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Ⅶ辑)
- 金强一 全莹主编
- 5688字
- 2020-08-29 08:44:04
二
提及韩国文学新倾向和典型的韩国文学现象,有韩国在外侨胞文学、多媒体(multimedia)时代的韩国文学、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社会的韩国文学等。本节力图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上述文学现象的特性进行考察。
1.韩国在外侨胞文学
韩国在外侨胞的文学作品在相对较早的时期被介绍到韩国文学界,韩国文学史上随之出现了对这一部分文学作品文学地位的探讨。例如,姜镛讫的《草堂》(The Grass Roof)(美国纽约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1)获得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Prize)后,引起了韩国文学界的关注,李弥勒的《鸭绿江在流淌》(Der Yalu Flieβt)(德国慕尼黑Piper-Verlag, 1946)也在早期被译介到韩国。韩国在外侨胞遍布全球各地,20世纪末,他们的文学作品正式被介绍到韩国,相关讨论也随之活跃起来。尤其是旅居海外的文学创作者,他们的文学既是全球化时代韩国文学多种形态之一,又带有离散(diaspora)文学的普遍性,可以说是韩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现象。
因此,呼吁韩国文学史研究应积极包容收纳在外韩国人文学的声音不在少数。但是这种可能性亦要从韩国在外侨胞文学的工具——语言及其文学世界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语言表达上,应使用韩文。而文学层面上,则应聚焦韩国人以及韩国在外侨胞们的生活状态和想法。韩国在外侨胞文学,体现着韩国文学的两面性。换言之,仅从“韩国”的角度来看时,韩国在外侨胞文学可以丰富韩国文学的成果,体现韩国文学的多样性,但它又脱离了韩国文学的一般属性,可以看做一个特例。然而从韩国在外侨胞居住国的角度来讲,这是他们的文学成果,因为这是他们国家的少数人或少数民族取得的文学成就。
以韩国在外侨胞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正式出版的著作如下:
在日韩国人文学:
洪起三的《在日韩人文学》(Sol出版社,2001);崔孝先的《在日韩人文学研究》(文艺林,2002);金焕基的《在日移民社群文学》(新美,2006);金学烈等著的《在日韩人韩国文学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研究》(国学资料院,2007);韩承玉()的《在日韩人韩国语文学的民族文化性格研究》(国学资料院,2007);全北大学在日同胞研究所的《在日同胞文学与移民社群(1~3)》(JNC, 2008);金学东()的《在日朝鲜人文学和民族》(国学资料院,2009);李汉昌的《在日韩人文学的入门研究》(JNC, 2011);河相一()的《对在日离散诗学的理解》(昭明出版,2011);尹贞花的《在日韩人作家的离散文学写作》(慧眼,2012);任彩宛()等的《在日韩国移民社群文学》(Book Korean, 2012);青岩大学在日Korean研究所的《在日韩国移民社群的形成》(先人,2013);细见和之的《移民社群诗人金时中》(诗文学社,2013)。
中国朝鲜族文学:
吴养镐的《韩国文学和间岛》(文艺出版社,1988);吴养镐的《日帝强占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文艺出版社,1996);赵奎益的《解放前满洲地区的韩国诗人和诗文学》(国学资料院,1996);金承灿()等著的《中国朝鲜族文学的传统与演变》(釜山大学出版部,1997);金虎雄的《在满朝鲜人文学研究》(国学资料院,1998);吴相顺的《改革开放和中国朝鲜族小说文学》(月仁出版社,2001);李光一的《解放后朝鲜族小说研究》(庆仁文化社,2003);黄松文的《中国朝鲜族诗文学的形态变化研究》(国学资料院,2003);金长善的《伪满洲国时期朝鲜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比研究》(亦乐,2004);表彦福的《解放前中国游移民小说研究》(韩国文学社,2004);李锺淳的《中国朝鲜族文学和文学教育》(新星出版社,2005);金京勋的《中国朝鲜族诗文学研究》(韩国学术信息,2006);金万石的《中国朝鲜族东亚文学史》(韩国学术信息,2006);金海鹰的《沈连洙诗文学研究》(韩国学术信息,2006);尹允镇的《在中朝鲜人文学研究》(首尔出版社,2006);尹允镇的《韩中文学对比研究》(首尔出版社,2006);李海英的《中国朝鲜族社会史和长篇小说》(亦乐,2006);张德俊等的《中国朝鲜族文学的昨天和今天》(Prunsasang, 2006);吴养镐的《满洲移民文化研究》(文艺出版社,2007);崔炳宇的《李根全小说研究》(Prunsasang, 2007);吴贞慧的《中国朝鲜族诗文学研究》(网络书籍,2008);宋贤浩等的《中国朝鲜族文学的后殖民主义研究(1~2)》(国学资料院,2008, 2009);林香兰的《朝鲜族文学中的生活现场和意识变化》(韩国学术信息,2008);金长善的《满洲文学研究》(亦乐,2009);中国海洋大学海外韩国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团的《近代东亚人的离散和定居》等3部(竞进,2010);崔炳宇的《朝鲜族小说的框架和趋势》(国学资料院,2012);崔鹤松的《在中朝鲜人文学研究》(昭明出版,2012);金荣弼的《朝鲜族移民社群的满洲阿里郎》(昭明出版,2013);吴相顺的《朝鲜族身份认同与文学形象》(太学社,2013)。
高丽人文学:
李明宰的《苏联地区的韩文文学》(国学资料院,2002);金弼荣的《苏维埃中亚高丽人文学史(1937~1991)》(江南大学出版部,2004);李明宰等的《压抑、忘却与移民社群》(韩国文化社,2004);张士选()的《高丽人离散文学研究》(月仁出版社,2005);《阿姆河的阿里郎:中亚高丽人诗文学的后殖民主义研究》(文学们,2010);金从会的《中亚高立人的移民社群文学》(国学资料院,2010);禹正权()的《空间Story telling:高丽人文学》(青铜镜,2011);赵奎益等的《哈萨克斯坦高丽诗人姜台寿的一生与文学》(网络书籍,2012);赵奎益等的《韩真的一生与文学:哈萨克斯坦高丽剧作家》(文字享受,2013);赵奎益的《骚人艺术团和专业艺术团的韩文文学》(太学社,2013)。
在美韩国人文学:
赵奎益的《解放前在美韩人人民文学(1~6)》(月仁出版社,1999);刘先慕()的《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解(韩国篇)》(新亚社,2001);李东河()、郑孝求()的《在美韩人文学研究》(月仁出版社,2003);李承夏()的《寻找韩国诗文学的空地》(Prunsasang, 2006);洪景杓()的《韩国文学的世界化课题》(新文社,2006);宋明熙()的《美洲地区韩国人文学的昨天和今天:以加拿大、美国、阿根廷为中心》(韩国文学社,2010);崔美静()的《在美韩人移民社群诗学研究》(网络书籍,2010);金焕基编的《巴西韩国文学选集》(报告社,2013)。
韩国在外侨胞文学:
金从会编的《韩民族文化圈的文学(1~2)》(国学资料院,2003,2006);海外侨胞文学编纂事业促进委员会的《海外侨胞文学(全24册)》(海土,2005, 2006);金从会的《移民社群之外》(民音社,2007);吴贞花等的《透过移民者文化看韩国文学》(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2007);金亨奎()的《民族的记忆和在外韩人小说》(博文社,2009);崔强民的《后殖民和移民社群文学》(JNC, 2009);张允寿()的《游牧生活与韩国移民社群》(Book Korean, 2011);徐贞子编的《移民社群和韩国文学》(亦乐,2012);建国大学统一人文学院研究团的《韩国移民社群研究目录》(先仁,2013);李盛夏()的《离家者之歌:在外韩人文学研究》(国学资料院,2013)。
2.多媒体时代的韩国文学
多媒体时代的韩国文学是现代社会的特有现象之一,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探讨。尤其是在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重要载体之后,韩国文学的生产—分配—消费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这种现象不是仅仅局限于韩国文学,现代多媒体的发展对韩国的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现代社会的这种特点,不仅影响着成名作家的写作方式,更改变着新作家和准作家们的写作和沟通方式。例如在网上进行文学创作,并以此跻身文坛的成名作家有朴范信(《Cholatse(抽拉翠峰)》)、黄皙暎(《钵里公主》:“侨胞”线上线下连载,《长庚星》)、朴敏奎(《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金勋(《公无渡河》)、申景淑(《何处传来的铃声响个不停》)、银熙景(《安慰少女》)等,这些作家们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连载在网站“naver文学社区”(http://cafe.naver.com/mhdn.cafe)或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尝试与读者交流,最终将作品出版成书。出版界的这种变化,虽然可以视作图书发售者的逻辑变化或出版社的营销策略,但同时也表明韩国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并未从现代多媒体社会的崭新沟通方式中获得自由。
另一方面,新人作家开始借助网络或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通过多媒体诗、超文本诗、超文本小说、网络文学、粉丝小说(Fan fic)、电脑游戏、SNS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和沟通方式进行创作活动。通过这些文学形式,读者的选择介入文学创作,对创作施以影响,使双向沟通成为可能,积极的用户也主动参与到新文本的创作中。换言之,以现代媒体为媒介的读者们,不再单纯地接受或批判作品,而是积极地参与到了文本的创作和生产之中。
尤其是多媒体时代的韩国文学教育,已摆脱以经典(canon)为中心的知识教育,开始积极运用大众文学、大众文化文本、学习者习作,或以生产此类文本为目的开展文学教育活动。因此,在现代社会的文学界或文学教育中,无论是作家、读者还是分配者都十分重要,其赖以传播的媒体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由此可见,今后韩国文学必将积极运用和反映多媒体、多元化、多样性等现代社会的重要命题。
3.多元文化社会的韩国文学
现代韩国社会已经进入多元文化社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韩国文学。资料显示,居住在韩国国内的外国人占韩国人口总数的2%,且每年有超过10%的韩国人同外国人通婚组建家庭。2007年8月“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CERD)认证了韩国社会的多民族性,建议韩国放弃单一民族国家的形象。现在必须承认韩国并非单一民族国家的事实。而且,韩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制定多元文化政策,修正了此前以非政府机构(NGO)为中心推动多元文化政策的方向。
多元文化主体带有丰富的多样性,包括外国人婚姻移民、外国人婚姻移民的子女、外国劳工、外国劳工子女、“脱北”居民、“脱北”青少年、中途入境的海外侨胞。因此现代韩国文学把处在多元文化社会的韩国人的生活和韩国社会的问题作为文学形象化的对象。海外侨胞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在韩国现代社会中重现,韩国文学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以下作品就正式研究了多元文化社会的问题。
小说:
方贤石的《吃龙虾的时间》(创作与批评,2003);李明朗()的《我的同父异母兄弟们》(实践文学社,2004);金在莹的《大象》(实践文学社,2005;短篇,创作与评论,2004年秋);孔善玉的《流浪家族》(实践文学社,2005);朴范信的《Namaste》(侨胞出版,2005);孙洪奎()的《蟒蛇猎人》(文学社区,2005年夏);全胜泰的《过江的人们》(《文学手册》, 2005年秋);千云英的《再见,杂技》(文学社区,2005);金中美()的《硕大的根》(黑牛,2006);黄皙暎的《钵里公主》(创作与批评,2007);李时白()的《谁杀死了马儿》(生活展现的风景,2008);郑道尚()的《蔷薇花》(创作与批评,2008);金勋的《公无渡河》(文学社区,2009);徐圣兰()的《红辣椒》(华南出版社,2009);全圣泰()的《狼》(创作与批评,2009);具景美的《老挝老挝是我爱》(现代文学,2010);孙洪奎()的《伊斯兰精肉店》(文学与知性社,2010);韩洙英()的《冥王星的屋顶》(文学社区,2010)。
诗:
河锺五的《另一边的天国》(文学社区,2004);河锺五的《地狱般陌生》(兰登书屋 [韩国], 2006);河锺五的《没有国界的工厂》(生活之窗,2007);河锺五的《亚裔韩国人》(生活之窗,2007);河锺五的《Bed town》(创作与批评,2008);河锺五的《入境者们》(Sanzini出版社,2009);曹仁善()的《歌》(文学与知性社,2010);权甲夏()的《美丽的共存》(Altoran, 2011);河锺五的《帝国》(文学社区,2011);河锺五的《南北拟声拟态词词典》(实践文学社,2011);河锺五的《新朝鲜学》(书之家,2012)。
青少年文学:
吴美京的《延边来的阿姨》(熊津出版,1994);金香伊的《您认识米芽儿吗?》(青鸟少儿,2000);曹大炫等的《屋顶上的古马拉大叔》(文公社,2003);国家人权委员会企划、金钟美()等著的《布鲁西亚的剪刀石头布》(创作与批评,2004);金一光()的《孤独的吉米》(玄岩社,2004);朴彩兰的《没有国境的村庄》(西海文屋,2004);金玉爱的《妈妈的国家》(青蛙,2005);袁有顺()的《我妈妈是女布兰卡》(中央出版社,2005);金宋顺()的《摩卡和梅欧》(文学社区,2006);朴彩兰的《因为黑所以不热吗?》(蓝色自行车,2007);洪宗义()的《粪斗》(国民书馆,2007);孔善玉的《不要哭,珊荅!》(Jrrandom, 2008);金丽玲的《菀得》(创作与批评,2008);金基贞等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褐》(四季,2008);安善模()的《My Name Is Min Ca Vin》(Deakyobook, 2008);任熙玉的《艺瑟的妈妈叫顾提安》(I Korea, 2008);申东一的《妈妈是大王吴权的女儿》(云杉儿童,2009);金亨镇()的《破分校的孩子们》(吃书的孩子,2009);吴美京的《给天使插上翅膀》(同胞孩子们,2009);全秉浩()的《通往春天的公交车》(童谣:Proonibooks, 2009);朴惠善的《威风凛凛的朴寒星》(童谣:Proonibooks, 2010);裴峰起的《你好拉扎得》(文学与知性社,2011);秋正京的《我的名字叫芒果》(创作与批评,2011)。
电影:
宋海成的《白兰》(2001);朴赞郁等的《六人视线》(2003);朱贤淑等的《旅程》(2003);朴庆熙等的《假如你是我2》(2005);朴英勋等的《舞者的纯情》(2005);刘珍熙()的《如果你是我:动画版》(2005);安东会等的《如果你是我:动画版2》(2008);李再民()的《Skein》(2008);张秀英的《Seri & Harr》(2008);金东贤的《你好,陌生人》(2009);卢景泰的《稻草人之地》(2009);申东一的《好朋友》(2009);沈相国的《寻找罗尼》(2009);尹尚孝的《难兄难弟》(2010);《我的小英雄》(2012);韩智胜的《爸爸》(2012)。
如上所示,在21世纪的韩国文学或电影中,以多元文化为素材的作品非常多,而这些作品也大都在商业或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这些与多元文化相关的韩国文学、文化作品正通过多元文化现象诉说着韩国社会及韩国人的新的矛盾和生活。特别是分别以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而创作的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或电影更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将问题阐释得尤为深刻。
同时,多元文化社会是否应当认同和接纳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备受争议。现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少数人不再是我们需要照顾的他者,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一员,是与我们共存的伙伴。在这样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已不仅仅是对少数人的关怀和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人的家人或邻居的多数人进行教育改变其意识,并将这种改变付诸实践。随着这些活动的进行,以多元文化问题为题材的文学或大众文化也会有新的突破,而不再局限于同情关爱少数人或他者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