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动力何在?

“诲人不倦”这个词在《论语》前半部分也提到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中也有一段类似的对话情景,再一次提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对弟子多次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此处原文是: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仅可以这样说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学生们学不到的。”公西华知道,他们这批学生比不上老师的正是这种精神,正是这种态度:圣人切磋琢磨,终身不殆。

和这段话相联系的,还有一句话。孔子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就书本知识来说,他和别人掌握得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他还没有做到。

我们在阅读《论语》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当遇到学习的问题时,孔子总是把自己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精神说出来,毫不保留。对于学习,他是敢于担当的;对待成为圣人、仁人的问题,他又是非常谦虚的。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自谦自己还没有做到,终生践行道德。这一点是孔子成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习无止境,谦虚无底线。孔子永远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所以他才能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汲取。

“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

“仁人”指有德行的人。语出《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便与德行紧密相关了。

孔子是喜欢音乐的,“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那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跟着唱一遍。就是说,孔子的学习是非常认真、非常具体、非常能坚持的。因此,学与做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论语》里有些话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反复出现,比如,“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其目的都是孔子向弟子们再次强调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中的一些重点,从而引导弟子们进一步明晰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