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政策框架下的节能增效与信息技术应用
- 崔旭
- 1182字
- 2020-08-29 11:15:17
第二章 中国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中国能源消费的特征
1.中国能源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差距有增大趋势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是120亿吨标准油,同比增长了5.6%,是1973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中国增长了11.9%,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是3.1%,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的石油消费量增长了0.9%,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石油消费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增长。而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增长了5.5%,其中中国增长了10.4%。
回顾中国能源消费和生产的历史,表现出不同的特征。1980年以前,能源消费和生产增长速率较慢,从1994年开始,成为能源进口国;1980~1997年,是一种慢坡式增长,1980年消费量为60275万吨标准煤,1997年消费量为137798万吨标准煤,1997年是1980年能源消费量的2.29倍。1997~2000年基本持平,但2000年之后中国的能源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4939万吨标准煤。相比2000年的132469万吨标准煤,2010年是其2.45倍,说明近10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加快。虽然能源生产也在同步增长,但还是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并且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差距有增大趋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1953~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生产总量
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缘于经济的粗放型快速增长。2007年9月8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科协年会上说:“从1980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是以能源消费年均5.6%的增长为支撑的。”不仅如此,由于实行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效率低下,故而造成了能源的更大浪费。因此,中国必须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布局:一方面,针对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制定相关措施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基础产业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
虽然几大基础产业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基本保持稳定,但从数量上看,消费量却呈逐年上升态势。从2000年开始,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领域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比值为7.7%左右;建筑业保持在1.4%左右;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一些降低,从8.2%降到6.8%;生活消费有所增长,从10.7%增长到11%(见表2-1)。总体而言,2000~2009年各行业所占的比值变化不大,但是因为中国总的能源消费量在快速增长,所以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2000年,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费量为11241万吨标准煤,到了2009年为23691万吨,前者是后者的2.1倍。从建筑业来看,2009年消费量(4562万吨标准煤)是2000年(2178万吨标准煤)的2.09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09年消费量(21016万吨)是2000年(12033万吨)的1.75倍;在生活消费方面,2009年是2000年的2.16倍(见图2-2)。
表2-1 中国分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
图2-2 中国分行业的能源消费量
发电、交通、建筑等产业都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在这些领域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推行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等,可以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降低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