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患论
  • 戴凤秀
  • 3556字
  • 2020-08-29 10:53:18

第三节 “患”的形式

斯蒂文·芬克(1986)提出了危机的阶段分析理论Steven Fink,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6.:第一阶段是危机潜伏期;第二阶段是危机突发期;第三阶段是危机蔓延期;第四阶段是危机解决期。芬克的这种危机阶段分析理论的特色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危机的过程就像一个用锅煮水的过程,从慢慢烧水的“危机潜伏期”到水烧热至沸腾的“危机突发期”。之后,或者得把锅从火上取走,危机得到及时解决;或者经过“危机蔓延期”后,把锅底煮漏,危机也会得到解决。

尽管芬克所提的几个阶段缺少详尽的细节,而且好像是过于直线形的决定论,但是他提出的模式还是对危机做了一个完整的考察过程,即从危机的起源、发展、突变,直到危机的解决。这对研究患之灾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患之灾包括五个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

一 患的潜伏期

这一阶段属于患之灾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较长时间地积累矛盾,患还处于量变积累的过程;或者说,质变已经发生但表现还不明显,以致人们无法感觉到质变已经发生。以烟蒂导致的火灾为例,烟蒂即将引燃可燃物;或者烟蒂已经引燃另外的可燃物,但火焰和烟雾很小,不容易被人们所觉察。这个阶段就是火灾之类患的潜伏阶段。

所谓“突发”,并不全然是无端飞来,出现之初,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迹象。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就是各种征兆不断出现,但没有造成损害,或损害很小,还不容易被人们所感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人们在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中得到的经验之谈。

动物对自然灾害来临之前的感知最为灵敏,并伴随一些异常反应。如在地震发生之前,一些动物突然失去“理性”,集体逃亡大迁徙;狗儿莫名其妙地吠叫,鱼儿发疯地往水面上乱窜。另外,地下水有可能突然变得浑浊,水位忽升忽降;或者某地突然塌方。20世纪80年代以唐山大地震为蓝本拍摄的电影《蓝光闪过之后》就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现象。笔者在1998年参加了长江流域九江段的抗洪抢险,曾亲眼所见,在大洪水来临之前,一些蛇和老鼠拼命地往高处跑,因为高处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征兆,人们往往忽视,不去重视它,或抱以侥幸心理,认为这些征兆不会带来什么危害,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患之灾全面爆发时,人们才后悔不迭。2003年4月16日,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七一煤矿”爆发了“4·16”矿难,该患之灾导致17名矿工死亡。见张立、欧阳洪亮《矿工安全帽上留遗书 市委书记挥泪大整顿》, 《南方周末》2003年5月29日,第7、8版。事实上,这次患之灾的苗头(征兆)在前一天已经显现。据该事件的幸存者说,在事件发生前的15日上午,就有人发现井下岩壁上有个鸡蛋大小的洞,往外流水,还有黄泥。但可惜被人们所忽略,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灾难就因为对事件的征兆没有足够重视,而最终酿成了悲剧。

在患的潜伏阶段,人们普遍缺乏警惕性,除了主观原因以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

其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必然规律,人们对事物的变化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要变化不是非常明显,人们很难对变化引起警惕。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当工人发现岩壁上有个鸡蛋大小的洞,往外流水,并伴有黄泥出现,却没把它当回事,因为这在煤矿矿井下是常有的事;在2003年的SARS事件中,起先感染者只局限于部分地区,只有少数人感染,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北京某位高官竟然信誓旦旦地说“疫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1998年抗洪中,小的管涌没堵,而酿成整坝破堤的事情也发生过。

其二,人们对逐步的变化具有适应性。只要变化是逐步的,人们就会渐渐适应这种变化,哪怕从一个时段来看,这种逐步的变化已经导致非常明显的变化。而患之灾爆发前的变化一般都是逐步的,因而,人们不会有很高的警惕性。民间有这么一道名菜,叫做“冷水煮青蛙”,就是把青蛙放在冷水中,用小火慢慢地煮,这样水温是慢慢地上升,青蛙渐渐适应水温的变化,一直到死也没有任何异常的反应,丝毫没有感觉到大难临头。

其三,当今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世界,人们很难区分一种变化是患之灾的前奏还是事物的正常表现,也就难以对真正导致患之灾的征兆作出反应。这就像股市的波动,人们很难判断股票指数的下跌是股市的正常波动,还是预示着熊市的来临。

所以,在患之灾的潜伏期内,必须对出现的各种征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一方面阻止某些患之灾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对无法阻止的患之灾最大限度地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二 患的爆发期

处于爆发期的患时间最短,但是感觉最长。此阶段主要表现为事件的急速发展和严峻态势的出现。这个阶段有四个典型的特征:在强度上事态逐渐升级,由不为人所知达到引起公众广泛的注意;事态引起越来越多媒体的注意;烦忧之事不断干扰正常的活动;事态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正面形象或团队声誉。

爆发期是患灾造成各种影响和损失的阶段,也是社会和个体开始承受患所带来损害的阶段。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虽然最短,但是对社会的冲击、危害最大,即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很强的震撼力。

三 患的高潮期

患之灾的高潮阶段是指从人们可感知患造成的人员、物力等方面的损失到患之灾无法继续造成明显损失的这个阶段。患之灾爆发后,人们往往感到非常突然,它不断地给组织和个人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不断地加深和积累,直到一定的时候,损害会达到最高点。这时,患之灾就进入高潮阶段。

在患之灾的高潮阶段,患之灾所具有的六大性质表现得非常明显。

患之灾的缓解阶段是指患之灾所造成的损失达到最高点后,不再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慢慢地减小。患之灾的缓解阶段长短不一,往往是有形的损失容易恢复,恢复得较快;而无形的损害,如组织的信誉、形象、品牌等无形资产受到损害,个人声誉的下降和心理创伤,或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吸引力和发展能力的下降等,这些无形伤害的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缓解期,患之灾得到初步控制,但没有彻底解决。

四 患的衰退期

这一阶段,患之灾得到完全控制,就像上述斯蒂文·芬克举的例子中,锅被煮漏,或者锅被从火上拿开。在消退期,人们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加强各种预防患之灾知识的宣传。

五 患的区域性

(一)患的地方性

地方性的患之灾是指患之灾只发生在很有限的范围之内,影响范围也较小。如SARS病例从2002年11月16日开始只在广东部分地区发现,所以这时的SARS事件就属于地方性患之灾。再比如,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的地震和大火;1994年1月17日美国的洛杉矶大地震;1998年1月1日泰国的第一酒店大火;2003年4月16日发生在湖南娄底市的“4·16”矿难等。

地方性患之灾一般只需当地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和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理机构应对,而无须外来协助。但是,一旦发生地方性患之灾,地方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及时向上一级政府紧急应对机构报告,以备患之灾进一步扩大、延伸或恶化时,提供及时的援助。

在美国,日常遭遇到的非大灾难性的患之灾,通常是以当地政府为主来处理。有时,救援工作也分散给各种官方与民间组织以及志愿者等。由于范围小,彼此熟悉默契,这些工作的分工及相关救援资源的分配,较少混淆不清。全球也有很多国家采用这一模式。

(二)患的区域性或国家性

患的区域性的损失较大,影响范围也较大,一般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地区。如在2003年3月底以后,SARS就从广东扩散到全国很多地方,这时,SARS就由地方性的患之灾演变为区域性的患之灾。再如,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1999年7月9日“台独分子”李登辉正式、公开抛出分裂祖国的“两国论”至今;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海难;2003年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等都属于区域性或国家性的患之灾害。

区域性的患之灾害需要中央政府出面调度资源来救援处理。但同时,也需要各省(州)或其他地方政府积极协调配合。当然,民间资源的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患的世界性或国际性

世界性或国际性的患之灾害影响的范围涉及世界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如2003年除了中国出现SARS以外,在全球30多个国家都发现了SARS病例,这次事件就可以归类为世界性或国际性的患之灾害。再比如,1914年6月28日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1962年10月16~28日的古巴导弹危机;1990年8月2日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2001年4月的中美撞机事件等都属于世界性或国际性的患之灾害。

当然,这种地方性或区域性和世界性或国际性的划分也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有些患之灾害虽然发生在地方、区域或某一个国家,但它们对世界的影响确实巨大,它们也属于世界性患之灾害,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9·11”事件。“9·11”事件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会殃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发全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