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
- 李世刚
- 2044字
- 2020-08-29 10:59:22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从新千年伊始的“流动性充裕及过剩”到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及短缺”,“流动性过剩(短缺)”似乎成为描述全球宏观货币经济运行特征的一个新兴词语,“流动性过剩及其逆转”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各类商品和资产价格膨胀和破灭(Boom and Bust)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流动性变动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其通过种种传导机制,影响实物商品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打破传统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使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
流动性状况(过剩或短缺)及其变动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传导途径是什么?流动性过剩(短缺)是源于货币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不稳定而导致央行货币调控失误,还是源于外部经济的流动性过剩(短缺)输入,或是源于宏观经济部门内部自发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而产生的流动性内生机制?在流动性由过剩变为短缺的过程中,资产价格变动和通胀(预期)扮演了什么角色?针对不同的流动性产生机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有效?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实体经济逐渐进入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下,这不仅是一系列理论问题,更是一系列现实问题。
1.1.1 选题背景
2005年至2007年初,就在“流动性过剩”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一个时髦词语的时候,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愈演愈烈,大宗商品、股票、金融衍生品和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随着金融市场的恐慌和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全球大部分经济体的流动性都在由过剩向短缺急剧逆转,而资产价格由前几年的快速膨胀变为剧烈波动直至大幅下跌,正是这场流动性逆转的突出表现。
流动性管理(特别是应对流动性过剩),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美日欧等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和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共同造成起始于2001年持续至2006年底的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这场“流动性盛宴”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和通胀目标失控,而资产价格重估(尤其以股票、商品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又通过财富效应、预期改变反过来增强了流动性过剩的趋势。
2007年开始,我国政策当局逐渐认识到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危害,加强了流动性管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化;然而,就在流动性过剩局面初步得到控制,但总体来讲还处在货币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释放的滞后期内,2007年底开始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美国次贷危机造成金融市场层面的流动性短缺。由于很难预计这次局部市场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基本面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恐慌情绪迅速波及主要金融市场,同时大宗商品的期货和现货、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挫和剧烈波动。
纷繁复杂且诡谲易变的种种乱象急需理论研究方面的解释,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此之多:中国之前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什么,是源于现有汇率形成机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大量热钱流入)造成国内基础货币被迫过度投放这种“外部流动性输入机制”吗?如果深入到宏观经济部门内进行考察,将流动性状况变动归结为微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行为变动的一种宏观反应,那么影响资产(负债)比例调整行为的因素是什么?流动性过剩(短缺)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是什么?真的存在大多数人认为的理所当然的简单逻辑:“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吗?
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中亟待回答的问题,本书期望能围绕上述问题为相关政策的提出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依据,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如何正确界定“流动性”、“流动性过剩(短缺)”,合理探寻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产生根源,系统研究流动性状况及其变动与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之间的作用途径和影响机制,这些都需要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此外,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面,建立并运用模型模拟控制通货膨胀和预防资产价格泡沫而出台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以及抵御经济衰退而出台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对流动性状况的影响效果,这些都为面对日益动荡起伏的国际金融环境的政策制定者科学地调整决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数量依据。在这些方面本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研究方面,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是一个包括参与主体、传导机制、作用途径、影响过程在内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是一个包含指标选择、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方案设计和模拟分析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本书采用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流量—存量一致分析方法(SFCA),尝试建立一个宏观经济分部门流量—存量动态调整的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经济部门资产(负债)调整行为所体现的“流动性部门内生机制”,并寻找产生这种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这为研究流动性过剩(短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视角。目前,流量—存量一致分析方法(SFCA)在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国内基本上还没有,国际上的研究也不是很多,本书将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