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皂苷类成分的分析

一、理化性质

1.性状

皂苷类分子量较大,不易结晶,大多数呈无色或白色无定形粉末,而皂苷元大多有完好的结晶。皂苷多具苦而辛辣味,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且多具有吸湿性。

2.溶解度

大多数皂苷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含水稀醇、热甲醇和乙醇中,难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当皂苷水解成次级皂苷后,在水中溶解度降低,易溶于丙酮、丁醇、乙酸乙酯中。完全水解成皂苷元后则不溶于水而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醚等低极性溶剂中。

3.发泡性

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多数含皂苷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不易消去的泡沫。

4.溶血性

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有溶血作用。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不同,可用溶血指数表示。皂苷引起溶血作用的机制是皂苷与红细胞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结合,生成不溶性分子复合物沉淀,使细胞膜渗透性增加,细胞内渗透压改变而发生细胞溶解现象。

5.旋光性

一般甾体皂苷及其苷元的旋光度几乎都是左旋,而且旋光度与双键间有密切的关系。

二、定性分析

1.化学分析法

(1)泡沫反应 取植物样品约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将滤液于试管内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即产生的泡沫的高度几无变化),即为阳性反应。含蛋白质和黏液质的水溶液虽也能产生泡沫,但不能持久,很快即消失或消退。皂苷元因不溶于水故无此反应。

(2)显色反应 利用显色试剂检视皂苷,虽然反应灵敏,但专属性差。常用的显色反应有以下几种。

①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将皂苷样品溶解于醋酐中,加浓硫酸-醋酐试剂,能产生颜色变化,一般由黄色转为红色、紫色、蓝色或绿色。如果是甾体皂苷元最后呈绿色,而三萜皂苷只能转变为红色、紫色或蓝色,不出现绿色。浓硫酸-醋酐试剂以新鲜制备为佳。

②三氯乙酸(Rosen-Heimer)反应:将含甾体皂苷样品的三氯甲烷溶液滴于滤纸上,加三氯醋酐试液1滴,加热至60℃,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在同样条件下,三萜皂苷必须加热到100℃才能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

③三氯甲烷-浓硫酸(Salkowski)反应: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浓硫酸后,在三氯甲烷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④冰醋酸-乙酰氯反应(Tschugaeff反应):样品溶于冰醋酸中,加入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⑤五氯化锑反应:皂苷遇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呈紫蓝色。

(3)与胆固醇生成分子复合物 皂苷和胆甾醇可形成难溶性分子化合物而从溶液中析出。此反应只对3β-OH结构有效,对3α-OH类型不发生沉淀。此反应可用于皂苷的纯化。

2.色谱分析法

(1)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法是皂苷类成分定性鉴别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及硅藻土。

皂苷的极性较大,一般用分配薄层效果较好。亲水性强的皂苷通常要求硅胶的吸附活性要弱些,展开剂的极性要大些,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常用的展开剂有:水饱和的正丁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三氯甲烷-乙醇(95:5)、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下层)等。

亲脂性皂苷和皂苷元的极性较小,可用吸附薄层色谱或分配薄层色谱。如以硅胶为吸附剂,要求用亲脂性强的展开剂,才能适应皂苷元的强亲脂性。常用的溶剂系统有:环己烷-乙酸乙酯(1:1)、苯-乙酸乙酯(1:1)、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1)、苯-丙酮(1:1)等。

皂苷类化合物检视常用的显色剂有:浓硫酸、50%或10%硫酸乙醇溶液、三氯乙酸、磷钼酸、三氯化锑试剂等。

(2)纸色谱 纸色谱可用于皂苷元和亲脂性皂苷类成分的鉴别。常用甲酰胺作为固定相,用预先被甲酰胺饱和的三氯甲烷(或苯)作为移动相。对于亲水性强的皂苷可用水作为固定相,但要求溶剂系统的亲水性也大,对于酸性皂苷的色谱,展开剂系统中常加碱性溶剂,如丁醇-乙醇-15%氨水(9:2:9)。但这种以水为固定相的纸色谱法,得到的斑点不集中。因此,对于亲水性强的皂苷,硅胶薄层色谱较纸色谱的效果好。

皂苷类成分的纸色谱常用的显色剂有磷钼酸、五氯化锑、三氯化锑、三氯乙酸试剂等。

三、定量分析

中药中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对象可以是总皂苷、总皂苷元或单体皂苷。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重量法 重量法常用于测定皂苷类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中总皂苷的含量。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利用皂苷在醇中溶解度大,在丙酮、乙醚中溶解度小,而被沉淀出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桔梗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即采用此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皂苷在含水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总皂苷或总皂苷元的含量测定。中药中皂苷类成分经用适当的溶剂提取后,再用正丁醇萃取或大孔吸附树脂法处理分离可得到总皂苷成分。将中药中皂苷类成分水解为皂苷元,再用适当的溶剂提取,分离,可得到总皂苷元成分。皂苷类成分多无色,大多在近紫外区也无明显吸收峰,但与某些试剂反应后能产生颜色,因此,利用这一性质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常用的显色试剂有:浓硫酸、高氯酸、芳香醛-高氯酸、硫酸-醋酐试剂等。皂苷类成分的颜色反应虽然反应比较灵敏,方法简便、易行,但专属性较差,并且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受试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必须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

(3)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测定单体皂苷或皂苷元含量较为常用的方法。测定方法分为薄层洗脱定量法和薄层扫描法。样品经适当的溶剂提取,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即可排除其他组分的干扰。

(4)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常用于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对于在紫外区有较强吸收的皂苷类成分,如远志皂苷等,可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多数皂苷在紫外区无明显的吸收峰,因而常利用其在紫外区的末端吸收来检测,但灵敏度也相对较低。因此,近年来多是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及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