,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去理会外人的评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们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想法来评价别人,而事情的对与错,成与败,还是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许多人找工作的时候,总是被各种外来的意见所困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小刘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家住成都,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她也十分喜欢文学。她去人才市场找工作,面对许多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始终拿不定主意。家里人希望她找一个收入稳定、不太辛苦的工作,而且不要离家太远。可与她专业对口的IT公司大都在北京、深圳,而且工作都很辛苦,她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有一个学校招聘计算机老师,她想去试试,但那个学校提出要有一年的试用期,她觉得太长;还有人介绍她到一个小杂志社去当专栏编辑,而她的一个开店的朋友又劝她这年头靠稿费挣不了几个钱,不如和她合伙去做生意……她在不停地犹豫,迟迟作不了决定,最后那些工作机会都被别人抢走了,她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有时候越想周全就越难周全,想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谁也不得罪,皆大欢喜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再好的事也会有反对的声音,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的人都同意你。你再怎么努力去迎合别人,也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既然被批评、被议论是避免不了的,为什么不按照自己想好的去做呢?

3.正确衡量事与人

有两个学者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两人意见相左,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最终也没有分出个高下。不过辩论之后,他们居然还一起去吃饭,把酒言欢。可没准过几天他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争论了。

前文两家人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刚开始只是为事情本身的对错争执不下,后来越吵越凶,开始肆意谩骂直至大打出手。虽然被人拉开,但从此之后便结下了仇怨,彼此怀恨在心,总想借机报复,一吐心中之气,冲突和摩擦时有发生,关系非常紧张。

这就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世方式——对事还是对人。人和人之间难免有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但我们再怎么不同意。再怎么反对,都应是冲着意见而去,而不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认为的“真理”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有些东西本来就没有是非对错之分。意见上的不一致并不能代表人有问题。当你和别人争吵而对他心存不满甚至怨恨时,你可曾想过:假使自己就因为和他人意见不一样,而被当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会是什么滋味。

有人在发生矛盾之后可以和好如初,有人却从此势不两立,仅仅是因为前者宽宏大量,后者小肚鸡肠吗?至少不完全是。如果我们在说话时能多注意一下方式,就不至于因为一点儿意见而伤了和气。

丽和辉是一对夫妻,两人都有不错的工作,很少吵架,生活得很幸福,是别人眼里的“模范夫妻”。

后来,辉工作越来越忙,无暇照顾家里,丽开始渐渐对他不满,两人开始有了一些摩擦。

一天,辉打电话说今天单位要加班,不回去吃饭,让她自己先吃饭早点儿休息。丽心里很不高兴,这已经是一个月里的第五次了,等他回来后非教训他一顿不可。

晚上10点钟,辉回来了,他很累,想赶快休息。但是丽的一张严肃的面孔让他意识到,可能要爆发一场“内战”。

“你最近越来越不像话了,把我自己丢在家里。”

“我也想多陪陪你,但我工作很忙,让你辛苦了。”

“你是不是有理了?再这样下去我可不干,你现在和过去可是大不一样了。”

“你怎么不理解我呢,换成你,你又能怎么样?难道放弃工作?不挣钱怎么过日子?”

“你又干吗非那么积极,很多人就安分守己的不也挺好?你逞什么能,你觉得你们领导就会因为这个高看你?”

“我怎么了?我不都是为了你吗?我工作那么辛苦,回了家还要被你埋怨。你看看你,你给家里做什么了……”

他们越吵越凶,后来开始数落对方的缺点。丽甚至指责起辉的父母,这让一向十分孝敬父母的辉再也气不过,一怒之下给了丽一个耳光。丽从来没挨过打,何况是自己的丈夫?她从此再也不理辉,回娘家找老妈哭诉去了。辉也不再回家,下了班就去喝酒解闷……几句过头的话就让这个家庭分裂了。

人总是想争一口气,谁也不想在别人面前丢面子。言多必失,有时可能是有心无意,顺嘴说出一些伤害别人的话。但如果因为争吵就去记恨一个人,而去恶语中伤,那就是其人品的低劣,这样的人也迟早会遭到同样的下场。

比赛中经常有各种犯规发生。我们经常看到犯规队员在对方被自己碰倒之后友好地把他拉起来,而被侵犯的对手也报之一笑,拉着对方的手站起来,拍拍对方的肩,矛盾自然化解。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对方犯规是为了球队的整体利益,为了阻止对手的突破,并没有恶意。但有时某些队员是因为看不惯对手,或是因为比分落后而恼羞成怒,故意侵犯对手,甚至采取非常危险的动作。这种有悖于体育道德的做法通常会激怒对方,很多球场上的集体冲突甚至暴力事件也大都因此而起,而肇事的运动员也终究逃不脱应有的惩罚。

小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应该告诉他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而不是批评他是个“坏孩子,没出息”。这样做不但孩子乐于接受,不致伤害他的自尊心,也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们托给别人的事他没有办好,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没关系,而没有必要说对方“笨,无能,不够朋友”。这样对别人的伤害,到头来也是对自己的伤害。你可能因为自己话说过了头而失去最宝贵的朋友,也有可能让爱你的亲人伤心,即便对方是错的,只要知道他们是善意的,我们就应该原谅。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假使他因为你的过失就不再理你,你认为这样的人可以和他做朋友吗?

4.幽默的力量

有一位身材瘦小的男教师走上讲台时,学生们有的面带嘲讽,有的则交头接耳取笑。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位老师扫视了一下大家,然后微笑着说:“上帝曾对我说过,当今人们做事没有计划,盲目地关注无关紧要的方面,如此下去,将会有严重的后果。我警告无效,你先去人间做个示范吧。”

有这样一位幽默的老师存在,同学们当然只有哄然一笑,然后就鸦雀无声。但很显然的是他们都被老师的幽默智慧所折服了,已经忘了他身材上的缺陷了。

老师用自己的幽默摆脱了尴尬,还为自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如果他当时听到同学的取笑就勃然大怒,从此对学生管教甚严,那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也决不会尊重他。

幽默是人类最美丽的一种语言,它没有锋芒,却有无穷的力量。对疲乏的人们,幽默就是休息;对烦恼的人们,幽默就是解药;对悲伤的人们,幽默就是安慰;对处境尴尬的人们,幽默就是最好的台阶……没有幽默,生活和工作都将了无乐趣,人和人的关系会更加冷漠,人类的感情世界将变得毫无生气。

很多时候,面对问题,采取幽默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比一本正经、规规矩矩地去处理要好得多。

某地的交通安全状况非常差,一方面是由于当地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另一方面司机经常为了赶时间超车加速,所以各种事故不断,伤亡率居高不下,尽管交通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很多宣传和教育工作,但收效甚微。

后来调来一位新领导,他人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上级的命令:尽快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三个月内要有明显的成绩,否则从领导到普通交警都脱不了干系。

重任在肩,压力巨大,局长和下属连夜开会商讨对策,但没有什么好办法,该想到的早都想到了。讨论了几天也没有结果。

局长非常郁闷地回到家里,苦苦思索。这时电视里正在播出娱乐节目,里面的主持人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他看了也不禁暂时舒展了紧锁的眉头,开怀大笑起来。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似的,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

三个月之后,上级派人下来调查,发现治理成果令人惊喜:不仅事故发生率大为降低,连司机违章这样的小案件都大大减少了。上级对此非常满意,嘉奖了局长和他的下属。但上级来人感到很好奇,就问局长:“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使这里的交通有了如此之大的改善?”

局长笑了笑,说出了他们的秘诀。

以前在道路两侧都挂满了“违章一次罚款××元…”“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为了您的安全,我们提醒您不要超速行驶”……诸如此类的牌子,但这类警示很难对司机们产生好的效果。局长从电视中受到启发,为何不采用一些幽默的方式采提醒司机呢?于是他和同事共同讨论出很多有幽默感而且又富有警示意义的新提示语,代替了原先那些平淡无味,或者让人心烦的日标语。

“请开慢一点儿,我们已经忙不过来了!殡仪馆启”。

“我最讨厌无证驾驶,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

“若您的时速不超过××公里,恭喜您,您将得到我们交警真诚的微笑和庄严的敬礼;如果您由于太过心急而遗憾地错过了这次奖励,那么没关系,天堂里也许有您的同行在欢迎您!”

许多司机看到这些提示语后都自觉地把车速放慢,他们感到这些话既轻松又让人感动,在心理上更能够接受,比起以前看了让人添堵的牌子要舒服得多。司机自身注意安全了,即使不用下力气去管理,也自然会使交通面貌大为改观。

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它可以使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让紧张的空气活跃起来,可以给人积极向上的情绪,甚至可以让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和勇气。

“非典”的肆虐曾使整个中国陷入恐慌之中,这场瘟疫尽管带来了灾难,但也从另外一些方面积极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政府的一些官僚习气有所收敛,医护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普通百姓更加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了……还有一点,想必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我们很多人都学会了在这种环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关心、安慰别人,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来鼓励别人。

很多人都在那个时候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非典”最早记载于《三国志》:曹操遭张绣偷袭,幸有校尉典韦舍命护卫,典韦战死;曹操脱险后大哭道:“非典,吾命休矣!”

“SARS=Smile And Remain Smile.”(非典=微笑并保持微笑)

“最近是紧张的,尤其是怕喘的;起因是肺炎的,自然是传染的;病源是才明的,症状是‘非典’的;形势是严峻的,影响是不浅的;重视是早该的,糊弄是危险的;隐瞒是混账的,领导是翻脸的;口罩是满街的,感觉是挺玄的;中药是预防的,价格是低廉的;特效是没有的,只说是抗炎的;锻炼是很好的,憋着是很烦的;抗战是持久的,胜利是必然的……”

在那段非常时期,正是这样的信息传递给了人们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一种坚持下去的决心。越是这种时候,幽默就越能体现出它的魅力和作用来。

幽默的人永远年轻。但是,幽默并不是简单地逗你笑,给人取乐,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

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名字几乎就是幽默的同义词。一天,年迈的萧伯纳在街头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这一惊吓也非同小可。那个人立即扶起戏剧家,并一个劲儿地向他道歉。然而,萧伯纳打断了他,对他说:

“不,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儿,那可就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啦!”

幽默感给了萧伯纳以惊人的自制力。萧伯纳的这句幽默话使双方都摆脱了困境。不仅如此,他还很善于用幽默来保护自己。

萧伯纳脊椎有毛病,医生从他脚跟上截一根骨头来补陨。手术后,医生想敲他竹杠,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从未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风趣地回答说:“好极了,您打算付给我多少实验费呀?”

于是,萧伯纳借幽默的魔力打破了医生的小算盘,反客为主。

幽默就是一种力量,学会幽默,你的人生将充满自信和乐趣;释放你的幽默,你身边的人也会因为你而快乐。

5.诚心示人天地阔

在一家化妆品商店,一款最新上市的高档组合化妆品很引人注意。一位女售货员热情地迎上来,满脸微笑,主动介绍这种新产品。她的介绍很在行、很流畅,从产品特点到适用人群,从价格比到售后服务,一一道来,还一边讲一边进行演示。起初一位顾客被她那热情而熟练的介绍所打动,对产品产生几分好感,本想问点儿什么,可是她连珠炮似的讲着,总也插不上嘴,她不管你懂还是不懂,也不管你反应如何,喋喋不休地讲下去,似乎你不掏出钱包她就决不罢休。于是,顾客心里有几分不悦了,特别是当她褒扬自己的品牌而贬低其他品牌时,顾客不免对她的动机产生了疑问:如此夸夸其谈,产品性能是否果真高超?顿时,这种疑虑把先前产生的好感一扫而光,只是出于礼貌不好意思走开,幸好这时又来了一位顾客,先前的那位才乘机“逃”出了商店。不消说,那位售货员为她白费了口舌而有几分失望和怨愤。

这位推销员的业务不可谓不熟练,介绍得不可谓不仔细,但她只是想把东西推销出去,而完全不考虑顾客的感受。从她的身上看不出任何真诚,顾客不买她的东西甚至讨厌她再正常不过。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而如果只是为了推销而推销,顾客不仅不会买你的东西,还会对你本人心生厌恶。

有位老师写了一本书,出版社让他自己负责推销两千册。对他来说,这远比讲课要难得多。为了把书推销出去,他在系里的集体会上搞了一次演讲,他说:“……当老师的在这里推销自己写的书,总不免有些尴尬。不过,如今作者也很难,写了书,还得卖书。出版社一下压给我两千册,稿费一分没有,所以我不推销不行。这本书写得怎样,我自己不好评说,不过有两点可以保证:第一,这本书是我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结晶;第二,书的内容绝不是东拼西凑抄下来的,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见解。前不久,这本书被评为今年社科类图书的三等奖,这是获奖证书。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搞推销比写书还难,只是硬着头皮来找大家帮忙。不过,买不买完全自愿,决不强迫。如果觉得这本书对你有用,你又有财力就买一本,算是帮我一个忙。谢谢大家。”他的这次演讲立即产生了效果,当场就卖掉了500多册,出版社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同样是推销,这位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用一颗真诚的心和自己的“听众”沟通,不夸大其辞,不强人所难,虽然不排除有些人买他的书是出于一种同情,但他的书的确是一本好书,否则即便他声泪俱下地去求人买,也不会有多少人问津的。他的真诚赢得了别人的信赖,赢得了对他作品的肯定。

有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女孩,可是女孩的父亲却不同意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嫁给他,理由是对他的为人不太了解,除非他能提供有关他品行的材料。

年轻人并没有气馁,他请六位知名人士给他写了份证明材料。不料,这些材料中所讲的多半是对他加以指责的话,而且对这门亲事有显然的反对意见。尽管这样,年轻人还是把材料交给了女孩的父亲。

女孩的父亲看完材料后沉默了很久,最后他紧盯着年轻人问道:“这是谁写的评语,难道你在这个世界上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吗?”

年轻人直率地回答:“看来的确是一个也没有了!”

女孩的父亲出人意料地说:“那么我将成为你的好朋友了。你和我的女儿结婚吧!我对你要比他们对你了解得多,因为你首先是一个诚实的人,不隐讳别人对你的看法;其次,你是个勇敢的人,敢于把对自己不利的材料拿出来,向我的女儿求婚。”

这个年轻人就是马克·吐温,他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别人的认同,赢得了幸福的婚姻。同时他也把这一美好的品质融入作品中,他的作品朴实而不乏深度,而读者正是喜欢这样写实的文章,因此他的佳作不断问世,备受好评,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真诚的力量是任何伪装掩饰所达不到的。话说得再漂亮,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也只可以赢取别人一时的好感和信任;但能让人永远感动,让别人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喜欢你的,是那些肺腑真言。人本来就是有缺点的,越是想掩盖就越容易暴露,既然无法彻底掩盖,为什么不坦诚地承认,这样反倒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人贵在知错能改,而不是做一个无懈可击的“圣人”。

在某年的选美比赛上,佳丽云集,个个都是从相貌到才学都非常出众的美女,竞争十分激烈。经过层层筛选,有五名佼佼者进入到了最后的决赛。

比赛里她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能,难分伯仲。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提问,裁判向最终入围的五位小姐发问:“什么事会使你脸红?”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圈套,它是对选手个性的考验,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选手回答“当别人赞美我的时候,我会脸红”,有的则说“被人批评时我会脸红”……而有一位小姐的话显示了惊人的坦诚,她的回答是:“在我说谎的时候,我会脸红。”

这个朴实真诚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感,也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场外观众的支持。最终她凭借在这一环节的真情表达取得了冠军,这是对她真诚最好的回报。

真诚能感化一切,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冷若冰霜的人,他们其实最希望有人能够真诚地对待自己;真诚对待他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诚心。

6.心中要有一杆秤

战国时代,为了讨好楚国,魏王将一位具有绝代姿色的魏国美人送给楚怀王,她当即受到了楚怀王的宠爱。

楚怀王的夫人郑袖见状,也表现出十分喜欢这位魏国美人的样子,在吃喝玩乐方面上,十分照顾她、依顺她。在包括楚怀王在内的其他人看来,郑袖对这位美人的喜爱,连楚怀王也望尘莫及。楚怀王因此连连称赞郑袖没有女人常有的妒忌心,胸怀宽广。他对两位美人能如此和睦相处十分高兴。

自然,那位魏国美人也因此把郑袖视为知己,对她言听计从。

某天,郑袖很亲切地对这位美人说:“君王很喜欢你,不过你身上有一点儿白璧微瑕,如果你能注意弥补,大王就更喜欢你了。”

“那姐姐不妨直说啊。”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你的鼻子稍稍尖了一点儿。大王不大喜欢你那不够漂亮的鼻子,为了使他更高兴,以后见到他,你最好把鼻子遮掩起来,那你就尽善尽美了。”

魏国美人闻言,连声称谢,有这样一位姐姐帮自己真是福分啊。于是她不假思索地依郑袖之言而行。

如此反复几次后,楚怀王就犯疑了。

楚怀王想到她与郑袖是最相好相知的,就向郑袖探询魏国美人为什么每次见到他时,总要掩鼻。

郑袖先是以不好说来托辞,将楚怀王的好奇心吊起之后,她才故作神秘地说:“那是因为魏国美人讨厌闻到你的口臭啊!”

头脑简单而又脾气暴躁的楚怀王闻言大怒,喝令手下的人马上去处死那位魏国美人。

郑袖真是一个善于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人,她神不知鬼不觉地挑起了楚怀王的冲动与冒失,又借楚怀王之手,将不明底细的魏国美人变成了冤死鬼,或许后者在临死前还感激她的种种假恩假德呢!

人之初,性本善。很多想法单纯的人眼中的世界就如同他本人一样天真善良,对人毫无防范。而一些经历过风浪的人面对越来越高明的骗术也是防不胜防……我们虽然不能把每个人都当成坏人,但至少要有个心眼,在真诚地对待别人的同时,也要警惕伸过来的黑手,学会保护自己。

老孙喜欢炒股,退休之后更是整日关注股市行情,由于他投资还算谨慎,也不贪心,所以几年下来还是略有盈余。他的一个侄子毕业之后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在社会上混吃混喝,总想某天一觉醒来成为百万富翁,也开始研究股票,可就是没钱。他听说叔叔在炒股,就主动找到他,帮他出谋划策。还别说,这小子的眼光确实还挺准,连续给老孙选了好几支不错的“绩优股”,让老孙小赚了一笔,老孙对他也更加信任,一有什么问题就和他商量,把他当成自己的军师一样。

一天,老孙像往常一样去交易所看行情,他准备去抛售一部分手里的股票。可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密码输入错误,这令他马上感觉到出事了。再去查询,发现自己的股票已经被人卖光了,一分钱也没剩下。老孙当下就晕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就没了。后来他的家人去报案,结果让老孙目瞪口呆,盗他密码和股票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侄子!

他利用老孙对他没有防备的心理,掌握了老孙全部的相关资料,并趁其不备得到了他的密码。他马上把密码修改,又将全部股票卖出,用得到的现金来挥霍,但最终他还是没能逃出法律的惩罚。老孙这下病得不轻,连吓带气,住了近半年医院,躺在床上,他才真正明白了“家贼难防”的道理。

还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信任自己以为非常熟悉的人而上当。有位老板的车被自己的司机开走,有人家里的财物被保姆所洗劫,住在一个宿舍的同学也常有丢失东西的情况发生……而更为严重的是在大公司里,这样的“家贼”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微软公司的一位前雇员曾在一年的时间里,以极低的折扣价从微软的内部定购系统定购了5436套零售价值为170万美元的软件,并私自出售。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可口可乐、三星这些国际知名的企业里,而电影业屡禁不止的盗版现象也大都是内部人员所为。

当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别人的时候,当然也希望每个人用同样的真诚来对待自己,但人心难料,也许有一天当你发现真相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我们不该把每个人都想得很坏,但至少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让坏人无机可乘,让真挚的感情更加稳固。

7.给予还是索取

办公室小杨的皮鞋每天光亮得能照见人影子,同事好奇地问:“你每天早晨都打鞋油?”小杨听到问话,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这不是我打的,是我爱人打的。她每天晚上把皮鞋擦亮放在暖气上。第二天早晨等我醒来,妻子已将既亮又暖的皮鞋放在床前!”小杨的皮鞋故事让全办公室的人都感叹:这小子真有福气,找了这样一个贤惠的好媳妇!

晚上回家,同事小陈把小杨的故事讲给了妻子。妻子听后把嘴一撇说:“什么光彩事,整个儿一个大男子主义!”看到妻子不屑一顾的样子,小陈有点儿气愤:“什么叫大男子主义,人家妻子多勤奋贤惠呀!谁像你,手懒嘴馋!”“谁手懒嘴馋了?自己懒,还说别人。想让我给你擦皮鞋,哼,告诉你,门儿都没有!”看到妻子怒气冲冲的样子,小陈知趣地退下阵来:“好,好,别发那么大火了,谁也没有让你给我擦皮鞋……”

第二天,当小陈将昨晚他们夫妻的“对话”说给小杨听时,小杨嘻嘻一笑说:“其实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是应该相互奉献的,你只想向妻子索取,妻子自然不乐意了!你如此这般,妻子保证会心甘情愿地为你擦皮鞋。”小杨对着小陈耳朵耳语了一番,露出了坏坏的笑。

晚上临睡前,小陈把妻子的皮鞋和自己的皮鞋都打了一遍油,然后放在暖气上。第二天妻子发现她的皮鞋被擦得锃亮,开心地笑了。后来一连几天,小陈都在睡前把他们的皮鞋打上油,放在暖气上。几天后,当小陈再次拿起鞋刷时,妻子一把夺过来说:“好了,你还是去写你的稿子去吧,以后这项工作就交给我了!”听到妻子的话,小陈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小杨:要想索取,应先奉献,此乃夫妻和谐的秘诀。

古人云:“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们当然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去假惺惺地施舍别人,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的确是真理。人总在计较别人给自己做过什么事情,有谁想过自己付出过什么。只惦记着从人家那里捞好处,占便宜,自己却吝啬得一毛不拔,这样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的。而真正付出的人即便不去索取也自然会有回报,人都有感恩之心,你若苛求别人回报,那就可能得不到。

有个出租车司机,为人忠厚,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曾经多次送迷路的小孩和老人回家,还经常搭载一些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而有的打车人带的钱不够,他也没有因此拒载或提前让客人下车。很多人觉得他傻,但他觉得这很正常,自己就是喜欢替人排忧解难。那些接受过他帮助的人都觉得他善良可靠,经常打他的车,这样一来他的生意也很不错。

有一天晚上他送一位客人去宾馆,回家后给车打扫卫生时发现在后座上有个皮包。他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些现金、信用卡、证件和很多文件。“一定是刚才那个先生忘在车上的。”他和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开车返回了宾馆。跟前台的接待说明来意,酒店马上派人找到了这个客人。客人的东西失而复得,对司机非常感激,因为那里面装着非常重要的文件,是他要在会议上使用的。正在他为此心急如焚的时候,没想到这位拾金不昧的司机能把东西送回来,真是喜出望外。他当下掏出一万元送给这位司机表示酬谢,司机婉言谢绝了,他又提出和他交个朋友,司机爽快地答应了,留下了姓名电话。

过了一个月,司机接到了那位先生打来的电话,要请他吃饭。饭桌上,这位先生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某大公司的副总裁。“我觉得您的人品真的非常好,面对钱财毫不动心,这点令我非常钦佩。我现在真诚地邀请您来我们公司,做我的司机。”司机先是愣了一下,后来实在是盛情难却,接受了他的请求。从此他开上了自己最喜欢的奔驰,和那位先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愿意奉献,乐于付出的人往往会感到更快乐,更有幸福感。很多富豪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把自己的财产投向慈善事业,作为对社会的回报。连续11年排名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一共捐出了230亿美元,相当于他净资产的54%。香港富翁李嘉诚多年来向祖国内地捐款45亿元之多。他说:“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责。”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得到的已经足够多,捐出点儿钱来也是应该的。可还有很多为富不仁者,他们的财富不是像盖茨那样靠自己的才智和汗水所得,而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他们何时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过一个子儿?问题不在于他挣多少,而是他有没有回报的心。有的人能在别人饥饿时把自己仅有的食物送给他,有的人也能在别人寒冷时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他披上,他们付出的不只是一点儿吃的、一件衣服,而是一颗热诚的心。

付出和回报也要平衡,我们尽管为那种大公无私的英雄所感动,但在这个讲求物质的年代,人还是要实际一些。在一个集体里,如果某个人付出的过多,或是索取的过多,这样的关系必定不会长久,相反,只有那些同伴间互相帮助,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友情才能永恒。

肯尼迪曾有一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应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这话影响了几代美国人,一直到今天,如果我们能先多为别人想想,为集体想想,那么你不仅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美好。

8.唯“历”还是唯“力”

有个人学开车,把交通规则背得滚瓜烂熟,把汽车的各种结构和性能也都牢记在心,尽管他一次车也没真正开过,但还是宣称自己是个会开车的人。后来有个朋友出门,把车借给他开几天,他为谨慎起见,没有去人来人往的街上去开,而是在一片空地上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按照书上说的一步一步来,车子发动了,还真像那么回事,他正扬扬得意,前方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条狗,他一下子慌了,其实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减速刹车,但平时学的那些“驾驶技术”一下都忘了,不知道刹车在哪里,胡乱地摆弄方向盘,车子像没头苍蝇一样撞到了一棵树上……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的人就像一副躯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者总是受人尊敬,孔孟老庄这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至今为人所景仰。人有了学问,头脑就会充实;有了学问,才会更加懂得做人和处世之道。没有知识的人,也就没有朋友,因为不可能有谁愿意和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交往。

但知识并不代表全部,人看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和他能做多少事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诚然,一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想要做一番大事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有了高学历就一定能成功吗?

华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弘德用他自己的用人之道做例证:他最近相中了“三匹马”,一“匹”是大专生、两“匹”是研究生,但大专生一个月的待遇是两个研究生一年待遇的总和。因为那个大专生懂得如何把能力转化为效益,动手能力是其他两人的几倍,而那两个研究生只是口头将军,动手能力不强。企业要的是效益,而不是充门面的花瓶。并不是说那两个研究生就一无是处,他们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如果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理论的作用,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但他们轻视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学历没有给自己带来想象中的回报。当花瓶连摆设的意义也没有的时候,只能当烟灰缸了。

但只有能力也未必就一定能闪光。技工老王在一家工厂干了30多年,后来发现自己的工作水平大不如前,许多刚来厂里不久的年轻人比自己干得好多了,待遇也比自己高,他很不平衡,亲自到那些年轻人所在的车间去看个究竟。他发现自己掌握的东西都已经过时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根本没听说过。他觉得自己太需要学习了,就放下架子谦虚地向那些后生们取经,而这些年轻人也从老王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这家工厂的效益大大提高了,老王觉得自己依然没有老,还是个有价值的人。

在这个人才急剧膨胀的时代,拥有高学历者已经越来越多。有句顺口溜:“本科生满地走,硕士生多如狗,博士生才敢抖一抖。”从前赋予大学生的“天之骄子”的称号已经成为过去。学历的竞争从未如此激烈,一般学历都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更不用说那些学历较低者。文凭是一把钥匙,是学子们踏入社会的敲门砖,此时的文凭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衡量人才的一把尺子。当然,有文凭的也不一定是人才,但是却不可否认具有较高文凭的人比一般人具备更多成才的条件,有高学历的人也确实比其他人有更多提升和成功的机会。

但如果唯“历”是图,只看中表面而不考虑实际,就会埋没很多人才。受损失的不仅是那些有真本领的人,还有自己。

1995年,尚未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孔祥银获德国马普学会奖学金资助,到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他听说国内急需生物人才,决定回国工作。他回来后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多么幼稚:因为自己最高的学历是大学本科,几乎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在外“漂”了几个月后,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独具慧眼,把他安排到中心从事基因研究工作。孔祥银随后用自己一流的成绩证实了那些唯学历论者的短视:在短短的四五年间,他和合作者发现了一系列疾病相关基因,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的资助,成果也获得多项专利,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著名桥梁专家林元培在上海设计了杨浦、南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成为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但按一般的人才标准,他可能也不算人才,因为他只是中专毕业。按照这个标准,比尔·盖茨也不算人才,即使他创造了著名的微软公司,股票市值相当于一个半上海的经济总量。为什么?因为他大学没有上完就退学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因此也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他却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总统之一。后人对前人的敬佩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而没人会在意他们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

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用的栋梁,而不是光说不练的花架子。人人都是大学生固然好,但希望每个人的能力都能配得上他的证书。

9.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吃瓜子的时候,我们总是能感到轻松惬意,而很少在意自己吃了多少瓜子。吃饭的时候,即使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但最终也是要吃饱肚子的。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也大概如此。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如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那就是在造“空中楼阁”;只注意过程而轻视结果,那过程再好也就没有了意义。

在足球场上,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例子,荷兰队和意大利队就是突出的代表。荷兰队球员个个才华横溢,身怀绝技,战术高超,配合如行云流水,打法赏心悦目,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疯狂喜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曾经两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却在最后关头与冠军失之交臂,除了运气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太注重比赛过程,追求场面的好看,赢球倒不是第一位的。虽然在心中也渴望拥有冠军,但唯美的性格让他们缺少了务实的态度。每次大赛,荷兰队总是最受球迷喜爱、但又最让球迷伤心的球队,他们踢得很好,就是拿不了冠军。而意大利队讲究防守至上,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进攻,以图有所收获。他们的比赛经常是在场面上被动挨打,毫无观赏性,但最终结果却是意大利人笑到最后。即使是与自己实力相差一截的对手作战,他们也摆出一副不输当赢、不思进取的样子,但就是这种务实的态度能让他们靠着防守反击三夺世界冠军,然而他们的比赛却很少有人喜欢看,当然,除了意大利的球迷。

体育比赛的精神虽然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但真正到了赛场上,是一定要分出高下来的。如果只为锻炼身体、享受过程、促进友谊而比赛,也就不会诞生出飞人刘易斯、拳王阿里这样的体育明星。但如果他们都只是为了取胜,而比赛过程平淡乏味,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去看他们的比赛,他们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吗?虽然有曾经在巴塞罗那取得奥运会金牌的美国篮球“梦之队”,他们每场比赛都能大比分战胜对手,而且打得非常好看,令全世界的观众如痴如醉,不过在现实中,能做到过程和结果都达到完美的人,确实很少。

人做事要重结果,但也要看到过程的美好。登山者登上了顶峰,在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心境的时候,一定对他爬山的过程难以忘怀,假如不是经过那些悬崖峭壁,艰难困苦,而是坐着索道上了山,他还会有那种成功的喜悦感吗?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在他功成名就之时,别人看到的是他的事业,而他自己却对当年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由小到大的发展之路感慨万千,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大公司,他还会像现在这样锐意进取吗?两个人如果只是为了结婚成家生儿育女,而没有经过恋爱的美好,也不能算是幸福的爱情吧。把过程做好,才能有好的结果。

为了结果也不能不顾一切,不然就成了唯利是图的小人。如果为了赚钱而去造假害人,为了赢官司而去收买法官,为了考试成功而弄虚作假,结果损人利己,他们的下场必将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想要有好结果就必须重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都需要过程的积累,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急于求成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最后也难有好结果。我们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没有耐心,不遵循客观规律,光想着丰收,而没有看到收获的结果是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溉、修剪等步骤一点一点地走过来的,这都是实现最后收获的必经之路。中间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影响。用心去培育,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两名棋手对弈,黑子棋风稳健,步步为营,白子且战且退,伺机反扑。下至中盘,黑棋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白棋处境不妙,只能祈求上天赐予机会了,眼看这棋局要以黑棋获胜而告终。就在此时,得意忘形的黑棋却走出一步臭棋,白棋看中了对手的破绽,抓住机会转守为攻,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把原来没有希望的棋子走活,反而将黑棋的一大片领地据为己有,败中取胜。黑子本来赢棋十拿九稳,但关键时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黑棋赢了过程,却输了结果。要想做到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那就要胆大细心,善始善终,不到事情结束决不能放松轻敌,否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追悔莫及。

10.做通才还是做专才

老刘头是个地道的农民,平日寡言少语。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毕业,老刘让他从师学瓦匠。学了一年,大儿子嫌砌砖抹灰的活儿既脏又累,不想干了,要改学理发。老刘将他臭骂了一顿说:“干什么不苦?干什么干好了不能干出名堂?行行都出状元呢,你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一样也拿不出手,艺多不养家哩。沉住气,认认真真学好一样本事,这辈子就够了。”

老刘逼着他又学了一年瓦匠,打下一定基础后,再花钱送他去跟一位姓吴的师傅专门学习砌土灶的技术。在当地打一口既好烧又省柴的土灶可不容易,吴师傅在这方面却有一手绝活。后来,吴师傅故去,大儿子代替他成了方圆百里砌土灶的行家,每天拿着瓦刀忙得不可开交,日子过得十分殷实。

小儿子呢,念完高中,未考上大学,老刘送他到村里小酒坊去学酿酒。学了一段时间,小儿子就觉得技术已学到家了,想自个儿也开间小酒坊。老刘对他说:“用了三两天就能学会一门手艺?做梦吧!你得老老实实给我学,直到手艺拿得出手为止。如果不能比别人更高明,那就等于没学。”不久,老刘把小儿子送到一家学院自费学习酿酒。后来小儿子到一家酒厂当了技术员。现在,10年过去了,小儿子已成为那家蒸蒸日上的酒厂的技术权威和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了。

人生在世,安身立命,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专长。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没有掌握半点拿得出手的本事肯定不行;虽好学肯干,但目标散,用心不专,这样本事虽多,却大都水平一般,没有一样拿得出手也不行;浅尝辄止,“半罐”既安,不能学精学透,直抵制高点,这样虽有一样本事,仍然拿不出手,还是不行。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如果学东西学得不够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外行面前还能耍一下威风,但遇到了真正的行家里手,就会露出破绽。

很多人往往就是靠着一首歌,一部影片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而一炮走红,一夜成名的。美籍华人歌手费翔在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一炮打响,此后尽管他再未露面,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将近20年,但是2005年他再度登台,唱的仍是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依然受到中国歌迷狂热的欢迎。尽管他也唱过不少别的歌,但人们一提到他,依然还是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

同样,“全才”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全才大师”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思想深邃,多才多艺。他不仅是个伟大的画家,同时还是很有造诣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音乐家、雕刻家、解剖学家、工程师和建筑师等,当年几乎每个艺术和科学领域都留下了达·芬奇不朽的痕迹。

除了飞行器设计外,达·芬奇的其他发明更是数以百计,几乎遍布各个领域,这些发明包括降落伞、坦克、潜水艇、起重机、隐形眼镜、水力闹钟等。当然,他还留给世人两件最著名的艺术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人才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专业领域,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一些高技术的岗位要求员工有非常娴熟过硬的操作技术,而做一名老师除了需要对他所教的课程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外,也需要对其他学科有一定涉猎,因为许多课程都是相关的,单纯的文理分科已经不存在了。学地理的如果不会物理和数学,就会在深入学习中遇到困难,做翻译的不仅要英语好,而且中文功底也要相当强,否则即使他的英语说得再棒,翻译成汉语时前言不搭后语也是白搭,同时还需要懂得商贸、科技等许多专业知识,这样他的翻译才能算是高水平的。

如果只专于某一门,其他的什么都不行,就好比是用一条腿走路。有些运动员只能在赛场上威风八面,但没有其他文化知识,退役后花完了当运动员时的所有积蓄,被迫去干一些杂活来维持生计。而某些有头脑的人懂得多种本事多条路的道理,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在他所从事的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率先走了出来,及时地转行,创造了自己的事业。

其实在一个团队里,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都有他的用武之地,把他们组合好了,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是理想的组合。“万人迷”贝克汉姆凭借自己的右脚传中技术和精准的定位球独步天下,可除此之外,他在其他方面的球技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独门绝技,成为许多球队竞相追逐的对象。而还有一些“全能队员”,他们在场上各个位置都能胜任,攻守平衡,前锋、后卫,甚至守门员都能当,虽然他们并没有某一方面的绝对实力,但教练还是喜欢这种无所不能的“万金油”,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救火,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如果某支队伍里只有专才或者只有通才,前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后者毫无个性,没有分工,那势必不能组合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人要全面,但是要在某一领域精通基础上的全面;人也要精通,如果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又件件稀松,那也绝对称不上是人才。如果做不到既专又博,那就要做到一专多能,是金子总要闪光,无论你是全才还是专才,都有任你翱翔的那一片天空。

11.自力更生还是借力更生

有匹马掉进了一个很窄的地洞里,身子被卡住了,爬不上来,它拼命地嘶叫,引起了周围伙伴的注意,大家尽力去帮它,想了各种办法,但都无济于事,只好给了它一些吃的,纷纷散去了。这马渐渐感到绝望,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要在这洞里慢慢老死吗?天气渐渐寒冷,再这样下去非得冻死不可,绝境中的马开始不停地用蹄子蹬洞里的石土,但没有多少效果,洞口还是那么小。一天,天降大雨,在雨水的冲刷下,原本已经被马踩松的洞变得更加松垮,它抓住了这个机会,奋力地挣扎,终于一跃而出,获得了自由。

这正是一个“自助者天助”的故事。如果那匹马死等着别人来救,别人救不了的时候就放弃,即便到了最后老天给它机会,它也绝跳不出那个洞。任何时候,人都需要靠自己来生存,自己的手是最值得相信的,而别人伸过来的手却有可能随时松开。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社会关系让很多人形成了一有事就先求人的心理,无论大事小事,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先去找关系搬门子。尽管这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根本上还是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决定着人的行动。的确,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闯世界,如果能有人帮他一把或是指点一二,他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更容易成功。

波兰音乐家肖邦初到巴黎时,还是个没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十分困难,没有资金举办他自己的音乐会。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誉满全城。于是肖邦前去专门拜访李斯特,请求李斯特给他一个钢琴表演的机会。李斯特让肖邦弹了几曲,演奏完之后,觉得肖邦演奏得很好,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小伙子,只可惜一直没有人发现他的钢琴天赋,于是答应了肖邦的请求。一天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部熄灭,以便为了听众能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得深沉淳郁,听众听得如醉如痴,都以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演奏结束时,灯火重明,在听众狂热的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这时李斯特上台向听众们介绍这位年轻的钢琴家。人们这才明白了,原来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换上了肖邦。肖邦从而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假如没有李斯特的发现和推荐,肖邦不知还要苦熬上多少年才能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但要不是肖邦本身就已经具备非凡的才气,无论有谁帮助他,他也不会一举成名。正所谓“机会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归根结底,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李萍出生在一个很令人羡慕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母亲是政府公务员,从小衣食无忧,过着比同龄人幸福得多的生活。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有父母的关系,她也一样上重点中学,上大学,毕业后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那家公司的一个主要负责人也是她爸爸的战友。可好景不长,那位战友被解雇了,新上任的经理开始对公司进行整顿,李萍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一天到晚混日子领工资,这样的员工自然首当其冲地被裁掉了。后来她爸爸又给她在自己公司安排了一个位子,但后来考虑到许多员工对此意见很大,还是让她回家了。现在她还是在家里过着很舒服的日子,轻闲而无聊,但她觉得非常痛苦。尽管她什么都不缺,但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出生时正值明末清初的大动乱之时,家道中落,家境维艰。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却屡试不第,不得不在家乡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靠做塾师来度日。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将满腔愤气寄托在文字之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在身处逆境之时以此对联自勉,坚信靠自己的笔终究能写出流芳百世的文章来。最终他创作出了传诵千古的《聊斋志异》。

《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寄托在各种关系上,幻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怎么能站稳脚跟自立于人世呢?靠别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外人的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强自立才能使人成功。

12.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

大卫和汤姆是好朋友,也是高中的同学。大卫喜欢艺术,而汤姆爱好写作。在报考大学时,两个人各自报考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但阴差阳错的是他们的报名表和档案被搞错了,结果大卫去学了文学,汤姆则到了一所艺术院校学习美术。

十年以后,大卫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经常受邀写一些文学评论,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散文,他很有成就感。而汤姆则成了一个平面设计师,工作干得也还可以,但他过得十分郁闷,总觉得自己应该是块写作的料,要不是当初的意外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名作家。两人再次见面,谈起彼此的经历,感慨万千。

大卫:“老兄,当初如果不是咱们两个搞错了,我也未必有现在的生活啊。”

汤姆:“谁说不是啊,要不是那次事故,我肯定比现在活得快乐得多。”

大卫在最初知道自己要上的学校不是艺术学校的时候,也感到很沮丧,因为他过去从未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不过老师和家人对他的鼓励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开始走近并渐渐喜欢上了文学。他决心在这个他以前并不熟悉的领域里做出一番成就,在经历过一番挫折之后,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毕业后他先是在一家报社当编辑,后来又自己创作,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他在这条新道路上走出了一片天地。

汤姆则不然,最初他得知自己无缘进心仪的学校时痛感命运的不公,万念俱灰。但既然已经如此,他感到还是认命的好。虽然学习还算用功,但始终没有热情,因为他心有不甘。后来他到了一个宣传策划公司,每日在电脑前忙碌。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他感到这种工作实在没有激情,也不愿意和别人竞争,日复一日地过着重复的生活。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为了挣钱,只有当他在难得的闲暇时间读书和提笔写东西的时候,才感到一丝快乐。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做法。汤姆遭受了打击,一蹶不振,没有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陷入了痛苦之中,虽然值得同情,但这么做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大卫同样没能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但他很快振作起来,把挫折转化成动力,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乐趣,走出了新的发展之路。

人都是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事业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然而很少有人能够有这种机会,是该执着地继续努力,等待机会,还是先做一项工作,慢慢地去适应?

不得不承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做上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人不仅工作起来有积极性,有热情,发展快,甚至可以不计较报酬的多少。有很多人投身艺术,穷困潦倒,但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师。从罗丹、梵高,到齐白石,无不是由于对艺术的执着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更多的人还做着他不很热衷的工作。有的人因此没有了激情和动力,看到别人待在自己向往的岗位上感到心理极不平衡,但又不去想办法创造机会,而是整天得过且过,埋怨自己命运不济。而另外一些人就能够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相信自己即便换了环境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主动适应环境,同样可以做出一番成绩。

一个小伙子一直以来都喜欢一个姑娘,苦苦追求了好几年,但她的反应却很冷淡,最后主动告诉小伙子:“我们没有缘分,你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你还是去找寻你自己的幸福吧。”没过多久,她就嫁人了,过得很幸福。

小伙子伤心欲绝,他早已下决心非她不娶,如今看到自己心爱的姑娘成了他人之妻,自然是难过至极。但伤心之后,生活还要继续。他把这种痛苦升华为工作中的动力,工作格外努力,不仅赢得了领导的赏识,也得到了不少女同事的青睐。他也渐渐发现身边其实有许多不错的女孩,只是自己过去太执着于那个不爱自己的女孩。后来他找到了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女朋友,并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悟出:不是自己的,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还不如退一步,也许后面有美丽的风景,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很多人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甚至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职业,但他们依然可以成功,获得快乐。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做一名公交车售票员,但李素丽把自己的热情和耐心都投入了这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也许当初她的理想并不是在公交车上卖票。当下红得发紫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咏,谈到自己的从业经历时,坦言自己最开始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是希望做编导或记者,但阴差阳错,他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连他自己都一直没有发现,自己是做优秀主持人的料子。他的《幸运52》《非常6+1》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他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确立了他“第一主持人”的地位。

还有很多在事业上颇有建树的人,他们现在所做的未必就是当初自己所喜爱的行业,但他们是成功的。如果我们有幸能以自己的兴趣为工作,那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假使我们没有机会去作更多的选择,那么也不要气馁,“行行出状元”,你会发现你身上还有很多的潜力尚未开发,人生的道路依然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