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龙江明珠 北疆锁钥

北门重镇,英雄之城;封疆巡护,历世沿革;时空转换,大江作证;中西交汇,界江为邻;旅贸兴镇,黄金之城。

1 区位环境

举世闻名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述说着历史,也向世人告知:中国有一座古老城镇,名曰“瑷珲”。

远古时的瑷珲大地四季如春,几十吨重的恐龙是这片土地的主宰。瑷珲的黑龙江边有个叫龙骨山的地方,在那里出土了高4.18米、体长9.32米的恐龙化石,该化石今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

瑷珲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清代有名的“边外七镇”之一,拥有300多年的文明史。瑷珲是我国北方民族的摇篮。清始祖发祥于瑷珲地区;达斡尔的故乡在瑷珲地区。瑷珲又是反映中俄关系的窗口,是黑龙江省省会的发祥地。古瑷珲城,内列峻岭,外襟大江,为当时黑龙江沿岸最大的城镇。

地理位置

瑷珲古城,从地理位置看,位于东经126°5′、北纬49° 30′,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东南部、黑龙江中上游西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它也是“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最北端,东靠黑龙江,西依小兴安岭,南与坤河乡接壤,北与四嘉子乡相邻,西北与锦河农场毗邻。

地形地貌

瑷珲古城地势平坦,辖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坡度平缓,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不到10米,台地至江面的高差约5米,平均海拔高度为125米左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为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20千米。这里夏季温和、短暂而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仅为—1.3~—0.4℃,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雨季。夏季是到瑷珲旅游的最佳季节,此时瑷珲天气凉爽、空气清新。冬季来瑷珲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充分感受冰天雪地的北国风情,可以体验各种冰雪运动。冬季的瑷珲气温常在-35~-2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5℃。

瑷珲地区的土壤为草炭黑土及沙砾土,辖区内有大、小河流16条。辖区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15万公顷,草原面积为1333公顷,水面面积为667公顷,次生林地面积为2667公顷,土壤肥力较高,植被为松阔混交人工林。瑷珲古镇属典型的沿江平原乡镇,是黑河市产粮大镇之一。

自然资源

瑷珲古城邻近的小兴安岭,是我国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有狼、鹿、猞猁、野猪、熊、山鸡、飞龙等野生动物,飞龙是古时进贡皇帝的佳品。此外,这里还有猴头、木耳等野生植物,水产有大马哈、鳌花、鳊花、鳇鱼等。

瑷珲古城其他资源也很丰富。如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矿藏多种,其中以煤炭、黄金储量最为丰富。再如水利资源,境内河流为16条,水面为667公顷。再如森林资源,境内林地面积为4.1万亩,有樟松、落叶松、桦树等十余个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还盛产黄芪、刺五加、贝母等野生药材,木耳、猴头、蘑菇、榛子、蕨菜等野生林产品更是丰富。

瑷珲古城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特别是冷水鱼类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黑龙江常见的鱼类有15科64种,大部分为经济鱼类,包括鲟鱼、鳇鱼、大马哈以及“三花”(鲒花、鳊花、鳌花)、“五罗”(雅罗、哲罗、沙罗、同罗、胡罗)。

农业是古镇的重头戏,此地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爱辉区是粮食的主产区。草原面积广阔,是饲养奶牛、肉牛、山羊、绵羊等畜类的天然牧场。

行政区划

瑷珲古城辖区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镇区规划总面积为43.05平方公里(东起黑龙江,北至头道沟,西至西三家子南侧及新规划农业产业园西侧,南至瑷珲古域行政边界)。瑷珲古城辖16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22个自然屯为:瑷珲村、北兴村、城关村、头道沟村、外二道沟村、外三道沟村、外四道沟、高岗屯村、腰屯村、新村、西三道沟村、北三家子村、里二道沟村、窦集屯村、前欢洞村、后欢洞村、西三家子村、松树沟村、前拉腰子村、后拉腰子村、砖窑村、二道泉村。镇政府设于瑷珲村,辖区内设有公安边防派出所、财政所、广播电视站、文化站、农经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站、农机站、水利站、土地站、林业站、中心校、农业银行瑷珲支行、粮库、卫生院、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邮政支局、电信支局、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单位。

民族人口

辖区主要民族有汉、满、蒙古、回、达斡尔5个民族。总户数为3072户,人口为15000人,其中镇政府所在地人口为4843人。

2 历史沿革

瑷珲古城历史悠久,在俄罗斯境内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附近的乌其诺卡村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他们是形成本地古代土著原始民族的基础。唐朝以前何民族在瑷珲境内活动目前尚无定论,一说是肃慎族系,一说是东胡族系。据唐朝时期的史料记载,此处应为室韦居地。中原王朝为了管辖这里,在黑龙江西部设置了室韦都督府,实行有效统治。辽代时期,瑷珲古域归西北路招讨司管辖。金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蒲与路,管辖包括从瑷珲至外兴安岭的大片土地。元朝时期,瑷珲古城最早属于乃颜封地,为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设立了许多的“站赤”,属于今“江东六十四屯”区域的是宝赤万户府,即通往黑龙江中游的终点站,瑷珲古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朝时期,为了便于管辖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在亨滚河口的特林设立了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许多“卫”、“所”和“地面”,今富拉尔基地区及坤河一带即为当时的“卫”、“所”和黑龙江“地面”,涵盖瑷珲全境。

“瑷珲”名称的起源

“瑷珲”作为地名,历史上的汉字写法有“艾浒”“艾虎”“艾呼”“爱呼”“艾浑”“爱珲”“爱辉”等多种形式。就其读音可分为三类:“艾浒”“艾虎”“艾呼”为一类,发音皆为ai hu;“艾浑”“爱珲”“瑷珲”为一类,发音皆为ai hun;“爱辉”为一类,发音为ai hui。就其出现的时间顺序,“艾浒”“艾虎”“艾呼”为一类在先,“艾浑”“爱珲”“瑷珲”一类次之,“爱辉”再次之。

“艾浒”(“艾虎”“艾呼”)之称早在清康熙朝以前就有。清代方式济所著《龙沙纪略》记载:“‘艾浑’一名‘艾浒’。”据康熙四十九年(1710)到黑龙江地区测绘的耶稣会士的报告而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第四卷),其中“黑龙江”条记载道:“奉前大明朝最初皇帝之命所筑,称为艾呼的旧城。”可见“艾浒”(“艾虎”“艾呼”)之称早在明朝时期就已出现。

“艾浑”(“爱珲”“瑷珲”)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在康熙年间所著的《龙沙纪略》中。撰于乾隆元年(1736)的《盛京通志》附图称之为“爱浑”。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称其为“爱珲”。咸丰八年(1858)《瑷珲条约》签订之后,各种文献资料中才出现了“瑷珲”的字样。可见,“艾浑”这一类名称出现的顺序应为“艾浑→爱浑→爱珲→瑷珲→爱辉→瑗珲”。1956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由“瑷珲”始称“爱辉”, 2015年3月11日恢复“瑷珲”。

关于“瑷珲”名称的含义,历史上的解释大体上有四种:一是认为“瑷珲”为达斡尔语,汉语为“可畏”之意;二是认为“瑷珲”为满洲语,汉语意为“母貂”;三是认为“瑷珲”为满洲语,汉语为“黑龙”之意;四是认为“瑷珲”为汉语“美玉”之意,是依据“瑷珲”的字义解释而来,与其本来含义已基本无关。

综上所述,对“瑷珲”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的解释,历来存在不同说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瑷珲的变迁

瑷珲古城作为清代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城镇,是当时黑龙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瑷珲古城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证实,早在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在这里活动。唐朝时期,据《旧唐书·室韦传》《新唐书·室韦传》记载,这里为室韦居地。辽金时期,归西北路招讨司和蒲与路管辖。元朝时,中央政府在此设立了万户府和千户所两级行政管理机构。万户府所在地就是今“江东六十四屯”。明朝时,为了征服元朝的残余势力、完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朝廷对黑龙江流域采取了军事征讨与招抚、羁縻相结合的手段,在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设立了奴尔干都指挥使司。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年间奴尔干都司有“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而这“寨”就是忽里平寨,在今“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内,即江东旧瑷珲。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把元朝残余势力赶过黑龙江后,为防御蒙古人对黑龙江流域的袭击而建立此城。

顺治八年(1651),以哈巴罗夫为首的沙俄哥萨克军侵占并焚毁了这个屯寨。17世纪中叶,哥萨克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人不堪凌辱,被迫南迁至嫩江之滨,瑷珲古城与其他达斡尔人的屯寨均遭侵略者焚毁。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于江左旧瑷珲地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将黑龙江将军衙门由江东旧瑷珲迁于此,在托尔加城废址建立起新的城寨,城寨名称仍用“瑷珲”,又称“黑龙江城”。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廷又迁黑龙江将军衙门于墨尔根(今嫩江),在瑷珲留设副都统府。咸丰八年(1858),沙俄以武力逼迫清政府于瑷珲古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自此瑷珲名闻于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瑷珲军民为保卫家园进行了殊死抗争,最后因敌强我弱,俄军凭借武力优势占领了瑷珲古城,并纵火焚毁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寨。

光绪三十三年(1907),流亡外地的瑷珲居民陆续返回家园,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瑷珲城。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撤销了瑷珲副都统府,改设瑷珲兵备道和瑷珲直隶厅。1912年,瑷珲兵备道迁往黑河,并改称黑河道。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将瑷珲直隶厅改为瑷珲县公署,县公署仍驻瑷珲。1933年,日军侵入瑷珲、黑河,于瑷珲地区成立伪满瑷珲县公署,同年9月,将县公署迁往黑河,在瑷珲设立瑷珲堡。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日伪残余力量又于1945年8月15日在瑷珲成立了“瑷珲地方维持会”。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干部进驻黑河,开辟了黑河——瑷珲根据地,并于1946年春在瑷珲古城建立了瑷珲区政府—这是在瑷珲建立的第一个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瑷珲古镇先后隶属于瑷珲县管辖的瑷珲区和三区。1956年,撤区划乡,改设瑷珲乡。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又成立了瑷珲人民公社。1983年7月,取消瑷珲人民公社,在原人民公社基础上重建乡镇体制,即建立瑷珲镇。

3 商贸重镇

瑷珲古城,作为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城镇,自1900年始进入繁盛时期。

于咸丰八年(1858)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乌苏里江“居住两国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照看两国之人”。自此,黑河地区与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间开展了边境贸易。最初,经交涉“约定暂且每隔八天轮流在海兰泡与瑷珲组织一起集市,为期七天”。后因俄方无货到瑗珲进行贸易,只能中方到布拉戈维申斯克“日以过江贸易”。俄岸准中方商户在该城太子门街修设板房20余处作为市场。同治年间,俄方单方撕毁边境贸易免税之约,欲在对岸市场板房处收缴地租,中方派人将板房拆毁,定点互市贸易停止,后又开始自由贸易。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侵略者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的霸主权,在中国领土上展开了一场肮脏的战争。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俄双方以《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结束了这场战争。同年十一月,中日双方又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日本不仅完全继承了俄国在我国东北的权益,而且又攫取了许多额外利益。这一条约的签订,使瑷珲古城成为国际通商口岸,为日本染指黑龙江及插足黑龙江两岸贸易提供了借口。

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了辽东半岛并独霸大连港进出口权,又以中俄之间未设海关为由,对设立大连海关加以拖延。清政府在允准中东铁路交接处设立税关的同时,又允准在齐齐哈尔、瑷珲等地设立税关。清政府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哈尔滨海关瑷珲分关于宣统元年(1909)八月初一开关。瑷珲分关的设立,使中国黑河与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的边境贸易由自由贸易转变为关税口岸贸易。

清宣统三年(1911),瑷珲分关因瑷珲地区商业凋零及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的地理优势,移至黑河地区,仍隶属于哈尔滨海关,原瑷珲分关改称“瑷珲分卡”。在之后的22年时间里,瑷珲分卡经历了由衰转盛、由盛至衰的过程。

1929年,瑷珲分卡因“中东路事件”一度关闭。1933年,日军入侵黑河,日伪政府强行接收瑷珲分卡,将瑷珲分卡改作哈尔滨税关黑河分关,“瑷珲分卡”的称谓终结。1935年,由于日本、苏联处于敌对状态,中苏边界因军事封锁而贸易断绝,日伪政府将哈尔滨税关黑河分关关闭。

“瑷珲分关”既是“黑河分关”的肇始,又是中俄之间由边境自由贸易变为关税口岸贸易的标志。虽然1909~1933年瑷珲分关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但在其存在的20余年中,作为中国黑河与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间的边境贸易口岸,它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集市贸易,编撰于1920年的《瑷珲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布拉戈维申斯克建立后,俄岸“遂即请中国商贾互市。于是俄城对岸江右黑河屯仅有种地旗户数十家,从此,瑷珲商铺始有在黑组织分号者,日以过江贸易,颇渐发达,年积一年。而左岸俄民繁聚,应用食粮诸货甚多,准我商户在于该城繁冲之闾设板房,致有二十余处,诸货存于房内,其余粗重之物全行堆于门房之傍。早十点钟渡江开门利市,各市燃放鞭炮,俄人大小欢舞异常,晚四点闭门上锁全返右岸”。这种由中方商人到俄方布拉戈维申斯克进行定点贸易的方式延续了10余年,至清同治年间停止。后来,俄方单方修改边境贸易免税条款,欲在对岸市场板房处收缴地租,随即瑷珲副都统派遣参领银山保等人带队将板房拆毁,定点互市贸易停止。

定点互市贸易虽然停止,但中俄双方又因对贸易的需求开始自由贸易,自此进入免税自由贸易时期。

免税自由贸易与定点互市贸易,相同点只在免税这一项,不过按规定贸易只限于两岸边境百里之内。不同点是:自由贸易虽然也存在以货易货,但更多的是使用货币进行交换;自由贸易不仅可以在边界百里之内进行,商户还可在对岸建立商店。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统计,中国人在俄境布拉戈维申斯克建立的商号有150余家,多由来自山东黄县、掖县的人开办。自由贸易的形式不仅限于边境商业贸易活动,还包括劳务输出、合资办企业等。19世纪末,中国在俄境从事采金的就达15000余人。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间的黑龙江上的摆渡业务,即为华商益合公商号与俄商格力达索夫等合作承办。中方的出口商品不仅包括当地土特产品,而且多是来自内地乃至国外的产品;进口的商品也不仅是满足本地需求,更多的是运往内地。

当时,中国输送到俄方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商品从数量上看以粮食为主,其次是牲畜。19世纪末布拉戈维申斯克每年从我国进口粮食近50万普特,约1600万市斤。然而从贸易总金额来看,牲畜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比例最大。光绪二十年(1894)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口牲畜约18000头,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口牲畜约17000头。这两年的牲畜贸易额均在80万90万卢布以上,占贸易总额的80%以上。最火爆的出口商品是中国烧酒。尽管俄方自1862年规定禁止进口中国烧酒,事实上烧酒贸易禁而不止,且呈蓬勃发展趋势。中国出口的烧酒出口主要通过“江东六十四屯”大量进入俄国村镇。其中,在19世纪末,仅布拉戈维申斯克每年通过走私进口的烧酒约在15000普特。当时每普特烧酒在瑗珲折合为2~3卢布,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为3~6卢布。中国商人每年从这项贸易中可获得10万15万卢布。此外,蔬菜也是中方出口商品的大宗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黑龙江边境贸易因沙俄入侵我国东北而停止,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着因“庚子俄难”逃离外地的瑷珲人民陆续返回家园,黑龙江边境贸易开始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