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个老人,端着一个洗脸盆,盆里放着口杯,牙膏,牙刷,洗脸毛巾,拄着拐杖,慢悠悠的走路,几人就说:石榴开花处处家。
别的老人看见她,会互相打招呼,聊天,年轻人,答应一声,就忙去了。
我拿着从小卖店买的盐,蹦蹦跳跳都跑回家,把东西放好,我正在洗菜到时候妈妈,妈妈,石榴开花处处家,是什么意思?
妈妈看了我一眼,问,你看见谁了?
我想了一下,村里的一个老人,头发都白了,拄着拐杖,端着一个盆,盆里有牙膏,牙刷,还有毛巾,她见人就说,石榴开花处处家。
妈妈笑,你看的这么仔细?
我点头,有个认识的奶奶跟她聊天,我过去打招呼,看见了。她见了我,也跟我说这句话。
妈妈摸摸我的头,以后你长大了,会不会不跟我一起住?
我惊讶,我不跟你住,我去哪里住?
妈妈笑,石榴开花,你见过没?
我答应,见过,二伯家种了一颗,开红色的漂亮的花,然后就结石榴。
妈妈,那个老人在搬家。
我更奇怪,那么一点东西?
妈妈答应,是啊。
我问,那她吃什么?睡哪里啊?
妈妈说,住儿子家里,几个儿子轮流住,一家住一段时间,到了时候就搬去下一家。每家都会有她的房间,衣服,床,家具,都不动,就让带着洗漱的东西过去就行,到了谁家,没有了,再买,所以,她就那么一点东西。
我,为什么要轮流住,搬来搬去,多麻烦!住在一家,别的孩子过来看她不就行了。
妈妈,很多事啊,不好说话,与其闹的不可开交,不如每家都去,外人没话说,自己也没有那么多事。
我,我们家有三个大伯,奶奶怎么不用这样跑来跑去。
妈妈笑,傻了,我们家房子那么大,这么多人住,都还有空房子,干嘛搬来搬去?
我,那个老人自己没有房子吗?那以前,她住哪里?
妈妈,以前肯定有房子,老房子,儿子长大了,要娶媳妇,要生孩子,房子不够住,就要拆了旧的,才能盖新的,儿子们做了新房子,老人就跟着儿子们住。
我,那不是好可怜,没有自己的家。
妈妈,所以她才说,石榴开花处处家啊?
我,妈妈,我知道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妈妈,嗯,知道了就好,人老了(去世),会有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主。
我,妈妈,人老了,还能有什么事情,奶奶和爷爷就什么事情也没有。
妈妈,不是每家人都能像我们家一样,好说话,明事理。
我一知半解,妈妈说,等你长大了,看得多了,就知道了。
确实,现在知道了,就感觉特别心酸。
人老了,如果自己有钱呢,就过得好一点,没有钱,就很可怜,如果孩子孝顺,给你吃,给你喝,给你看病,那还好,如果孩子不孝顺,只顾自己,那就可怜了,没吃没喝,生病了没人管。
老人走了,孩子们凑钱办后事,为了这个钱,能吵几天几夜。
后事办好了,要分东西,为了这点东西,又能吵的不可开交,很多兄弟,都是这样闹成了仇家,不说话,不来往,背后捅刀子。
儿子越多,吵的越厉害,有钱的,没钱的,孝顺的,不孝顺的,都逃不掉。
有女儿的,现在看见女儿的好了:过一段时间,会过来看看你,给你买点吃的,穿的,给你收拾屋子,打扫卫生,陪你说说话,逢年过节,过来看看你,给你带点年货节礼。
没有女儿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气啊,想到年轻的时候,累死累活养儿子,觉得自己有几个儿子,好像有几个皇帝一样,比别人高一等,走路带风,说话都硬气一些,老了老了,看着别人穿红带绿,有女儿走亲戚,送吃的,还有孩子跑来跑去,软软的,甜甜的叫外婆,外公,即使打孩子,骂孩子,也觉得幸福,看看自己老两口,冷冷清清,眼睛都能滴出血来。
儿子有什么好,娶了媳妇忘了娘。
一儿一女,完美了吧!
并不!
儿子从小就说压力大,一个人要养五个人(父母,老婆,两个孩子,喔喔,别忘了,还有他自己),羡慕别人家,几兄弟,一家养几个月,有事也有人商量,给老人看病有人分摊,伺候老人也有轮流的人,自己呢!没有!
眼睛里看不到别人几兄弟为了养老人吵架,翻脸。
女儿呢,过来看看父母,好说话的聊聊天,不好说话的,说是你来拿东西,趁着父母在,一天拿一点,把家都搬空了,你不来,人家说你不孝顺,自私。
父母跟嫂子闹别扭,跑过来你家住,婆婆就阴阴的说,养个儿子干嘛吃的?我娶个媳妇,还要贴两个老人?
女儿跟儿子闹别扭,儿子说,你走吧。
女儿说,我不走,这是我娘家。
嫂子说,父母在,这是你娘家。
潜台词,父母不在了,你还有娘家吗?这还是你娘家吗?
有人说,不会啊,我见过兄友弟恭,姐妹相亲,一家和乐,有商有量,开开心心的。
在心里掰着手指头,默数,一家,两家……数完了之后,想想村里有多少家人,占了多大的比例,在想想,附近几个村子,又有多少家,又占了多大的比例,你会遍体生寒。
再想想,听过多少,为了房子,家产,老人吵架,打架,闹的不可开交的。
是真的没有能力养,还是不愿意养,互相推托,互相扯皮,就怕老人拖累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