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暗示力:唤醒沉睡潜能,做最好的自己
- 何运燕
- 10字
- 2020-08-26 14:34:38
第二章 暗示与自我暗示
第一节 生活在暗示中
生病了要吃药打针,身体才能恢复健康;可是,如果病人充分信任医生,即使不吃药不打针,也能有所缓解。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的确真实地发生过。
早在1955年,美国的Beecher医生就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安慰剂的文章,第一次提出某些药物其实就是安慰剂。Beecher曾经作为医护人员奔赴“二战”战场。在意大利南部的海滩战斗中,很多士兵受伤了,而当时镇痛剂已经用完,伤员们难以忍受疼痛,哀嚎声一片。万般无奈之下,Beecher医生给伤员注射了盐水,却告诉伤员这是强力镇痛剂。令人吃惊的现象发生了,注射盐水后,伤员竟然停止了嚎叫,止住了疼痛。这一现象引起了Beecher的注意,战后,他回到美国,开展了一系列药物的疗效实验,最后提出安慰剂效应,即病人事实上接受的是无效治疗,但病人深信治疗有效,从而令病痛得到缓解。
安慰剂一般是蒸馏水、淀粉片,不含药物成分。但人们相信医生,相信这种药可以治愈自己的病,从而给了人们“可以痊愈”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研究显示,安慰剂对于一些疼痛病、抑郁症、肠胃病、心脏病和功能性疾病具有缓解治疗功效。如果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安慰剂,效果会更好,而且,医生的治疗手段、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医生对病人的鼓励和对药物的肯定,如“这种药效果非常好,对你的病情很有帮助”,都对安慰剂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信誉度高、职称高、诊疗费用高、看起来和善的医生更能赢得病人的信任。病人会相信医生的每一句话,这种“积极的错觉”会让病人更有信心,更愿意接受医生的积极心理暗示,接受治疗,从而恢复健康。
为什么安慰剂没有治疗成分,却可以治好病呢?最能让大家接受的解释就是心理暗示作用:病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因为安慰剂而大大增强,病人坚信安慰剂的治疗效果,最终痊愈。有人认为,大脑在紧张时会释放吗啡类化学物质,可以缓解疼痛。
当然,安慰剂并非万灵药,并不是有了安慰剂就不用接受其他治疗了。在这里想强调的是,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可以痊愈的信念,有助于缓解病情,加强治疗效果。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能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帮助病人排除不良反应。因为病人往往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一知半解,同时又对自己的康复抱有强烈的期待。当医生告诉他们“你会被治愈”时,他们就能够建立这个信念,从而相信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延/伸/故/事
特效安眠药
刘奶奶年纪大了,老伴走得早,子女们也不在身边,她在社区养老中心的生活还算愉快自在。唯一的问题是经常失眠,半夜睡不着觉。
于是,刘奶奶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小杨——小杨平时非常热情,做事认真负责,深得老人的信任。刘奶奶告诉小杨,自己的安眠药吃完了,问她还有没有安眠药。小杨是年轻人,睡眠相当好,从来不吃安眠药。但她灵机一动,对刘奶奶说:“我这里有朋友送给我的最新的特效安眠药,您先回房间,我马上给您送过去。”
小杨找到维生素片,给了刘奶奶,跟她说:“这就是那个特效安眠药,吃了一定能睡个好觉。”刘奶奶高兴地吃了“安眠药”。第二天,她一见到小杨,就兴高采烈地说:“我昨晚睡得特别好,很久没有这么舒服地睡觉了,你再给我一些吧。”
小杨只好继续让刘奶奶吃维生素片。就这样持续了大半年,刘奶奶的失眠慢慢好了。但老人家还是一直都记着小杨的特效安眠药,说效果特别好。
一片维生素片就能让刘奶奶安稳入睡,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刘奶奶非常信任小杨,对安眠药的真假丝毫不怀疑。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下,刘奶奶服下的维生素就产生了安眠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