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求:

1.诚实守信。诚,就是真实不欺,尤其是不自欺,主要是个人内持品德;信,就是真心实意地遵守履行诺言,特别是注意不欺人,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准则和行为。二者的关系:诚实是守信的心理品格基础,也是守信表现的品质;守信是诚实品格必然导致的行为,也是诚实与否的判断依据和标准。诚实守信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

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1)忠诚所属企业;

(2)维护企业信誉;

(3)保守企业秘密。

忠诚所属企业的具体要求:

(1)诚实劳动;

(2)关心企业发展;

(3)遵守合同和契约。

2.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办事公道是企业活动的根本要求,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企业赢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1)坚持真理;

(2)公私分明;

(3)公平公正;

(4)光明磊落。

坚持真理要求做到:

(1)在大是大非、腐朽思想等面前立场坚定;

(2)积极改造世界观;

(3)要做到照章办事,按原则办事;

(4)要敢于说“不”。

公私分明,公是指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和企业利益,私是指个人利益。公私分明原意是指要把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私利明确和区别开来,不以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公私分明应做到:

(1)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增强整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2)要富有奉献精神;

(3)要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

(4)在劳动创造中满足和发展个人的需要。

公平公正是指按照原则办事,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徇私情。公平公正要求做到:

(1)坚持按原则办事;

(2)要不徇私情;

(3)不怕各种权势,不计个人得失。

光明磊落是指做人做事没有私心,胸怀坦荡,行为正派。光明磊落应做到:

(1)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2)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3)坚持原则,无私无畏;

(4)敢于负责,敢担风险。

3.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功利的层次和道德的层次。爱岗敬业的最高要求: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当前严峻的就业现实也要求人们爱岗敬业,因为爱岗敬业是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同时求职者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主要是:

(1)树立职业理想;

(2)强化职业责任;

(3)提高职业技能。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

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活动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社会活动,职业责任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是职业活动的中心,也是构成特定职业的基础,往往通过行政的甚至法律方式加以确定和维护。强化职业责任要求:

(1)对企业集团来说,应加强员工的职业责任教育和培训;

(2)对企业员工来说,应自觉明确和认定自己的职业责任,树立职业责任;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职业技能也称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4.勤劳节俭。所谓勤劳,就是辛勤劳动,努力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勤劳节俭的现代意义则是俭而有度,合理消费。

5.遵纪守法。所谓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职业纪律是每个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就应明确的,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必须履行的职业行为规范。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有企业职业待业保险规定》等。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和必备素质,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

(1)首先要学法、知法,增强法制意识。法制意识大体包括: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和“权利与义务”观念。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岗位规范。

(2)遵纪守法,做个文明公民。法制的核心在于守法,守法是指遵守一切法规,即遵守宪法、法律、法令、条例、节程、决议等。在公民守法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弄清个人利益和人民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3)用法、护法,维护正当权益。

(4)遵守企业纪律和规范。职业纪律的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表现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结合职业活动的实际所制定的各种规节制度;从小的方面讲,则相当具体详细,如作息时间、操作规程、安全规则等,这些纪律都有强制性和自觉性。

(5)遵守劳动纪律。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争议仲裁实践表明,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的处理共有四种情况: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6)必须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相关岗位规范、职业纪律和法律法规。

(7)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8)要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6.团结互助。团结互助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团结互助的基本要求:

(1)平等尊重;

(2)顾全大局;

(3)互相学习;

(4)加强协作。

平等尊重是指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职业活动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工作性质有多大差别,都应一视同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其中,平等尊重、相互信任是团结互助的基本和出发点。做到平等尊重、以诚相待,要注意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1)上、下级之间平等尊重;

(2)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同事关系是从业活动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

(3)师徒之间相互尊重;

(4)尊重服务对象。

顾全大局是指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计较个人利益,自觉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

互相学习是团结互助道德规范的中心一环。

加强协作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为了协作从业人员之间,包括工序之间、工种之间、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搞好协作。要做到加强协作,注意处理以下两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2)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竞争的基本原则是既竞争又协作。

7.开拓创新。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利用已知的信息,不畏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它追求新颖、独特、最佳、强势,并必须有益于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创新在实践活动上的表现为“开拓性”。创新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强化创造意识。创造意识要在竞争中培养,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大胆设想。

(2)确立科学思维。

(3)坚定信心,不断进取。

8.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指,任何人要生存、要发展、要工作、要劳动,首先总是要接受社会和其他人提供的大量服务;同时,任何一位从业者也总是在自己本职岗位上通过自己具体的工作、劳动,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服务群众是社会全体从业者通过互相服务,来达到社会发展、共同幸福。服务群众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职业道德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

9.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奉献,就是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不是为了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正因为如此,奉献社会就是社会主义职业素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之上,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素养必须把奉献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