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婚礼的特点:嬉闹

在西村,结婚被认为是人生只有一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的确如此)的大喜事,所以人们操办婚事总是尽量铺张,把婚礼办得隆重而热闹。“嬉闹”可以说是乡村婚礼的一大特点,本章对这一特点做一考察。

一 嬉闹气氛的营造

西村人的婚礼自始至终充满了嬉闹的气氛,这种气氛是通过以下手段营造出来的。

(一)色彩

传统中国婚礼的基调颜色是红色。红色代表喜庆,代表热闹,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婚礼特点的色彩。在民间,红色代表吉利,成了婚事的代名词,人们通常用“红”“白”分别代表婚事和丧事。在西村,结婚前夕布置新房和院落是男方一项很重要的准备工作,新房和院落的布置的重要原则是突出喜庆的气氛,而利用红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手段。他们把新房的门窗粉刷成红色,在新房内贴上以红色为主调的画(尤其不能缺少一幅胖男娃娃的图画),挂上红色的门帘。婚礼举行前还要由新郎的母亲出面组织人做被褥和床上用品,其中红色的被褥占多数。在结婚当天,门前须挂一块红布,作为结婚人家的标记,婚礼上也必备一块红布。新娘着装也以大红为宜。贴大红对联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联常常这样写:“夫爱妻妻爱夫夫妻恩爱,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最宜,鸾凤吉祥自由恋爱”,等等。

最能突出中国婚礼嬉闹气氛的是贴红“囍”字。“囍”是一个表示吉祥、喜庆、热闹的符号。它用鲜艳的红纸剪成,形状有大有小,有圆有方。人们不仅把它贴在大门上,还贴在新房的门上、拜天地和“磕头”时新郎新娘所面对的墙上、作为仪式道具使用的盛粮食的斗上和水缸上、迎亲用的拖拉机上、窗户上等。此外,被子、门帘、窗帘、枕头上也通常绣上红“囍”字。大红“囍”字是人们喜悦心情的表达,是对新人的祝愿,其鲜红的色彩和具有的象征意义为婚礼增添了欢乐、热闹的气氛。遍贴红“囍”字似乎是在向全世界呐喊:“我要结婚啦,我多高兴啊!”

关于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在当地流行着一则传说。北宋时有个秀才(有的传说指明是著名宰相王安石)赴汴梁城(今开封市)赶考,他住在城东太平岗村(距西村22公里)的舅父家中。一天进城,他看到城东门楼上有个对联:“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这是当地一个马员外所出的,求一下联。秀才摇头吟毕,称赞诗写得好,但对不出下联。第二天考试时,秀才笔试出众,主考官要对他面试,指着厅前的飞龙出了一个上联:“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命他对出下联。秀才随口对出在城东门楼上看到的对联。主考官看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十分高兴。秀才考毕回家,到马员外家对城东门楼上对联的下联,他挥笔写上“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马员外大喜,便对秀才说:“此联是我独生女儿所出,是为选婿而设,已悬挂半年,无人能对。现在相公既已对出,联成一副绝妙的对联,你也就自然成为我的女婿了。”于是秀才与马员外的女儿结婚了。正在拜天地的时候,大门外忽然人欢马叫,两个报子前来高声报道:“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中头名状元,明日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秀才喜上加喜,与马小姐拜过天地,入了洞房。在洞房内,新娘笑着对秀才说:“郎君才学高广,一举成名,今晚又逢洞房花烛,真是‘大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了。”秀才听后,哈哈大笑,将事情经过叙述一遍,说:“全仗娘子出得好联。”说罢,在红纸上写下一个斗大的“囍”字贴在门上。又吟诗一首:


巧对联成红双喜,

天媒地证结丝罗。

金榜题名洞房夜,

小登科与大登科。


此后,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流行开来。

这个传说把“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联系起来,二者并称人生两大喜事,这表明了传统中国人的一种价值取向。许多西村人都知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金榜题名”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洞房花烛夜”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它比“登科”之喜更普遍、更具有根本性。其实,“囍”的含义未必就是指“大登科”和“小登科”,把它理解为“合二姓之好”、“两个人的喜事”或“两家人的喜事”可能更符合实际。不管这个传说是否真实,结婚贴红“囍”字至今仍是汉族的一大习俗。“囍”成了表示婚礼的专用符号,贴“囍”字成为烘托婚礼热烈气氛的一大手段。

(二)音乐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载歌载舞的方式庆祝结婚。西村人在婚礼上虽不唱歌跳舞,但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考究的人家举行婚礼要请专门的乐班子吹打演奏。现在一些富足的人家为了把婚事办得更体面,仍会请乐队。1999年2月,笔者在西村调查时,有一个外村的迎亲队伍路过西村,一辆农用四轮拖拉机走在队伍最前面,上面坐着由4名乐手组成的乐班子。乐队的吹打吸引村民纷纷出门观看,人们拦住乐队,让他们演奏了一阵子才放行。村民们告诉笔者,西村北面某村有一个个体户做生意发了财,儿子结婚不仅有乐队,还请了十几人的盘鼓队,迎亲路上盘鼓队边敲鼓边跳舞,十分气派。但这样的人家是少数,多数人家结婚不请乐队,而是采用一种较经济的办法,即用高音喇叭播放音乐。西村有人专门出租大喇叭和收音机,每日租费约20元。1999年2月,笔者访问的西村三户结婚人家都是用高音喇叭放音乐而没有请乐班子。婚礼举行的当天早上5点钟左右,当人们尚在梦乡时,新郎家的高音喇叭就传出了欢快的乐曲。曲子有豫剧《朝阳沟》选段、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流行歌曲、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插曲等。最近一些年,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放映一场电影的做法较为流行。电影开始前放映员通常会宣布:“明天是咱村某某家的孩子办喜事儿,这场电影是他们家包的。”这种发布消息的方式不仅起到烘托热闹气氛的作用,还使举办婚礼的家庭有了足够的体面。听到这个消息人们会说:“哦,某某家的孩子要娶媳妇啦!”人们便开始根据自己与结婚家庭关系的远近,考虑明天要不要到场、该不该送礼以及送什么样的礼等。

(三)鞭炮

婚礼嬉闹气氛的营造离不开燃放鞭炮。放鞭炮时火光四射,满目璀璨,震耳欲聋。燃放鞭炮是一连串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最大限度地烘托了婚礼的热闹气氛。

放鞭炮贯穿于婚礼的整个过程。人们用这种单纯、短促而剧烈的声响来表达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时刻燃放鞭炮具有不同的意义。

婚礼前一日晚上举行铺床仪式时放鞭炮表示驱邪和祝福。

婚礼当日凌晨放鞭炮表示一个特殊日子的开始。这天,举行婚礼的人家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放鞭炮,这既是为了驱邪也是为了祝福,同时好像在向村中人们宣布:“我们家今天要举行婚礼啦!”

迎亲队伍出发前放鞭炮是祝迎亲队伍一路平安。

迎亲队伍路过村庄放鞭炮是一种礼貌,是向村民们问候:“你们好!我们的迎亲队伍路过这里,请关照。”

遇到河流、桥梁、庙宇、坟场时放鞭炮是为了祛避凶邪。这些地方被认为是神鬼出没的地方,鞭炮声可以把恶鬼吓跑。

到达新娘家门口时放鞭炮,既为了驱邪,也是向新娘家人表示问候:“你们好!我们已经到了,新娘准备好了吗?”

新娘上车、迎亲队伍离开新娘家时放鞭炮是向新娘家人告别。

迎亲队伍回到新郎家时放鞭炮是向家人报告:“我们已胜利返回!”

举行“拜天地”仪式时燃放鞭炮,宣告人生最为重大的时刻的到来,将婚礼喜庆的气氛引向高潮。

“磕头”仪式时放的鞭炮是对所有宾客的问候和致谢。

在乡村中,只要鞭炮一响,便会有许多人来看热闹,多是女人和孩子,他们常常既害怕鞭炮又想听炮声。有时候放鞭炮的人把鞭炮拿到他们面前,故意做出吓唬人的样子,他们只好用手捂住耳朵躲起来。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拣拾地上未爆的爆竹。鞭炮的火光、硝烟和崩鬼神、驱妖邪的响动,刺鼻的火药味,集声、光、味于一体,最能为婚礼增添嬉闹的气氛。鞭炮的响声表达的是人们对婚礼和人生的理解,体现的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的积淀。

二 “迎亲”之“闹”

嬉闹的气氛还表现在婚礼的人气上。中国人讲究“人气旺盛”,婚礼上人越多、越热闹,越说明结婚人家人气旺。这里的“人气旺盛”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有一个较大的近亲集团;第二,在社区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举办婚礼的人家总是尽量邀请较多的人参加。在西村,结婚不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事,甚至也不仅仅是当事人家庭的事,它实际上成为半个村子甚至整个村落社区的节日,所谓“结婚一家,欢乐一村”就是指此而言。婚礼大都集中在春节前后举行,这时是农闲期,人们有闲暇参加婚礼,所以每有人家举行婚礼,院子里总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结婚的人家通过婚礼的嬉闹来显示亲友的众多和交往的广泛,人们也趋于通过这样的机会来评判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和其在社区中的地位。如果婚礼上冷冷清清,被认为是不好的,一般来说这是举行婚礼的家庭在社区中的人际关系方面出了问题的表现。

婚礼上的人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服务人员。婚礼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周密的分工和筹划。一般的婚礼至少需要20个人操办。他们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工作人员一般有:厨师2~3名(一般由村里专业厨师担任,专门负责烧菜),蒸馍人1名,婚礼主持人1名(一般由学校教师担任),燃放鞭炮的人1~2名,端盘子的人3~4名,采购人员2~3名,招待人员2~3名(负责为新娘方的人递烟、端水、交谈等),陪伴新娘的人1~2名(女性),司机1~2名,“娶客”7~8名(最多时达30多人,其中2名必为女性)。这些服务人员大都是没有报酬的,工作属帮忙性质,能被邀请帮忙对其来说也是一种体面。

图5-1 送嫁妆

第二类是新郎新娘的近亲和朋友。他们被特意邀请而来,是被正式招待的客人。他们一般与举行婚礼的人家有较密切的关系,参加婚宴,并在“磕头”仪式上接受新娘新郎的敬意,同时送给新人礼物(现在一般给现金,称为“拜礼”)。

第三类是看客。这类人最多。他们不是被正式邀请的人,故不参加酒宴,只是出于好奇来看新娘。一家娶亲,附近的男女老幼都会去看热闹。不仅看,还要对新娘评头论足,有时还要搞出一些恶作剧来,这在中原地区叫“看新媳妇”。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旧称“观新妇”,古代又叫“观华烛”。《礼记》上说:“妇见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西面北上,是见已。见诸父,各就其寝。”有人认为看新妇是从“妇见舅姑”(介绍新妇与内外诸亲晤面的议事)发展而来:“惟流俗相沿,渐失初旨,浸假而便为看新妇矣。”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278~279页。但从中原地区的婚俗看,“妇见舅姑”是一个单独介绍新妇与内外亲人见面的仪式,这个仪式至今仍在中原地区流行,俗称“磕头”。“看新媳妇”是对结婚之日街坊邻居、亲戚朋友观看婚礼仪式和新娘的通称,它不是一个固定的仪式,人数的多少也不固定。因此,似乎不能把“看新媳妇”看作由古代“妇见舅姑”仪式演化而来的习俗。实际上,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结婚是宣布一个社区新成员的到来,村民聚来观看这位新成员是很自然的,不一定是从与诸亲晤面的仪式而来。这些来看新媳妇的人正是婚礼嬉闹场面的基础,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晚上闹房活动的“主力军”。

迎亲活动也充满了嬉闹气氛。新中国成立前西村人过年,喜欢在家里贴《老鼠嫁女图》年画。这是一幅以寓言的形式反映迎亲活动的作品。《老鼠嫁女图》有多种版本,但基本内容相似,都有一群老鼠扛旗、执伞,旗帜上写着“状元”或“及第”。有的老鼠抬着嫁妆箱子,敲着锣鼓,吹着唢呐,在前面开道,4只老鼠抬着装饰华丽的小轿,里面坐着“鼠新娘”。“鼠新郎”骑在一只癞蛤蟆的背上,头戴礼帽(或者戴着官员的帽子),手拿一把折扇,扬扬得意地盯着嫁妆箱或花轿里的新娘。画面上无一例外地都有一只大花猫,它或卧在一旁,盯着迎亲的队伍,伺机而动,眼看一场混乱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冲进了迎亲队伍,咬住了一只老鼠又扑倒了另一只,老鼠手中的铜锣失落在地,整个迎亲队伍乱成一片。这幅画以讽刺与夸张的手法、喧闹跃动的画面烘托了辞旧迎新的欢快气氛,突出了中国人迎亲的嬉闹特点。它构思精巧,画面生动,情趣盎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老鼠嫁女图》虽只是表现了一个寓言,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所反映的与旧时上层人迎亲的热闹场景基本类似。新中国成立前,富有的人家迎亲多使用轿子,轿子高约两米,外饰花布和红绸,故称“花轿”。轿子又分四人小轿和八抬大轿两种。迎亲一般有浩荡的队伍,其中有乐队和众多运送嫁妆的人,还有扛着旗、伞之类的人。《老鼠嫁女图》中“鼠新郎”穿长衫、戴礼帽和拿折扇,也与实际生活中新郎的装扮相一致。在西村,据说新中国成立前地主魏家少爷结婚时迎亲规模最大,当时女方陪送十几件家具,迎亲队伍长半条街。不过,现在普通家庭结婚,女方陪送的嫁妆比那时还多,主要有家具(大衣柜、小衣柜、写字台、椅子等)和被褥、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等。迎亲队伍也更大。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豫东地区迎亲的工具与新中国成立前已大不相同,不用轿子而用牛车或马车,车上用草席架起一间小屋,两头吊着被子,新娘坐在里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用自行车迎亲的较多。新娘若会骑车,便自己骑车,若不会骑车便坐在车后由人带着。再后来迎亲多用小型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有时仍用自行车。考究的人家用面包车或轿车,可见迎亲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迎亲时,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在前面开路,几十辆自行车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最近几年,豫东地区一些更富裕、更讲究体面的人家,迎亲又有复古倾向,即又用起花骄来。轿夫穿起旧式服装,叫着号子。前有乐队和盘鼓队开路,吹吹打打,蔚为壮观。迎亲队伍路过村落或遇到人群、桥等要燃放鞭炮。每有这样的迎亲队伍经过,人们常围住队伍,让轿夫、乐班子和盘鼓队表演一番才放行。对村民来说,这是一次不花钱的演出;而对娶亲者来说,这也是炫耀的机会。迎亲工具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嬉闹的特点没有变。

在迎亲队伍中,除了司机、放鞭炮的人和两个伴娘等人有具体的工作外,多数人并没有具体的事做,用当地人的话来说他们只是“壮壮门面”,因为迎亲的队伍越庞大,场面越热闹,越表明这家“会来事”(在村落社会中人际关系较好)。到达新娘家所在村落时,早有新娘家的人在村头迎接。相互确认后便把迎亲队伍引到新娘家。这种确认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同一个村落、同一天有几户人家结婚的情况下,不经确认有可能进错门。

几乎在迎亲队伍到来的同时,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也开始行动。送亲队伍一般由伴娘7~8名(最多时达30人)组成。其中,有两三名是新娘的“贴身护卫”,她们的任务除了在路上与新娘聊天、安慰新娘不要因离开父母而过于悲伤以外,还要在进新郎家的时候保护新娘,因为这时新郎的晚辈们常常对新娘搞恶作剧。送嫁妆的人数依嫁妆多少而不同,一般有二十多人。另有两个“端灯盆”的男孩,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或侄子,一人端一盏油灯,一人端一个脸盆,同新娘坐在一起。

无论是迎亲人员还是送亲人员,除了享受一顿丰盛的酒席外还会得到一定的礼品,俗称“封礼”。“封礼”有香烟、糖果、毛巾和现金等。

新娘进了新郎家门后,鞭炮齐鸣,乐声大作。过去,新娘进门后要经历一系列“考验”。据老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新娘在下轿之前,要举行一个叫“打醋担”的避邪仪式:一人拉着一个烧红的犁铧,另一人向犁铧上浇醋,绕花轿一周。据说这样可以消除新娘身上的邪气。新娘下轿后,脚不能挨地,要同新郎“走穴子”。“穴子”是一种宽约一尺、长数丈的用于囤粮食的草编物,两个人并排走在上面非常困难。这个仪式的目的可能是让夫妇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后来废止了这些做法。

过去,西村还有向新娘“摔草把”的习俗,这可以看作对新娘的戏弄。这个工作通常是由新郎的弟弟进行的,习俗赋予他们戏弄新娘的权力。具体做法是用绳子将一束秆草(谷秆)扎起来,当新娘下车或下轿时,用力向新娘头上摔去。这个习俗可能与“撒草”之俗有关,是“撒谷豆”之俗的一种变形,不仅流行于豫东地区,也流行于其他地区。例如,在河北某县,也有新娘下轿后向新娘“撒草”的习俗,并且一面撒一面作歌,祝福新婚夫妇万事如意、百般吉祥。马之骕:《中国的婚俗》,岳麓书社,1988,第94~95页。“撒草”仪式原意为祛“三煞”(即青羊、青牛、乌鸡三个凶神)。据说新妇若冒犯这三个凶神,就会冒犯尊长、断子绝孙等。牛和羊都吃草,鸡也会啄食青草,故在新人进门时用草来“安抚”这三个凶神,让他们不要作孽。类似的习俗在世界其他民族中也存在。例如,在英格兰,结婚时有一种沿路抛撒花草或碎屑的婚俗,要从新人一方或双方家里一直撒到教堂。参见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简史》,刘小幸、李彬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145页。今日西方人结婚时向新人撒彩色纸屑的习俗可能源于此。后来这一习俗可能演变为“摔草把”,把草扎成“把”,又变“撒”为“摔”。所起的作用也不再只是为了避邪,而是成了戏弄新娘的一个节目。新娘一进门便受到这样特殊的“欢迎”似乎是对新娘的一个下马威。在西村,这个习俗在20世纪70年代末还实行着。“摔草把”常常把新娘摔得疼痛难忍,以至于许多新娘进门时不得不由几个娘家人保护着。因为“摔草把”而大吵大闹甚至动手打架屡见不鲜。据西村一位被称为“闹房专家”的SYS讲,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因为“摔草把”而同新娘娘家人吵架的经历。


前年,有一个嫂子过门的时候,我站在墙头上,往新娘的头上摔草把。新娘的兄弟不愿意,揪住我,大吵大闹,非要打我不可。许多人来劝阻:“算了吧,这里兴这个(习惯),小孩子家,闹着玩哩。”事情总算平息下来了。


这个做法常常引起麻烦,后来就废止了,改由新郎的姐姐或妹妹向新娘身上撒“明纸儿”。所谓“明纸儿”是将红纸剪成碎屑,与麦麸掺在一起。当新娘进门时向其身上撒。有时,新娘进门时,由新郎妹妹辈的人往新娘脸上涂抹胭脂,新郎则向众人撒糖果。这些做法有向新人祝福的意思,但仍可认为是戏弄新娘。当然,这些做法也起着烘托婚礼嬉闹气氛的作用。

三 “拜天地”之“闹”

在一片欢乐、热闹的气氛中,新娘被引到一张桌子前,她要同站在那里的新郎举行“拜天地”仪式,这个仪式是婚礼的核心部分。

顾名思义,“拜天地”就是祭拜“天地之神祇”。这个仪式的最初含义可能是向神明(天地)报到、登记,让神明承认这桩新缔结的婚姻。不过,这里的“神明”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个仪式上既没有任何神灵偶像(据老人回忆,过去也没有象征神明的东西),也没有围绕神明举行的严肃仪式。过去,当婚礼主持人喊“一拜天地”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地向上下指一指,而现在的“拜天地”仪式连这种象征性的动作也没有了。“拜天地”与其说是祭拜神明的仪式,毋宁说是一个向整个社区宣布婚姻的缔结而获得人们认可的仪式。这是一个最具公共性质的仪式,参加者有新娘娘家的人与新郎的父母、族人和亲戚,此外还有街坊、邻居乃至整个村落社区的人。

图5-2 拜天地

这个仪式是围绕一张桌子进行的。桌子一般摆在堂屋的窗户前,称为“喜桌”。桌子上放着满满的一斗小麦,上面插一杆秤、一把杼、一面镜子,还有一块红布。据村民们讲,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含义。对小麦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放满满的一斗麦子是希望新娘的到来能使粮食丰收;二是小麦是作物的果实,寓意为生育,希望新娘能够多生多育,繁衍后代。笔者认为这后一种解释似乎更符合婚礼这一场景。麦子上插一杆秤,据说是希望新人能够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不乱花钱,因为大手大脚的“高消费”媳妇不受农家欢迎。“杼”与“住”同音,希望新娘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婆家长期住下来。镜子寓意“心明如镜”,希望新娘通晓事理,与丈夫、家人、族人及邻居和睦相处。红布是为了避邪,据说是因为所有鬼怪精灵都害怕红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东西都是针对新娘而设,表现了对新娘既期待又担心的复杂心理。

当新娘、新郎在桌前站好后,婚礼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文化大革命”中,旧的拜天地仪式作为“四旧”之一受到批判。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人对这个仪式做了非常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婚礼上出现了偶像,让新娘新郎向毛主席画像表达敬意。这个仪式的全过程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在喜桌前的墙上。一张20世纪70年代的“拜天地”仪程是这样的:


1.唱革命歌曲(全体合唱)

2.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3.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4.新娘新郎介绍恋爱经过

5.主婚人讲话

6.祝幸福、勉进步、提希望

7.新郎新娘表决心、致答词

8.新郎新娘向父母三鞠躬,向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致谢意(三鞠躬)

9.余兴


向毛主席表达敬意一项,其意义相当于过去对天地神祇的祭拜,但这种新的形式并没有实行多久。1990年,西村北门里SZL结婚时的拜天地仪程是这样写的:


1.结婚典礼开始,新婚夫妇就位,奏乐,鸣放鞭炮

2.主婚人(新郎父母)就位

3.婚姻介绍人、来宾就位

4.新婚夫妇向主婚人敬礼

5.新婚夫妇向介绍人、来宾敬礼

6.新婚夫妇相互敬礼

7.新婚夫妇介绍恋爱经过

8.新婚夫妇入洞房


这两张“拜天地”仪程中都没有“拜天地”的内容,所以仍称婚礼为“拜天地”实在是名不副实。随着司仪的吆喝声,新郎、新娘不停地鞠躬。“拜天地”仪式中有“新婚夫妇介绍恋爱经过”的内容,但这通常也只是象征性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大多数婚姻的缔结仍是在父母、媒人以及族人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的,没有诸如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第二,即便新郎与新娘有一个浪漫的恋爱经过,也难以在众人面前启齿。公开谈论爱情之类的话题仍被认为是不稳重的,尤其是女子在这样的问题上最好表现得羞羞答答的。但是,那些在外面工作或读书的人是例外。1989年,春节时结婚的SJW就是一例。他在部队一所警官学校读书,受过现代教育,在众人一再要求下,他大大方方地讲述了他和新娘相爱的经过。整个过程中新娘一直低头不语,并由伴娘扶着。鞭炮响声、乐曲声、司仪的吆喝声和人群的欢呼声连成一片,营造了一派喜庆的气氛。这个仪式极短,一般为5~10分钟。

四 “磕头”之“闹”

婚礼的另一个重要仪式是“磕头”。有的论者把这个仪式同“拜天地”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个仪式。“磕头”是将新娘介绍给新郎的家人、族人和亲戚的仪式。这个仪式虽与“拜天地”在同一地点举行,但在时间上是错开的,它是在婚宴结束、新娘娘家人回去之后举行的。“磕头”仪式的正式参加者仅限于新郎家的人、族中近亲和亲戚等与新郎有血缘关系的人。因此,与“拜天地”的公共性质不同,它是一次在家族成员圈子内举行的内部性质的仪式。据考证这个仪式是从古代“妇见舅姑”发展而来。西村的“磕头”仪式是这样进行的:仪式开始,司仪一一介绍族人和亲戚中的长辈,顺序是先介绍关系最亲密者;每介绍一位,新娘新郎便向其表示敬意(以前用磕头表示,现在多改为鞠躬),被介绍者接受新人的致意,俗称“受头”,司仪喊:“给你姑姑磕头!”姑姑便站出来“受头”,同时拿出给新人的“见面礼”(又称“拜礼”),新娘的婆婆端一筐子站在一旁专门接受“拜礼”。过去“拜礼”多为实物,现在绝大多数为现金。这类“礼”与新娘的磕头或鞠躬相联系,故又称“磕头钱”。“拜礼”的数额主要由“受头”者与新人关系的远近以及“受头”者的经济能力决定的,但有时也受“磕头”仪式的气氛所影响。

由于仪式的参加者和观看者大都是熟人,所以气氛显得更为热闹而随便。观看者常常开玩笑,说某某出钱太少:“只出30块钱呀,再掏几张吧!”众人一阵哄笑。这虽是玩笑,但仍给“受头”者一定的压力。许多人就是在这种玩笑的压力下增加了“拜礼”的数额。“拜礼”的数量是衡量送礼者与当事人或当事人父母关系亲疏的尺度,新人的什么亲戚拿出了多少“磕头礼”等,自然成为人们议论关系亲疏、厚薄的话题。司仪按预先拟定的礼单唱名,然后“受头”者准备接受敬意。司仪唱:“XX村的三舅爷礼钱XX块,磕头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这时就有年轻人趁机按新娘的头,也有人趁机掀新娘的腿,让其翻倒在地,新娘往往反抗。也有人说些调笑的话逗弄新娘。还常常有人往新郎父母脸上涂抹黑灰,称“抹喜灰”。整个仪式充满了嬉闹的气氛。这个仪式时间的长短视新郎族中近亲和亲戚的多少而定,一般要比“拜天地”仪式进行的时间长,新郎的近亲和亲戚较多时,常需要两个多小时。

同“拜天地”仪式的目的不同,“磕头”是将新娘第一次引见给族中人和亲戚。她同这个族中的男子结了婚,故而获得了成为该族成员的资格,这次引见就是对这种资格的确认。以后,她要在这个新的圈子中生活,并同他们保持密切的接触。新中国成立前,新娘进门后要参拜家族的墓地,把新娘引见给死去的祖先。新中国成立后不这样做了,但婚后不久新郎带领新娘到族中长者家做礼节性拜访,仍是常有的事。

五 婚礼为什么有“闹”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乡村社会的婚礼自始至终充满了嬉闹的气氛。实际上,“嬉闹”是中国人生活的一种美学理想,“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一种欢腾与兴旺的象征。只有热闹才能形成喜庆的氛围,才能显得宾朋满座,财路才会打开,人丁才会兴旺,生活才会美满,感情才算得上融洽。更重要的是,热闹还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婚礼中若没有较多的人来热闹,说明此户人家在社区中的地位或是人际关系网络方面可能出了问题。人们会说:“他们家混得不好,你看,儿子结婚,去热闹的人也少!”闹洞房正与婚礼的整体基调相一致,它是臻于此境的手段之一。闹房更增添欢乐气氛,驱除冷清之感,将婚礼推向高潮。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婚礼具有嬉闹的特点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与中国人缺乏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有关。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结婚与宗教联系起来,把结婚作为在神面前的一种承诺,因而婚礼多具有严肃、庄重的特点。例如,我们知道西方基督教教徒的传统婚礼就与宗教有关,婚礼在教堂举行,由牧师主持,充满了严肃的气氛。中国人虽把结婚当作终身大事而严肃对待,但婚礼不具有宗教意义。婚礼是在家中而不是在教堂之类的宗教场所举行,举行婚礼的过程中一般也没有祭司之类的圣职人员参与。传统中国人的结婚仪式虽称“拜天地”,但这里“天地”的含义相当模糊,根本不是基督教中那个至高无上的“上帝”的概念。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人伦关系的社会,对中国人来说,结婚只是个人“长大成人”的标志而与超自然无关。婚礼被视为人际关系的一次展示而不是向神承诺的仪式。结婚之际喜庆一番,协调邻里之间、族人亲戚之间的关系是婚礼的重要目的。因此,“嬉闹”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高密集、高强度的互动方式,自然成为中国人婚礼的一大特点。它反映了中国人重实际、重人伦、热情、乐观的特性。

为了说明这一点,这里不妨以笔者参加过的同属东方人的印度教教徒和日本人的婚礼为例进行对比。

印度人笃信宗教,婚姻具有宗教性质。对于传统印度教男教徒来说,是神把妻子赐给他,他应当遵从神的旨意履行人生的义务;而对于女子来说,结婚是她获得宗教拯救的途径,因为传统印度教认为女人不能单独获得拯救,必须得到丈夫的帮助。所以,自古以来在印度教教徒人生诸多礼仪当中,婚礼就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或者说婚礼本身就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印度教教徒的婚礼具有这样的特点:圣职者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婚礼以某个圣物(圣火或宗教经典)为中心展开,婚礼更隆重、更铺张。20世纪90年代,印度教教徒的婚礼较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仍保持了传统的特点。1991年12月15日晚,笔者在印度新德里参加了一个印度教教徒的婚礼。新郎、新娘都是印度教教徒,新郎是尼赫鲁大学的年轻教授,新娘的父亲是《印度时报》的主编。这是一个上层印度教教徒的婚礼,以下是笔者参加婚礼的记录。


婚礼场面盛大。彩棚面积约为60米× 30米,地上铺着红地毯。彩棚内西面摆放着几十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参加者有600~650人。新郎、新娘坐在彩棚内南面的一个大沙发上。新郎身着一件长长的镶金边的米黄色衣服,英俊而温和。新娘身着红色衣裤,两人都佩戴鲜花和彩带,接受客人们的祝贺。彩棚东南角有一座彩楼,里外饰满鲜花,中间放着一个锅状物,内有干柴,这里是正式举行婚礼的地方。印度人告诉笔者,搭彩棚要花费1万卢比,食物花费2.5万卢比,加上其他开销,这场婚礼的开销约为15万卢比(约合3万元人民币)。像这样的场面要进行三天,整个婚礼至少花费40万卢比。第一天和第三天的费用由女方的父母承担,第二天由新郎的父母承担。在印度,女方的花费要比男方多。

大约晚10点40分,婚礼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席地坐在彩楼下,面向北方。两边各坐一位男祭司,仪式就由这两位祭司主持。中间放置一个祭坛,坛内燃着火。另有两个大金属盘子,其中一个盛放着花生和大米。仪式开始,一个祭司打开一本小书,一边诵经,一边把米和花生撮到新郎、新娘手里,新郎、新娘再将它们放到另一个盘子里。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20分钟。这时新娘父母到来,坐在新郎、新娘的右侧。新娘的父亲50多岁,风度翩翩。祭司向他们讲了7~8分钟。新郎的父母到,坐在新郎、新娘的对面,祭司又对他们讲了些话。这时,一位约60岁的老资格祭司开始讲经。他打开一本经典,面对新郎、新娘,滔滔不绝地演讲起来。笔者问旁边的人,内容大概是:你们结婚了,成了夫妻,要互敬互爱。讲经将要结束时,祭司把新郎、新娘家里的男性成员叫到一起,向他们宣布这桩婚姻的缔结。祭司的演讲持续了约1小时。这位老资格祭司的酬金是一晚上1200卢比,另有可观的小费。仪式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新人绕着彩楼转。将一条橘黄色的长巾一头绕在新郎的双肩,另一头系在新娘的衣服上,先由新娘当头转7圈,再由新郎当头转4圈,然后交换位置坐下,其间不断把酥油浇在祭坛里。仪式到凌晨1点10分结束。


各地印度教教徒的婚礼大致相同,只有细节上的差异,例如,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讲经的祭司不是一名而是两名;在泰米尔纳德邦,新郎、新娘必须打碎一个椰子壳向神祈祷。仪式的细节常常是祭司们激烈争论的焦点。在印度其他宗教的婚礼也有这样的特点,譬如,锡克教教徒的婚礼与印度教教徒的婚礼只是有细节上的差别:锡克教教徒新郎缠头、佩剑,新人绕着Granth Sahib(锡克教主要经典)转而不是绕着圣火转,转3圈而不是转11圈,等等。

笔者也参加过日本人的婚礼,日本人的宗教信仰虽不像印度教教徒那样深笃,但婚礼气氛也是严肃、庄重的,同中国婚礼嬉闹的特点形成对照。传统日本人的婚礼主要是在神社或寺庙中进行的。现代日本人的婚礼仪式多种多样,有古风淳朴式,有现代西方式,有豪华气派式,也有和式与西式结合的,但绝大部分婚礼仍是在宗教场所举行。根据统计,90%的婚礼在神社举行,5%的婚礼在基督教教堂举行,3%的婚礼在寺院举行,2%的婚礼在上述三个地点各举行一次。“披露宴”(即将结婚之事公之于众的宴会)也有西式、和式和中式。在基督教教堂中举行的婚礼按照基督教教徒婚礼方式,由牧师主持;在神社举行的婚礼则按传统日本婚礼的方式,由神社的神职人员主持。由于婚礼是在宗教场所举行的,所以气氛比较庄重。结婚仪式结束后的“披露宴”也是比较严肃的,在这种宴会上不得随意喧哗、吵闹,一切都在司仪的安排下进行。先由媒人报告结婚经过,介绍双方亲族,还可谈些当媒人的体会,然后主宾致辞,新人和家长分别致谢。宴会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