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共长天一色

——记王骥程先生和周春晖先生的典范合作

徐义亨

四十年间两位教授的典范合作如海天一色般的融合,一位如蓝天,一位似大海,大海衬着蓝天,蓝天映照大海,无与伦比。

——写在前面

王骥程先生(左)和周春晖先生2006年在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专业成立50周年大会上

王骥程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浙江大学原“化工自动化”(简称:化自)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受教过的学生,理应写篇文章以示王先生对我国自动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及至真的动笔时,又不知该从何处写起,历数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就,会使圈外人有隔膜之感,也不免枯燥;述说其生活轶闻逸事,我毕业离校后就去外地工作,和先生在一起的时间毕竟不多,难以尽意。蓦然想起1998年,在为王先生七十寿辰举办的庆祝会上,周春晖教授曾即兴说了一席话:

“化工自动化”专业的开创和发展,许多工作都是老王做的,而我因为是从美国回来的,沾了“崇洋媚外”的光,人们把很多功劳都记在我的头上了。

当时周先生讲话的神情既真诚而又坦率,整个会场的气氛也是谈笑风生。周先生年长王先生六岁,系属同辈人,又昵称王先生为“老王”,于是我想,还是去展示在后辈心目中王先生倾力与周先生合作的若干剪影。

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产生过许多有辉煌成就的合作典范。而后,事过境迁,成就依然光辉,合作者却分道扬镳了。但像我的老师周先生和王先生,四十年间的合作,既无豪言壮语,也无心哗众取宠,更不企求产生轰动效应,只是默默耕耘,从零起步,通过师生三代人的努力,直至把“化自”办成了国内高校的“五星级”专业(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以及检测仪表和装置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即现今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那是很少见的。

2008年年初周先生逝世后不久,王先生深情地回忆起他们合作的开始:

1958年我奉浙大校长刘丹之命,去见已全家抵京住在前门外教育部招待所的周先生,我代表学校和化工系领导欢迎周先生和(夫人)刘先生早日赴杭去浙大上任。……

周先生到杭后,为了适应办学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浙大成立了一个由周先生、顾钟文和我三人为核心的化自教研室,我们每逢周末晚开会,往往讨论教学问题至深夜方罢……

王先生早年学化工,1951年从浙大毕业后又师从朱葆琳教授攻读了两年研究生,1954年被授命筹备国内高校第一个“化自”专业,为新专业的教学和实验室的筹建倾其全力。曾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动力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也都很珍视自己的个人成就。但自周先生到浙大任职后,在荣誉和职务面前王先生总甘居于后。

我作为“化自”专业的第二届毕业生,和早期的同学校友每谈及自己的母校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时,总把周先生和王先生联系在一起,从来也没有听谁说起过他们之间有过什么“文人相轻”之类的闲言碎语。

改革开放以后,周先生和王先生分别主编了《化工过程控制原理》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成为化工过程控制的重要著作。不久,周先生出任浙大副校长,“化自”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由王先生主持。打开化自专业50周年纪念册《春风化雨自从容》中的“大事记”,让人们看到了“化自”是如何走出国门的,是如何在海内外赢得了良好声誉的。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更有像周先生和王先生的高足吕勇哉先生代表国人出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执行主席的荣誉。

1980年我从外地调回杭州工作,与王先生有较多接触的机会。记得1989年,王先生刚从荷兰参加完“国际自控联间歇过程IFAC DYCORD’89”会议,应浙江省化工学会的邀请作访问报告,尚记得王先生的开场白:

这次去参加国际会议,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都是研究生们做的,只是他们无法出国,由我代为宣读。

研究生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但王先生却如此的谦虚,让人赞叹。如今高校里的教授之多已非昔日可比,这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结果,但愿他们能像周先生和王先生那样,一生倾力于教育并以桃李芬芳为己任,而让后人永远怀着热烈的情感持久地赞赏。

笔者自惭一生平平,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成绩,但庆幸自己,得沫春风。出于做学生的道德责任,写下这些,希望能言出周先生和王先生可贵精神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