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的剑芒伤人害己

“怀疑”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在无法掌握事实真相的时候,人们通常都会持有这样的心理。但是,过分质疑就可能会变成无端猜疑,就容易杯弓蛇影、捕风捉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引起误会,轻则心存芥蒂,与朋友分道扬镳,或错过机会,丢掉商机,毁掉前途;重则引起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曹操谋杀董卓未成,仓皇逃窜,投靠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吕伯奢见是义兄的儿子到来,想好好招待一下,就让曹操稍坐,自己到邻村买酒去。这时,曹操听到隔壁有磨刀的声音,以为吕家人想要杀他,遂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人。谁知原来人家是绑了一头猪,准备设宴招待他。曹操怕留下祸根,将错就错把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曹操错杀好人,就是因为他疑心太重。

 

这是中国古代因为疑心重而引起严重后果的一个故事。即使到现在,疑心也是我们与人交流、认识社会的一大障碍。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人家一扬眉,他就说人家看不起他;人家一撇嘴,他就说人家讨厌他;人家在说悄悄话,他便怀疑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总之,疑心重的人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在意,觉得别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自己的侵犯。

戴尔·卡耐基认为,猜疑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一经产生,便会起到很多消极作用,若不彻底根除,必将后患无穷。

猜疑心理是一种基于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对于外界对自己的态度非常敏感,别人很简单的一句话,他可能会琢磨半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台词”,这样就很难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

猜忌成癖的人,习惯于捕风捉影,喜欢节外生枝,爱说三道四,好挑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自作自受,害人害己。

猜疑心重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不喜欢与人坦诚交流,他们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他们可能会从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进而变得没有自信,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心理学中的“猜疑效应”,是说猜疑心重的人喜欢制造“假想敌”,树立一个猜疑的目标,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疑邻偷斧”的寓言:

 

有个农夫的斧头丢了,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开始观察那个孩子的言谈举止、神态仪容,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偷斧贼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最后他断定偷斧贼就是邻居的孩子。可是,不久之后他在家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孩子,发现他一点也不像偷斧贼。

 

疑心重的人通常很敏感,发现一些征兆便陷入冲动的情绪当中,然后胡思乱想,缩小摄取信息的范围,并且将所有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都建立在那些有利于证明自己设想的信息上,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证明法,当然会以假乱真,从而自圆其说。

因此,当怀疑的念头萌生时,我们应当立即寻找这个念头产生的原因,在循环思维形成之前,积极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在出现怀疑迹象时,一定要控制住自己混乱的思想,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提醒自己别人没有那么坏,要公正客观地看待怀疑的对象,在毫无客观证据证明自己的怀疑时,请立即停止怀疑。

比如,如果那个多疑的农夫在发现斧子丢了之后能冷静地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或者放在家中哪个不起眼的角落了,可能就会很快找到斧子,而不会无端地猜疑邻居的孩子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猜疑往往是经不起理智的推敲和验证的,可见理智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让猜疑的剑芒伤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