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社会”一词并非舶来品,至迟到了唐代,这两个字联结在一起并具有某种特定含义,已经出现在文献记录中,并被当时人广泛使用。当下,人们普遍所理解的“社会”的含义,如《辞海》中的解释: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第1648页。它是晚清以来在译者的别择与诠解、中西文化的沟通过程中逐渐确立起来的。“社会”一词是中国所旧有,但其含义却古今有别。如蒋廷黻所言:“旧名词,如同市场上的旧货牌,已得社会信仰。这点无形的信仰是历代无数的民族领袖费去无穷的心血所缔造的,想要造出一种新的共同信仰,谈何容易?所以善于经商者,情愿换货不换牌子。”“新名词既无号召之力,又使社会纷乱。”蒋廷黻:《新名词,旧事情》,见《大公报·星期论文》(天津版)1934年1月21日,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118分册,第272页。清末民初时,新名词、新概念大量涌现,有一部分即取自中国典籍中的旧有词汇。近代以来,对译西方“society”的“社会”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的语义内涵逐渐确立起来,并广为流播。这也使得它在传统中国自身语境中所固有的含义逐渐晦而不彰,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原有词汇在语义上“旧瓶装新酒”的显例之一。关于“社会”一词概念的辨正与中西对译等问题,学界已有一定的讨论。如冯天瑜《“社会”:概念的中西涵化》(载冯天瑜《冯天瑜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第813~819页)一文略述“社会”的古汉语义、近代日本的对译情形以及在近代中国的定名;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一文讨论了清末民初中国人对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概念接受的过程中,基于旧有观念而选择性确立起其内涵的情形;崔应令《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载《社会》2015年第2期)一文主要讨论近代学人对译西语“society”所经历的变化过程。“社会,society,双音节词,联合结构,来自日语的原语汉字借词,名词。本义为‘在春秋社日迎赛土神的集会’或‘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在日本明治初年,后面这个意义被引申为‘society'。此词一直要到20世纪早期才传至中国。1879年和1890年,黄遵宪用它来指商人‘协会’。”(〔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第238页。)“‘社会’的原义是指社日的集会。古时每逢社日,邻里居民举行集会叫社会。‘社会’的本义是土神,为名词。”(张庆绵、申笑梅编著《汉字述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第203页。)回溯唐宋明清以来“社会”一词在不同时代所具有的含义,一方面,该词之所以在晚清从一个中国旧有词汇而成为对译英文的“新名词”的原因,是该词在古今意义上存在着沟通点和关联点;另一方面,透过该词的语义变迁,它折射出各个时代所独具的人文风貌。从唐代的隆崇信仰、民间祈祀活动的丰富,到宋代士民生活的活跃多姿,明代文人学士的结社、讲会,以及清代的新学输入与中西、新旧之学的鼓荡,“社会”一词的语义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风气的转移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