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篇

钟灵毓秀嵩山法王寺

周昆叔周昆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嵩山法王寺是嵩山也是全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最早的佛教名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即公元71年,距今近两千年,较少林寺早400多年。法王寺累废累建,今在释延佛大师的潜心主持下,佛寺光大,佛弘誉广(见图1)。

图1 嵩山大法王寺山门

东汉明帝刘庄曾派人去印度取经,恭请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主持法王寺,祀佛译经,后历代法师持之以恒,法王寺历久弥新,佛法大成。

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不可能知道嵩山法王寺这块建寺宝地,想必是东汉皇室派员探察遍寻,历经艰辛,方选定法王寺这块风水宝地。法王寺欣欣向荣,有赖嵩山自然、人文环境。嵩山主体由海拔约1500米的太室山和少室山构成,二山一东一西,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由海升陆,地史36亿年。法王寺便是依太室山山麓而建。


祖源嵩山之歌

升沉海陆化嵩山,地胆天心起自然。

山水相合流中岳,同脉一根是主源。


法王寺在嵩山山环水抱之中,深山藏古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要了解和评价法王寺形胜,必须先简介一下我国的风水学。一谈到风水往往被人斥为迷信,其实风水学属我国地理学之源。风水说迷信色彩不可信,但瑕不掩瑜,它是景观评价系统,是住宅、村落、市镇、庙寺选址评价的理论,其要点有三(见图2)。

图2 理想的风水示意图

(1)地形:马蹄形隐蔽地形,靠山,尤其靠山脊的主峰山脚下最吉祥,叫风水穴。前面地势开阔。靠山叫龙脉,主峰称龙山。左右有次峰岗阜,叫左辅(青龙山)、右弼(白虎山)。山有茂林。

(2)水:本身干燥,前临河流或水面。

(3)方位:向南,日照充足。

这样的地形叫“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基址本身不但在山环水抱之中,且地较平,有一定坡度。这样的地方谓之“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因为在这样的地方建筑,背北方寒风,南迎阳光,气候凉爽,生态环境优越。

《黄帝宅经》曰:“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天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由于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效应,故有利人生。

这就是传承千年的中国建筑环境论。英国李约瑟博士对之十分赞赏:“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

古人认为“万物之生,以承天地之气”。何谓“天地之气”,难以体会,大概是风、水、光之综合作用生灵吧!据射电天文学家研究,这种自然之气来自宇宙的微波辐射,也包括星体的磁辐射。山环水抱的地形极像一个接受微波的天线,因而能大量吸收这种微波,形成特殊的气场。这也许与“察气”“望气”有关吧!

从上述看,法王寺坐落处几乎与风水学讲的一致。背靠陡峻的石英岩太室山山脉中的玉柱峰,海拔约1000米。坐落在倾角约10度斜坡上,两侧有由片麻岩构成的丘陵,海拔723.5~796.0米。丘陵上生长着茂盛的麻栎、柏等树木。法王寺有冲沟,沟中林茂水丰,喜阴暗潮湿的石松,翠绿如宝石(见图3)。该沟与大塔寺沟相汇合,称双溪河,流至嵩阳书院改称书院河,南流穿登封盆地,经低丘与箕山北的颍河汇流,终入淮河。

图3 法王寺沟景观

依风水学,基址前有案山,案山前还有朝山。法王寺南面宽敞的登封盆地,盆地南有玉案山,海拔约360.0米,该玉案山之名可能与风水学有关。玉案山南还有海拔约500~1000米的朝山——箕山(图4、图5)。可见法王寺是按风水学选定,也成为风水学指导下建寺庙的样板。法王寺是嵩山第一风水宝地,名实相归。

图4 法王寺素描

图5 太室山至箕山示意剖面图


法王寺记

太室山麓法王寺,佛如银杏千年辉。

拥座山川毓秀地,大法王寺名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