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 张友国
- 10695字
- 2020-08-29 07:33:26
第一篇 中国区域间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研究
第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区域间贸易
第一节 中国产业分布的空间格局
一 三大产业的空间格局
(一)三大产业在四大地区的分布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资本)及历史和政策原因形成的产业基础具有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产业分布的空间格局。图1-1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若干年份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地区份额。其中,第二产业进一步划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可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东部10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6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省(区、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3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图1-1a 农业增加值在四大地区的份额
图1-1b 工业增加值在四大地区的份额
图1-1c 建筑业增加值在四大地区的份额
图1-1d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四大地区的份额
注:图1-1a至图1-1d中,1978年三大产业的地区份额根据《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8》刊载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2000~2015年三大产业的地区份额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刊载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计算得到。考虑到本节的分析目的是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即横向比较,而不是产业或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变化即纵向比较,因此本节都以当年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
容易看出,无论是农业、工业、建筑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在东部地区的份额都明显高于其在另外三大地区的份额。相对而言,工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集中度更高一些,近十年来这两大产业超过50%的增加值都来自东部地区。建筑业在东部地区的集中度次之,其增加值的40%~50%由东部地区贡献。农业在东部地区的集中度最低,东部地区在其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不到40%。
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几大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很接近。这两大地区在农业和建筑业增加值中的份额接近30%,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在20%左右。东北地区在几大产业增加值的份额最小,都只有10%左右。东北地区包含的省份数目只有三个,在几大地区中最小,这可能是其在几大产业增加值中份额最小的原因。
近十年来,东部地区各省份在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为4%~6%,在农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低于4%。中部地区各省份在农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平均为5%左右,但在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只有3%左右。西部地区各省份在农业和建筑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略高于2%,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低于2%。东北地区各省份在几大产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都在3%左右。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中国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各省份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平均份额超过了6%。
不过,各大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区域格局也略有变化。东部地区在农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在1978~2000年期间有所上升。同一时期,其他三大地区农业增加值的份额则都有所下降。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农业增加值的份额逐渐下降直至其1978年的水平。同一时期,中部地区农业增加值的份额整体持平,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增加值的份额则呈上升趋势。
东部地区在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在1978~2005年持续上升,随后出现较明显回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是最先实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地区,加之东部地区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因而该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建筑业的发展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因而东部地区的建筑业也发展得更快。不过,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出口造成的冲击,近年来上述三大地区的工业和建筑业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因而2005年以来东部地区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的份额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1978~2005年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份额明显下降,中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则先略有上升,而后略有下降。2005年以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份额呈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份额则基本稳定。1978~2005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建筑业增加值份额都有所下降。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的建筑业增加值份额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建筑业增加值份额则变化不大。
类似地,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在1978~2007年持续增加,但近几年略有下降。中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在1978~2010年持续下降,其后略有回升。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在2007年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后有所回升。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在2007年前也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后变化不大。
(二)三大产业的省际分布
为了进一步考察三大产业的省际分布状况,本部分采用2015年的数据计算了大陆31个省份各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例(见附录A)。表1-1显示了各大产业增加值居前五位和后五位的省份。
农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以及四川,它们合计占全国农业增加值的约33%。同时,这几个省份也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它们2015年底的人口数仅低于广东。大量的人口为这几个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反之,农业增加值排在最后的五个省份则是人口规模较小的省份,包括青海、天津、北京、上海及西藏。其中三大直辖市的人口又以城镇人口为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更低。
表1-1 2013年分产业增加值排前五位与后五位的省份
工业增加值位居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和河南,其中仅河南属于中部地区,其余省份则都属于东部地区。这几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份额的近43%。同时,容易看出,山东、江苏和河南还是农业增加值位居前五的省份。工业增加值最小的五个省份则为甘肃、青海、宁夏、海南和西藏。除海南外,这些省份都属于西部地区,人口也相对稀少。
建筑业增加值位居前五位的省份是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和四川,与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省份重合度较高。建筑业增加值最小的五个省份分别是甘肃、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也与工业增加值最小的五个省份重合度较高。由此可见,建筑业的规模与工业规模有着较密切的关联性,因为工业所需投资(建筑安装工程)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建筑业提供的。
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它们全部都是东部省份且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超过全国份额的41%。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还都是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省份。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其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的排名都比较低,但其第三产业却能超过大多数省份。此外,上海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紧随北京之后,所占的份额也超过了5%。第三产业增加值最小的五个省份则与工业增加值最小的五个省份完全一样。
二 若干重要行业的地区格局
由于三大产业都是诸多细分行业的集合,因而它们的空间格局不一定能反映某些细分行业的空间格局。为此,进一步分析了一些重要行业的空间格局,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区域之间的贸易。考虑到细分行业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这里不妨以2010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刘卫东等,2014)刊载的数据展开分析。
中国的能源禀赋体现了以煤为主的特征,而煤炭又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省份。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出来看,山西约占全国的17.3%,山东紧随其后约占13.6%,河南和内蒙古的份额也超过了9%。此外,河北和四川的份额超过6%,安徽和陕西的份额超过4%。上述8个省份在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出中的份额合计超过72%,但它们大部分的工业增加值排名并不靠前,且主要是中、西部省份。反之,广东、江苏及浙江等东部工业大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份额则极低,特别是广东和浙江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为0,而江苏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份额也只略高于1%。此外,东部地区的上海、海南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贡献也为0,而北京和天津的贡献也只略高于1%。
黑龙江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最大的省份,约占全国的19.4%。其次是陕西,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约占全国的16.9%。天津和新疆在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中的份额超过10%,山东的份额超过9%,广东和吉林的份额超过5%。上述7个省份在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中的份额合计达到79%。与此同时,海南、浙江、广西等10个省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为0。作为工业大省的江苏、河南,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出也极小。
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的地域分布也比较集中。其中,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以及辽宁在全国金属矿采选业产出中的份额都超过8%,其余省份的份额均未超过5%;前五个省份对全国金属矿采选业产出的贡献合计超过56%。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及海南等东部省份对金属矿采选业产出的贡献均为超过0.5%。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河南、湖北、广东、江西和河北,这些省份对全国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的贡献都超过5%,合计贡献达5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要集中于山东、辽宁、广东、黑龙江、江苏、陕西、浙江和新疆。其中不少也都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份额较大的省份,如黑龙江、陕西、新疆。这些省份具有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资源禀赋优势。不过,也有一些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份额很小的省份,如浙江和江苏。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一直很高,浙江及江苏等沿海省份可能进口了大量的原油进行加工并供本地和全国其他地区使用,因而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也比较发达。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地区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其中广东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位居第一,约占全国的11.7%;江苏和山东的份额紧随其后,分别为8.0%和7.8%;浙江和河北的份额分别为6.7%和5.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地区分布与工业的地区分布比较相似。这表明对电力和热力需求大的地区,该行业的规模也相应较大。同时,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以煤炭燃烧发电、发热为主,而广东、江苏及浙江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居前的省份并非煤炭资源密集地区,作为煤炭主要产地的山西、内蒙古却并非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最大的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煤炭消费地与产出地不一致的特点。
第二节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
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表1-2显示了2015年四大地区及全国的生产总值构成。容易看出,四大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都是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早已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其中,东部地区的农业比重又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地区的农业比重。
表1-2 2015年四大地区及全国的生产总值构成
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已经明显低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这意味着东部地区整体上已经跨越了工业化阶段,即将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他三个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未超过4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除东部地区外,中国其他地区整体上仍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或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
从2015年省际层面的生产总值构成来看(见附表A2),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于5%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广东,都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省市。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于15%的省份有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新疆和海南,其中仅海南属于东部地区。此外还有甘肃等9个省份的农业比重超过10%。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五个省份是北京、海南、上海、黑龙江和西藏,这些省份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0%~37%。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第二产业比重较低是因为这两个城市已经迈过工业化发展阶段,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时期。贵州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起步时期,其第二产业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海南和西藏则尚未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五个省份是陕西、内蒙古、福建、江西和吉林,这些省份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0%~51%,它们都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份。除上述几个省份外,安徽和青海的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也比较高。
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省份是吉林、广西、安徽、江西、河北、河南,这些省份第三产业的比重都未超过40%。西藏、上海及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高达53%、68%和79%。如前所述,北京和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之所以很高是因为这两个城市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而西藏第三产业的比重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农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不够。
第三节 区域间贸易规模、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区域间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诸多差异,这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间的贸易发展。本节将以2002、2007和2010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来分析中国区域间的贸易及其特征。2002年的表是在李善同等(2010)编制的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按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编表方法编制而成。后两张表是由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合作编制的(刘卫东等,2012, 2014)。为了使三个年份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具有可比性,本节采用双重平减法(United Nations, 1999)将2002年和2010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调整到了2007年的价格水平。所用到的各区域分行业价格指数主要来自各省统计年鉴。
2002、2007和2010年中国区域间的贸易总量分别为6.0万亿元、13.8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分别约占当年总产出的15%、18%和17%。这意味着各地区的产出中提供给其他地区使用的部分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是不可忽略的,区域间的贸易对各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且对各地区而言,其国内贸易相对于其总产出的比重也不一样。例如,2007年陕西向国内其他地区调出的产品量约占其总产出的40%。吉林、河北、天津及内蒙古向国内其他地区调出的产品量占各自总产出的比例超过20%。此外,安徽、新疆、贵州等10个省份向国内其他地区调出的产品量占各自总产出的比例超过20%,而湖北和山东向国内其他地区调出的产品量占其总产出的比例低于10%。
同一时期,吉林、陕西、天津、宁夏和贵州从国内其他地区调入的产品量占其总产出的比例超过30%。新疆、青海、云南等11个省份从国内其他地区调入的产品量占其总产出的比例超过20%。不过,湖北和山东从国内其他地区调入的产品量占其总产出的比例低于10%。
区域间的贸易品大体上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中间使用即中间需求;二是作为最终使用即最终需求,包括居民和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等。本节的研究表明,约有70%的区域间贸易品是中间使用品,另外30%是最终使用品。这意味着区域间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各区域的生产需要。
当然,各地区的国内调入中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如图1-3所示)。例如,2007年江苏和浙江的国内调入中超过80%都被这两个省份用作中间投入,而山西、贵州以及宁夏的国内调入中只有50%被这三个省份用作中间投入。同样,各地区的国内调出中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也有显著差异。例如,2007年山西的国内调出中都被其他省份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高达94%,甘肃、新疆、海南以及青海的国内调出中80%以上被其他省份用作中间投入,而重庆的国内调出中都被其他省份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却只有48%,四川和北京的国内调出中都被其他省份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也不超过60%。
图1-2 2007年各地区国内调出量和调入量占其总产出的比例
图1-3 2007年各地区国内调出和调入中被用作中间投入的比例
第四节 区域间经济关联性分析
一 区域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为了分析中国区域间的经济关联性,本节借鉴投入产出分析中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假定有k 个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n个同质的部门,则可将区域r部门j的影响力系数定义如下:
其中,是区域r的部门j对区域s部门i的完全消耗系数。
在此基础上,可将区域r的影响力系数Fr定义如下:
一个区域的影响力系数反映了该区域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其他区域产出所产生的影响,即其需求波及效果。如果一个区域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这表明该区域对全国总产出的影响超过各区域的平均影响力。一个区域的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区域对全国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大。
类似的,可将区域r部门i的感应度系数定义如下:
其中,是区域r的部门i对区域s部门j的完全分配系数。
在此基础上,可将区域r的感应度系数Er定义如下:
一个区域的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各个区域的最终使用都增加一个单位时,该区域的产出所受到的影响,即其需求感应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区域的感应度超过各区域的平均感应度。一个区域的感应度系数越大,则表明该区域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
还可以进一步将全国范围内某一行业的影响力系数Fj和感应度系数Ei定义如下:
二 区域关联性分析——需求侧拉动和供给侧推动作用
结合上述方法和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节计算了2002年、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如表1-3所示),以此来分析中国各省份的需求侧拉动和供给侧推动作用。
表1-3 地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2002年影响力系数最大的是浙江,紧随其后的是辽宁、甘肃、河南和山东。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还有天津、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北京、云南、宁夏、福建、海南和新疆11个省份。感应度系数最大的是河北,紧随其后的是辽宁、浙江、江苏和云南。感应度系数超过1的还有陕西、北京、吉林、山东、安徽、广西、四川、内蒙古以及甘肃9个省份。
2007年影响力系数最大的是山东,影响力系数居前五位的还有江苏、河南、浙江和河北。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还有天津、吉林、江西、辽宁、重庆、宁夏、四川、新疆、北京和黑龙江10个省份。同年感应度系数最大的省份也是山东,紧随其后的是内蒙古、河北、新疆和河南四省份。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还有云南、黑龙江、山西、宁夏、陕西、贵州、吉林、青海、辽宁和四川10个省份。
2010年影响力系数最大的省份仍然是山东,影响力系数居前五位的还有北京、江西、辽宁和浙江。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还有上海、天津、河南、江苏、重庆以及广东6个省份。2010年感应度系数最大的省份也是山东,紧随其后的是江西、内蒙古、河北和河南4个省份。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还有青海、重庆、陕西、江苏、四川、天津、广西、山西、湖北、辽宁和北京11个省份。
上述结果表明,山东、江苏、浙江、河南、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始终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即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需求侧拉动作用。这些省份都具有较高的工业比重且大部分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感应度系数也始终较高的省份包括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以及四川,这些省份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供给侧推动作用。同样,这些省份也都是工业比重较高的省份。进一步,山东和辽宁还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始终都较高的省份,且2007年和2010年山东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位居第一。
比较2007年和2002年的结果可知,这两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省份数目非常接近,且重合度比较高。不过,2002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甘肃、陕西、云南、福建和海南,它们在2007年的影响力低于平均水平,取而代之的是吉林、江西、重庆和黑龙江。同样,2007年和2002年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省份数目也比较接近。只不过,2002年感应度系数较高的浙江、江苏、北京、安徽、广西和甘肃在2007年时被山西、黑龙江、河南、宁夏、贵州、青海和新疆取代。
比较2010年和2007年的结果可知,2010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省份数目明显少于2007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省份数目,不过这两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省份重合度也较高。2010年河北、吉林、宁夏、四川、新疆和黑龙江的影响力系数不再大于1,而上海和广东的影响力系数则大于1。由此可见,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省份有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2010年和2007年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省份数目很接近且重合度较高。同时,2007年感应度系数较高的新疆、云南、黑龙江、宁夏、贵州和吉林在2010年被江西、重庆、江苏、天津、广西、湖北和北京取代。
三 跨区域的行业关联性分析
还可进一步计算各地区各类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为了便于分析,以2010年为例,选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前5%(前45位)的行业来观察哪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如表1-4所示)。
表1-4 2010年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前5%的行业及其所在地区
容易看出,影响力系数较大的行业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但它们几乎都属于第二产业。其中,有9个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建筑业,这显示了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来自不同地区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数目各有4个;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数目各有3个;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的数目有2个。由此可见,影响力较大的第二产业中又以制造业为主。此外,影响力较大的行业也有个别属于第三产业,包括辽宁的住宿餐饮业、辽宁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以及上海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感应度系数较大的行业分布更为集中,主要是来自不同地区的金属矿采选业(17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6个)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个)。此外,还有青海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内蒙古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江西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由此可见,采掘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这些行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产品,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基础性产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与能源相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又在感应度系数较大的行业中占最大比例,因而能源行业可称得上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影响力系数较大的行业有11个来自山东,来自北京和江西的分别有5个,来自上海的有4个,来自辽宁、浙江和重庆的分别有3个,来自天津和广西的分别有2个。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上述几个省份影响力系数较大的原因。感应度系数较大的行业中有4个来自内蒙古,来自山东、河南、江西、四川和青海的各有3个,来自河北、山西、江苏、广东、广西和陕西的各有2个。上述几个省份大部分也都是感应度系数较大的省份。
四 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关联性分析
仍以2010年为例来分析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的关联性。表1-5显示了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排序。容易看出,在跨区域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排名前5%的行业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也较高。因此,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关联性计算结果与跨区域的行业关联性计算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影响力系数最大的行业是建筑业,紧随其后的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依次还有纺织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他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14个行业。可见大部分行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超过平均水平,而且其中多为制造业。
表1-5 2010年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排序
续表
感应度系数最大的行业是金属矿采选业,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依次还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他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依次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8个行业。容易看出,感应度系数大的行业主要来自采掘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能源行业和制造业。同时,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数目总体上要明显少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数目。
还有部分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它们包括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他制造业,化学工业以及金属矿采选业9个行业。这些行业可视为当前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行业都属于工业部门,且大部分为重化工业。这意味着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上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节 小结
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无论是农业、工业、建筑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在东部地区的份额都明显高于其在另外三大地区的份额。特别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集中度更高一些,东部地区对这两大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超过1/2。从省际层面来看,三大产业增加值居前列的省份几乎都是东部地区的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不过,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各大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呈上升趋势。
虽然中国早已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各个地区也都已跨越了农业时代,但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整体上已经跨越了工业化阶段,即将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中上海及北京可以说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不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整体上仍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或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
中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区域间的贸易总量约占各区域总产出的1/5,其绝对量不容忽视。一些地区调出的产品甚至超过其总产出的40%,也有一些地区的调入产品占其总产出的比例超过30%。而且区域间的贸易品有70%都是用于满足各区域的生产需要,即被用作中间投入,只有30%左右是最终使用。
区域间巨大的贸易量及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形成了中国区域间紧密的经济关联性。不过,不同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度和方向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个研究期间,山东和辽宁还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始终都较高的省份,即这两个省份对国民经济的需求侧拉动和供给侧推动作用都较大。需求侧拉动作用始终较大的省份还有江苏、浙江、河南、北京、天津,而供给侧推动作用始终较大的省份还有河北、内蒙古、陕西以及四川。同时,在整个研究期间,需求侧拉动作用较大的省份有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
跨区域的行业关联性分析表明,需求侧拉动作用较大的行业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但它们几乎都属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只有个别行业有个别属于第三产业。供给侧推动作用较大的行业分布更为集中,主要是来自不同地区的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基础产业。同时,上述需求侧拉动作用较大的行业和供给侧推动作用较大的行业又分别主要来自需求侧拉动作用较大的省份和供给侧推动作用较大的省份。
总的来看,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差异明显,区域经济格局整体上呈现东部暂时领先,而其他地区发展势头更快的特征。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对国民经济推动作用较大的省份多来自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差异,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中国应当加快打破区域贸易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积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提高跨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