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3年,我局坚决贯彻中央和国家信息化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紧密围绕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信息化与质检业务发展深度融合,质检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效。

一 质检信息化规划取得重要进展

2013年,质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和《“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有效发挥信息化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加强统筹规划。我局密切了与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卫计委、安监总局、食药总局等部委的联系,成立了质检领域“十二五”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项目编写工作组,制定了周密计划,启动实施并完成了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安全保障、全民健康保障以及法人基础信息库等涉及质检职能的政务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需求分析建模仿真数据准备、项目建议书等工作任务。浙江、深圳、宁波检验检疫局,安徽、江苏、天津质监局结合各自实际,调整和完善了中长期信息化专项建设规划,为有效支撑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质检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2013年,质检系统认真执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相关要求,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质检核心业务的应用,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发任务全面完成。计量、特种设备、12365、企业质量档案、产品质量信用等质监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江苏、广东、深圳、珠海、天津、上海、厦门、福建检验检疫局为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组织开展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信息化试点项目,取得了新成效,四川、广东、山东、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质监局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业务融合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 质检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013年,质检系统信息化主管部门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靠前、积极进取、超前谋划,结合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信息化与质量管理、检验检疫、特种设备、认证认可、标准化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大力加强应用系统建设。我局组建了检验检疫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检验检疫信息系统建模规范》等16个标准规范的修订工作,举办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趋势讲座,开展质检系统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培训班、赴美信息化管理与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高级培训班,分别组织了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金质工程软硬件技术和网站建设技术培训班,全系统近300人参加了培训。全系统高度重视信息化绩效考核工作,结合信息化实际,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加强了对我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信息化绩效考核,提高了全系统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 质检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我局门户网站连续5年在国家部委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排名第二,认真抓了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信息资源整合,组织开展了全国质量信息资源整合调查,完成了《质检行业信息资源分类、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质工程一期推广应用有了新进展,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实现了与口岸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进出口电子监管系统升级改造和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广东、山东、江苏、福建、黑龙江等17个检验检疫局,福建、上海、北京、广东、江西等14个质监局门户网站获得2013年度优秀网站。满足了企业社会公众诉求,实现了与企业社会公众的互动,提高了信息化服务水平。

五 质检信息化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2013年,我局成立了专业运维队伍,建立了ITIL运维管控平台,编制了《运维服务手册》,加强了集约化运维技术力量的配备,制定了我局应急指挥系统、局域网集约化运维改造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方案,集约化运维成效显著。我局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的资金投入,及时采取新技术,不断加强信息安全防控、监测、检查工作力度,防范了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核心业务系统和网站、网络信息安全水平。山东、北京、辽宁、珠海、湖南、云南、安徽检验检疫局,浙江、四川、天津、重庆、陕西、江西、河北质监局信息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