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发展评述

201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201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两个“规划”对“十二五”时期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共同关键词,以及实现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模式的三个转变。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的重要实践中,发挥了推进“十二五”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引领作用。本文仅就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在2013年的重要实践,以及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作一评述。

一 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实践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在两个“规划”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三个转变”,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诚然,“三个转变”涉及我国目前政务体制、制度、机制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制约和影响,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能够迈出第一步总是最重要的。尽管这一步在各中央国家机关中不是同步的,这一步也只能说是初步的,本节仍以赘述的方式记录下这一步的信息。

(一)电子政务建设目标转变的重要实践

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单项办公管理走向部门业务系统的发展过程,目前的部门政务信息化较为注重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化的实现。在进入“十二五”以建设服务型、效能性政府为主旋律的发展时期,利用政务信息化提升政务部门履行政务职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关注的重点。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在建设目标上应当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转变。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在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目标转变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取了重要经验。

实践一:以履行政务职能为基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规划确定中央国家机关“十二五”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内容框架。其中,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确定了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以居民身份证信息为主要内容,初步实现相关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实时共享的建设目标;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确定了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为基准,初步实现相关部门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实时共享的建设目标;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确定了实现相关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卫生监督和公众健康保障能力,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的建设目标;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确定了实现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多险种跨省区可接续,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信息支持,不断提升国家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建设目标;药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确定了强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实现药品、食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和消费的全过程监督的建设目标;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确定了推进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监管监察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目标;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工程的审计信息化确定了以公共财政运行安全和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强化现代审计能力和组织方式,进一步促进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投资安全、社会保障安全、资源环保安全等的建设目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类重大信息化工程都在积极探索建设目标的转变。

实践二: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些重大信息化工程紧紧围绕政务职能,深刻分析面临的社会问题,解剖问题根源和症结,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务信息化目标和措施。例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履职部门的主要政务职能是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划、规划编制和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该工程认真分析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生态系统脆弱和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方面存在的标准规范、信息采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和创新应用等方面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要求的问题根源和症结,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和总揽生态环境管理全局等方面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实现“为发展服务、为管理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建设目标,并由此展开的信息化工程总体架构和建设内容。

实践三:中央国家机关的相关监管部门结合行政执法监管的政务职能,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政务信息化实践中,取得了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目标转变的较好效果。例如,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顺义区、津南区、沈阳市、宁波市、诸城市、马鞍山市、长沙市、洛阳市、广州市、珠海市等10个重点示范样板地区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形成了覆盖工贸行业、部分高危行业(如危险化学品)等企业隐患自查自报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建成了一条由乡镇、区县、地市、省、国家总局连通的“高速公路”,为实现全国范围、覆盖全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与各级监管机构乃至总局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真正实现了对排查治理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和监管,更好地支撑了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在2013年积极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实现了与口岸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组织开展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信息化试点应用,有效推进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水平和质量。审计署按照国务院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指示,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省、市、县、乡5级政府的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68621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235个公用事业单位和14219个其他单位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同年12月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连同2011年组织全国4万多审计人员核查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2012年组织全国5万审计人员核查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署利用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国家审计交换中心及其构建的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国审计系统扁平化的统一组织指挥和管理模式,审计结果为国家关于财政安全、社保资金安全的重要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

(二)电子政务建设方式转变的重要实践

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单项业务建设、部门业务建设走向领域业务建设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政务信息化较为注重部门和领域的自身建设。在进入“十二五”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有效提升政府为民服务为主旋律的发展时期,利用政务信息化实现为民服务业务链上相关部门之间的共享协同,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关注的重点。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在建设方式上应当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实现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的转变。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在强化部门和领域信息化的基础上,注重为民服务业务链上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取了重要经验。

实践一:“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普遍实施了跨部门共建方式的转变。其中,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围绕人口基础信息的建设和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公安部、人口委、人社部、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税务总局、中组部、中编办、中央统战部、中医药局、国务院扶贫办,以及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中央政法委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围绕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建设和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工商总局、中编办、民政部、外交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信部、教育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质检总局,以及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围绕全民健康信息和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卫生部、中医药局、药监局、人社部、人口委,以及国务院扶贫办、发改委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围绕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和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人民银行、审计署、监察部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围绕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和监管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安监总局、交通部、住建部、质检总局、电监会、邮政局、水利部、工信部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和服务的业务链,实施由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工信部、国家海洋局、电监会,以及发改委、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类重大信息化工程都在积极探索建设方式的转变。

实践二: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些重大信息化工程紧紧围绕为民服务链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主题,积极探索跨部门的协同规划和实施。如,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实施了由工商总局、中编办、民政部、质检总局、人社部、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的跨部门协同规划。共同研究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和服务需求、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确定了法人单位包括行政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及其他依法成立与注册的各类机构法人,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包括法人名称、法人组织机构代码、法人注册登记代码、法人设立的批准或核准机关、法人设立的批准或核准时间,以及法定代表人、法人类型、处所、存续状态等“5 +4”基础信息结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法人基础信息建设和服务由中编办负责,企业法人基础信息建设和服务由工商总局负责,社会团体法人基础信息建设和服务由民政部负责,各类法人的组织机构代码由质检总局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的提供和校核还包括人社部、税务总局、统计局等。

实践三:中央国家机关信息化工程在探索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中,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效果。例如,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把跨区域服务、跨业务整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一是推进社保业务的跨区域覆盖。截至2013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系统已有29个省份入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已有30个省份的292个地市入网,外国人参保信息查询系统已有15个省份入网,累计查询4862万人次,为重复待遇核查提供了有效手段;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已有14个省份的55个地市入网,部分省实现省内跨统筹地区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和系统应用范围扩大到45个重点联系城市;借助社保待遇资格协助认证系统,全国13个省份已开展协助认证工作,2013年累计认证24.2万异地居住退休人员。二是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机制。2013年新发社会保障卡2亿张,截至12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5.4亿,发卡地区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334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87%;持卡人群向城乡居民快速扩展,城乡居民达到3.3亿人,占持卡总人数的61.3%。社会保障卡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并逐步在就业、人事人才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得到应用,部分地区还将社会保障卡应用于公积金、低保等领域。三是为支持养老保险业务的跨区域覆盖和转移接续、医疗保险业务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继续推动业务专网扩面工作。到2013年底,31个省份实现了部、省、市三级网络贯通,覆盖到323个地市节点,地市覆盖率达96.1%;城域网覆盖到90.8%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83.5%的街道、社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三)电子政务建设模式转变的重要实践

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初步的、单一的事务处理逐步走向较高层次集成系统的发展过程,目前一些重要领域初步实现了系统的集约化和整体化,但相当部分信息化工程仍处于单一事务处理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状态。在进入“十二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服务效能型为主旋律的发展时期,改变目前存在的粗放式和离散化状态,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关注的重点。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在建设模式上应该从粗放式、离散化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在从系统的粗放式、离散化转向集约化和整体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实践经验。

实践一:积极探索政务业务和相关业务的产业链、信息链的整体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2013年电子政务建设模式转变的重要实践。例如,能源安全保障信息化工程按照构建安全、稳定、经济和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要求,建设覆盖能源资源,能源生产、运输、储备、库存、价格、进出口、消费等各个环节,能源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监测预警与监督管理的整体化信息系统。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化工程按照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利用人口和法人基础信息库,依托部门和地方建设的业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公民和法人的信贷、纳税、履约、生产、交易、服务、工程建设、参保缴费,以及违法违纪等信用信息记录的整体化信息系统。应急维稳保障信息化工程按照有效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防范和应对能力要求,规划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报送、预测预警、分析评估、舆论引导、应急预案智能化联动、预警信息发布、应急通信、应急指挥、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和物资调配、应急处置责任认定等信息能力建设的整体化信息系统。“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类重大信息化工程都在积极探索整体化建设模式的转变。

实践二: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务信息化的集约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中,中编办、国土资源、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开展了有效实践。中编办在构建即时新闻、业务知识、专题信息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以机构编制部门视角为基本脉络,充分利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梳理和展现各方面的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网站功能日趋完善,优化了调查、咨询、下载、查询、办事等互动服务栏目。国土资源部坚持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方针,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政务办公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展和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强化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集约化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了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把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等重要数据纳入“一张图”进行集约化管理,数据汇交和更新机制逐步完善,数据统筹和整合进一步加强,通过与行政审批管理对接,包括全国遥感监测数据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实现年度更新,数据汇交和动态更新机制基本建立,“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更新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全国29个省(区、市)不同程度的建设完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统一的管理平台,逐步整合和叠加各类数据,形成数据汇交和更新机制,与行政审批管理对接,形成日常化应用。市、县级“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开始启动。农业部在这一年按照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对已建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集约化整合,包括农业信息采集系统的农业综合统计、农情、植保、土肥、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等12项业务信息,农机监理监管系统的驾驶证等11项业务信息,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的畜牧饲料、转基因、种子、船舶检验、兽医兽药、种植业及农药、农技推广、渔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90项业务信息,以及12316农业综合信息门户、12316短彩信平台、12316语音平台、12316实名用户服务系统、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双向视频诊断系统等“一门户、五系统”进行全面集约整合。其中,借助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产品生产、市场等各类数据、信息,通过在线分析、协同工作,开展18种(类)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服务。系统针对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牛奶、蛋类、水产品等18种(类)农产品,从生产、供需、价格、成本收益、贸易等方面建立了监测预警业务数据库,选取了若干常用指标,设计定制了800多张报表、图表,定期自动展示最新监测数据信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信息。水利部按照重点工程有新进展;电子政务应用有新提升;资源整合利用有新突破;新技术应用有新成效的“四新”要求,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五统一”原则,积极实施水利信息化的集约化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建设完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促进了全国水利电子政务前所未有的全面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部在这一年按照实现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全线贯通的信息化目标,开展了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建立了“一数一源”的共享机制,推动建立了长江航运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了长江流域重要信息的共享交换,交换数据吞吐量达4500万条。

实践三:2013年,国家科技、文化、统计等部门,结合领域特色,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在探索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年,科技部紧密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科技信息化的集约化和创新驱动策略,积极实施“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三大主体计划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再造,实现科技计划数据资源库、监督检查、经费管理、专家管理、评审管理、信用管理等信息资源在科技计划管理、科技经费管理中的共享协同。文化部在这一年按照电子政务真正融入文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过程的发展目标要求,以创建文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集约化渠道,积极推进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公共电子阅览、国家数字图书馆、文化市场管理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融合。国家统计局在这一年按照奋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工作的目标要求,成功实施了“一套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将劳动工资调查、重点服务业、PMI采购经理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小微企业调查,城卡、县卡、乡卡等业务完成向“一套表”的迁移,名录库管理、城乡住户调查、PPI价格调查、劳动力调查等业务正在向“一套表”的迁移实施中。

二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与对策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两个“规划”提出的我国“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三个转变”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是国家电子政务制度设计安排的重要依据。当前,在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体制制度和立项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二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迅猛发展,正在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向决策支持和为民服务的纵深发展和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同样是国家电子政务制度设计、技术设计和管理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当前,在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对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已经出现了初步成效,但是与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和为民服务发展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对我国电子政务“三个转变”发展趋势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落实各项改革措施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两个重要论断,完全可以指导我们提高对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认识。其一,电子政务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三个转变”转型发展同《决定》提出的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是一脉相承的。规划要求以政务履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症结分析为导向,规划政务信息化工程的政务目标、业务目标和体系框架,体现了认识、分析和解决我国当前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诸多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学说思想。其二,中央国家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子政务是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同样注重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规划提出电子政务建设方式应当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共享协同转变,建设模式应当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完全符合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整体要求。

(二)逐步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和制度机制

我国行政体制的设置原则是依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提出了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的具体方案。国家电子政务的职责履行和共享协同,既涉及我国的行政体制,也涉及相关部门间的协同制度机制。例如,从农作物种植和家禽家畜的养殖,到最终消费者口中的食品,要经过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三大环节,每个环节又会涉及多个主管部门,打通各环节、各部门间的协同机制,才可能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工程的完整信息链。因此,国家电子政务要实行建设方式的有效转变,一方面要依托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构建和逐步完善协同制度机制。《“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按照为民服务主题设置多部门共建的信息化工程,其设计思路正是在于探索行政体制和协同机制的融合。

(三)加快完善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立项机制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实施至今的近两年时间中,对我国政务信息化工程的转型定位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政务信息化工程立项审批进度较慢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对“三个转变”的思想观念和行政体制的主要原因外,立项审批要求过细、过于追求完美也是重要原因。例如,需求分析对信息化工程的业务逻辑分析和技术实现测试的粒度过细,并且要求在项目建议书前期完成,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社会问题分析和政务目标确定应当在前期开展,而业务逻辑分析和技术实现测试可以随着立项和建设进程逐步细化。再如,中央跨部门共建项目要求项目牵头部门会同共建部门完成项目整体立项的项目建议书后报送审批立项,也加大了实际操作的难度。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认真总结规划实施以来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立项审批机制,建立健全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立项审批、建设管理、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四)加快新技术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和为民服务

大数据新技术呈现的持续快速增长的数据体量(Volume)、数据类型和来源的多样化(Variety)、高并发读写和高效率存储的数据处理速度(Velocity)、信息产生于各类活动和行为痕迹记录的数据真实性(Veracity)的“4V”特征,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各类商业模式,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能力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战略任务中,电子政务应当而且完全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构建各类决策支持分析模型,提供“五位一体”战略任务实施的决策支持信息,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呈现移动随时随地随身接入互联网进行分享和消费的便捷性,通过地理空间和物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有限和无限空间信息的智能感知性,通过终端、网络和内容与应用的定制而实现个性化的三大特征,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各类商业模式,对我国电子政务的为民服务能力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中,电子政务应当而且完全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信息公开和实时互动方式,为民提供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住房、食品和药品安全、供应和物价等各类信息服务;提供财政、金融、物价、投资、环境保护等各类政府决策的民众信息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按照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提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的民众参与权;按照完善民主制度建设要求,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的民众监督权等;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提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民众参与和评价权。

2013年,是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期待,在国家政务信息化新一轮体制和机制的引领下,在两个“规划”提出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三个转变”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类信息化资源方的共同努力,我国电子政务一定会乘势而上,长足发展。

(电子政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周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