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要掌握火候
成语“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启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愤”是指想懂而懂不了,心中难免愤愤。“悱”是想说而说不出,脸都涨红了。学生这时特别需要老师的指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催生婆”理论:老师不是把知识由外而内向学生灌输,而只是启发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内心中已有的知识表达出来。知识早就蕴含在学生的心里,老师的职责就是帮他们焕发出来。这正如孩子是产妇肚子里的,而不是催生婆的。催生婆的职责就是帮产妇把肚子里的孩子安全生出来。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还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等。主要作品《对话录》《理想国》。
孔子在这里的说法和柏拉图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不愤不启”,就是说,一个人首先得有学习的愿望,你想学而不能领会、不得要领的时候就很着急,在这个时候,我再去启发、开导你,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学习的动力。“不悱不发”也是这样:学生急于表达,脸憋得通红,就是说不出来。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情景。孔子认为这个时候也可以给他一些指点帮助。
从这段话中,我们发现孔子的教学:第一,有场景,现场感强,画面感强;第二,有动态,教与学是一个鲜活的、生动的进行时。所以说到教学生,孔子告诉我们一些教育方法:什么叫诲人不倦,什么时候教、怎么教。孔子每讲一个道理的时候,总是注重深入浅出,往往设定一个情景,出现很多人物,然后通过这个情景让大家去习得领悟。比如,每个房子有四个角落,讲了其中一个,其他三个角落学生要学会自己推算出来,这就是领悟、习得;不是把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讲给学生,面面俱到。孔子实际上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果学生老是不开窍,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上进的愿望,没有内在的需求,这时候启发也是不起作用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好的老师也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掌握要学的知识,才能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
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育思想,同时告诉了我们很多教育方法、教育路径。他不是一位空洞的理论说教者,而是一位从生活入手,给人以启示、启发与启迪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