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知识

一、我国养猪业概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七八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养猪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优势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粮食转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猪业获得了高速、持续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

1.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特点

(1)种猪繁育体系初步建成,良种猪覆盖率显著提高 全球猪品种3000多个,中国有地方猪品种76个,培育猪品种18个,引入猪品种6个,(参见《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这些猪是优良基因的结合体,更是培育优质猪肉的极佳原始素材。其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主要有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引入的配套系有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托佩克配套系和斯格配套系等。我国培养的品种/品系主要有:20世纪70~90年代培育的28个新品种(如浙江中白猪、上海白猪和北京黑猪等),从地方品种中培育成的新品系(如金华猪Ⅰ系、Ⅱ系和Ⅲ系),及已经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8个猪配套系(光明猪配套系、渝荣1号猪配套系等,参见《彭中镇文集—30年来我国猪育种工作进展与展望》)。

为了整合和提高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已在逐步建立育种良繁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育种中心、原种猪场、品种改良站(人工授精站)、国家测定中心为框架的种猪繁育体系,还在不断地完善布局、扩大规模、加强猪种质性能测定,加快育种步伐,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

(2)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化养猪生产加速形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养猪产业化进程,年出栏50头以上商品猪的专业户逐年增加。2012年,长江流域、中原、东北、两广等地区猪肉产量占全国80%,有两个省年产5000万头以上猪,分别是四川5774.9万头、湖南5491.1万头,出栏(3000~4000)万头的有3省(山东、河南、河北);出栏(2000~3000)万头的有5省(区)(广东、广西、湖北、江西、安徽)。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我国粮食主产区,饲料资源丰富,可以就地转化,饲料成本所占比重比其他省要相对低一点,近年来饲养量逐年上升,商品猪出栏率增幅明显提高(递增率为8%),正在成为我国养猪产业的优势新区。

(3)生猪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养猪生产区域化的形成,促进了养猪龙头企业的发展,并与具有一定实力的肉类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动物保健品企业、专业合作中介组织等联合发展,组成为养猪生产基地、专业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出现产、供、销一条龙的成熟产业化模式,如“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市场带动型”、“公司+园区带农户”等模式。

(4)猪肉市场向安全化、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的差距比较大,分别为20.3kg和13.8kg,人们生活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吃瘦肉(脂肪适度),还需要无农药、抗生素、激素、重金属残留的放心肉、安全肉。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瘦肉型猪、多元杂交猪的猪肉具有色红、肉嫩、肌纤维细、油脂少、保水力好、瘦肉率适中的特点,在我国猪肉消费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含有我国地方猪血统的优质猪肉更受人们青睐,中式肉制品(烧烤、腌肉、酱肉)消费量上升。所以,猪肉市场已经向优质和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5)猪肉加工体系正在形成,加工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100多条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700多条高温大腿肠生产线和一批低温猪肉制品关键设施,加工能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有5万多个屠宰场,年屠宰能力10万~50万头的有1500多家,年屠宰量100万头以上的有300多家,涌现出一批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如双汇、金锣、得利斯、鹏程等),通过BMP、HACCP等质量认证体系,逐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2.我国养猪业面临的危机

虽然,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生猪生产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丹麦等养猪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养猪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危机。

(1)政府倡导养猪(生态)小区,但是很多地方搞形象工程、贴金工程,而且各养猪(生态)小区由于技术水平、饲料质量、防疫情况、种猪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养猪业中的疾病控制和环境控制难度愈来愈大,生态破坏也愈来愈严重。

(2)大规模猪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内地规模猪场,由于对市场开拓不够,产品质量不高,其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规模猪场面临着农村养猪户和国外现代化养猪场的双重夹击,日后竞争将趋向白热化。

(3)疫病的威胁日趋加大 原来已有的疾病出现变异或更隐性,随着种猪引进的一些“洋病”,疫病形式更错综复杂;混合感染,代谢病,新的遗传病,非典型、亚临床病症增多;传染病的危害越来越大,无科学、系统、严密规范的防疫体系,也使猪场(群)间感染(传染)的机会加大,控制环境愈来愈无力;对传染病更是无法从气候、区域等大的方面来控制,所需安全半径与实际星罗棋布的养猪格局形成对峙局面。这几年国内养猪业和养禽业受到灾难性打击是最好的例证。

(4)养猪技术相对落后 全国除发达地区和后来兴建的一些猪场设施较好以外,很多规模猪场的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无法提供现代猪所需的良好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对养猪实用技术的应用也比较欠缺。农村养猪者对技术欠缺和渴求更是深有感受。科技推广之路还任重道远。

3.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1)国家经济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也促进了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2)大规模猪场(万头以上)和农村散养户(小规模50~500头)将同时并存,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市场空间和潜力很大,农村市场将随经济的发展发生质的飞跃。

(3)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分工。小而全的猪场将逐渐减少,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将根据自身情况、市场和地区优势选择饲养适合自身的猪,比如,是选择培育种猪还是商品猪等。

(4)饲料加工、饲养、肉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将得到完善。通过完整的产业链,一方面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饲养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5)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扩大出口配额。只有将产品档次提升到一定层面,才能赢得国内和国际市场,从而对养猪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养猪业将与饲料业结合得更紧密。以前存在着各奔一头、各忙各的现象。现在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业将给养猪业注入新鲜血液,而养猪业也给饲料业提供了场地和生存环境,既分工又相互补充,互利互惠。

(7)要饲养适合市场的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食品的消费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应该饲养瘦肉率高、风味好、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这将更有利于消费市场的完善。

(8)经营管理不善的猪场的倒闭(破产)将加剧,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猪场间的合作和兼并时有发生。

二、集约化、工厂化养猪概述

工厂化养猪是把猪从出生至出栏上市进行集约式的、按工厂化的流水线方式进行生产作业,采用全进全出的工艺进行生产。工厂化养猪中每头母猪通过配种、妊娠、分娩生产出仔猪,并对仔猪哺乳、保育、生长育成后即出栏上市,其依照一定顺序,按照周转计划,定量、定时地由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在这种工序转移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内猪只的数量或由若干头猪组成的基本单元数是始终维持相对稳定的,这就形成了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各道工序相对均衡的猪群数量,并按节率(通常以周制,即7的倍数)流转,形成有节奏的流转式生产工艺。

1.工厂化养猪生产特点

(1)集约化饲养 工厂化养猪容纳了环境工程、饲料营养、品种繁育、兽医技术、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现代管理等多学科科技成果,形成了猪群密集、技术综合的生产体系,是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养猪生产。集约的涵义也就是猪群集中且高密度,例如一条万头猪的生产线其总建筑面积仅为6200m2,母猪采用单栏限位饲养,公猪无专门的运动场且饲养面积兼作配种用,生长育成猪采用高密度大群饲养。

(2)流水式均衡生产 工厂化猪场的管理从配种→妊娠→分娩哺育→保育→生长育成→出栏上市,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各生产阶段有计划、有节奏地运行,每期都有同等数量的母猪受孕、分娩,同时也有同窝数的仔猪断奶和育成猪出场,整个生产具有流水式作业特点及实现了全年均衡生产。

(3)全进全出 猪只在各类猪舍的饲养期一般以周划分,在一类猪舍的一个单元内的猪只全进全出,这样易于实现精确饲养管理及便于每单元的维修、清洗、消毒和使用的有效管理,尤其对疫病的防疫更有利。

(4)饲养标准化 由于流水式均衡生产的工艺,且猪群几乎不接触泥土和阳光,运动量小,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求选用生产性能优异、整齐、规格化较高的猪群和全价配合饲料,即采用标准化的饲养才能保证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转。

(5)早期断奶,高效管理 为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工厂化猪场多采用早期断奶(3~4周龄断奶),使母猪年产胎次在2.2胎以上,同时分阶段专群饲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大群养猪生产中难于实现精确饲养管理的问题,从而能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力。此外,由于采用猪自动饮水、虹吸式高压自动清粪及机械化的饲料运送和饲喂系统等自动化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了饲养成本。

2.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

(1)能大量提供商品猪肉 工厂化猪场规模大,采用科学养猪方法,肥猪出栏快,商品肉量多。以广东省佛山市圩岗畜牧场为例,目前年生产瘦肉型猪已达3万头,按佛山市城区50万人口计,5个3万头猪场即可以解决每人每年供应24kg猪肉的需要量。年产15万头肉猪则每天可上市411头,按头均重100kg计算,产肉量按80%计算,每天可上市猪肉3万千克。

(2)提高定额,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 在人力养猪的条件下,1个人最多只能饲养250~300头肉猪或20~30头母猪,而且工作量大,劳动繁重。从美国引进三德畜牧设备公司生产的万头养猪生产线,存栏母猪500头,公猪20头,肉猪4500~4700头,在美国只要3人管理,1个人1年可以生产肉猪1300头。

工厂化猪场由于供水、供料、冲洗猪栏均用机械操作,工人的职责主要为观察猪的采食、发情、配种和接产,检查健康,栏内辅助清扫,控制及检查机器和调整猪群、称重记录等,若以1人1年养1000头猪计,1人1年的劳动量为2920h,即3h就可以养大1头猪。

(3)产品成本低,利润高 在种猪、饲料、设备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工厂化猪场,猪群生长肥育迅速,一般从出生至出售不需要6个月,因此出栏周转快,增重耗料少,房舍利用率高,节省人工,因此可以实现优质高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额利润。

三、影响猪生产的环境因素

影响猪的环境因素有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的先决环境条件。不同品种、类型和年龄的猪所需的适宜温度各不相同,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长,所需环境温度逐渐下降。猪所需适宜的环境温度可利用公式T(℃)=26-0.06W估算。式中,W为猪的体重,kg。该公式不适于哺乳和断奶阶段的仔猪。

实践中从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换率、抗病力和繁殖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断奶后的猪的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5~23℃,哺乳仔猪为25~35℃。切记保持猪舍内温度的相对恒定,最好全天温度变化幅度不要超过2℃。不同生产阶段猪的具体适宜温度详见表1-0-1。

表1-0-1 猪的最佳生活温度

2.湿度

猪舍内空气的湿度对猪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多与环境温度协同作用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影响。生产中常用相对湿度来衡量空气的潮湿程度,一般高湿的影响较大,而且猪舍内也较少出现低湿的情况。因此,应尽量保持猪舍的相对干燥。猪的适宜湿度为50%~75%。

3.通风

通风与温度、湿度共同作用于猪体,主要是影响猪的体热散失,适当的通风还可排除猪舍内的污浊气体和多余水汽。正常温度下,猪舍内通风的气流速度以0.1~0.2m/s为宜,最高不要超过0.25m/s。通风时切忌贼风侵袭。每年冬季都是规模化猪场猪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实践证明,冬季在采用热风炉或暖气等供暖措施提高猪舍温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通风,可有效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4.光照

光照按光源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对猪的生长发育、健康、繁殖、生产力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均有影响。一般情况下,生长肥育猪群的光照强度为30~50lx,光照时间为8~12h,其他猪群为50~100lx和14~18h。

5.有害气体

猪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气体在猪舍内的产生和积累浓度,取决于猪舍的密封程度、通风条件、饲养密度和排泄物处理等因素。

一般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应控制在下列范围:氨气(NH3)在产房及哺乳母猪舍不超过15mg/m3,其他猪舍不超过20mg/m3;硫化氢(H2S)在所有猪舍都不超过10mg/m3;二氧化碳(CO2)在猪舍的空气中含量不超过0.2%;一氧化碳(CO)在妊娠及带仔母猪舍、哺乳及断奶仔猪舍不超过5mg/m3,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及育成猪舍不超过15mg/m3,肥育猪舍不超过20mg/m3

6.噪声

噪声一般由外界传入猪舍、舍内机械运转产生或猪自身产生。目前我国还没有制订养猪场噪声控制标准,一般认为,10周龄以内的仔猪舍噪声不得超过65dB,其他猪舍不超过80~85dB。

7.有害生物

猪舍内的有害生物主要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媒介生物和老鼠等。媒介生物是指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对有害生物不能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杀灭。

工作目标

根据当地实际以及猪场规模、猪场性质选择猪场场址,然后根据场址特点进行猪场规划,让场地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根据猪场性质和实际条件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并采用科学的猪舍环境控制及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方法,在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的基础上,使猪场生产节约治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