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几次才行?
“三思而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篇,51原文是: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遇事思考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种情况以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季文子遇事三思而行,这与他的性格有关系。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非常世故,精于算计,所以每逢遇事,他都会思前想后,总是为自己精打细算。
钱穆先生说过,多思转多私。一个人如果心思很重,思来想去,这就容易转向,由思考的“思”转向自私的“私”;一个人过多算计,过于趋福避害,就不能够正确判断或者果断行事。因此,孔子说“再,斯可矣”。也就是说,遇事想得太多,人便会退缩不前;长此以往,人便会变得猥琐,变得自私。
季文子(? —前568),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我们在生活中往往理解的是一个正面的意思:一个人总是能够先思考再行动;经过反复地考虑,然后再去做。我们往往把它理解成与深思熟虑、郑重其事的意思差不多。实际上,“三思而后行”有这样一个语境,就是孔子对不同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教导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孔子说的话有不同的针对性:有的弟子性格急躁,常常莽撞行事,孔子就告诫他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要非常慎重;有的弟子做事磨磨叽叽,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优柔寡断,这个时候考虑得多了,反而对一些事情的决断、决策变得更加不利。这个时候孔子主张“再,斯可矣”,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就可以当机立断,果断行事了。
今天我们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相较这句话在《论语》中的语境,应该是有一些差别的,因为孔子讲的是季文子。季文子这个人,他的性格特点是思虑心比较重,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想两次就行了,还要想第三次吗?想多了就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行事时要什么时候思考,什么时候再思,什么时候三思。
这个成语用得比较多。它过去的语境和今天的引用会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别其实提示我们:在做一些决断,在采取一些决策的时候,要见机而行,量力而行,三思而行,择善而行。这段话揭示了“知”与“行”的一种关系,揭示了“思”与“行”的一种关联,同时说明三思而行也是值得我们玩味的,或者是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