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想象中国:结构性与文化性的“他者”想象史

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一样,没有任何迷信、任何可以自责的骗术。Voltaire, Les oeuvres complètes de Voltaire(62, 1766-1767), Oxford: The Voltaire Foundation, 1987, p.91.

——伏尔泰(Voltaire)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Montesquieu, «De l'empire de la Chine», Oeuvres complètes(Ⅱ),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51, p.368.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在路易十四时代,人人都是希腊学家,而现在人人都是东方学家。Victor Hugo, Oeuvres poétiques(Pierre Albouy, ed.), Paris: Gallimard, 1964, 1: 580.

——雨果(Victor Hugo)

对于种族主义者来说,“他者”是不可转化的。Cornelius Castoriadis, Le monde morcelé: les carrefours du labyrinthe Ⅲ, Paris: Seuil, 1990, p.34.

——卡斯托里亚迪斯(Cornelius Castoriadis)


法国与欧洲社会对中国及其文化的接触,时间久远,情结深厚,远非一项简单的研究能够说得清楚,而且就其对中国的文化想象而言,更是错综复杂,对于后人来说,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难。那么,如何来梳理这段历史——尤其是一段对“他者”之文化想象的表述史,以更好地理解当代法国社会对中国之文化想象的情怀呢?鉴于研究主题的需要,本章围绕对一个问题的追问来梳理这段难以说得清楚的历史,以期能够呈现沉淀于法国社会中有关中国之文化印象的历史背景及其传统,这个问题就是:从社会历史结构与民族文化特质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决定并不断地改变着法国社会对中国文化想象之表述的基调?

进一步讲,这一章的讨论围绕着对以下议题的探讨而展开:以历史的维度来梳理和研究法国社会有关中国想象的历史,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哪些想象是由西方历史时代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哪些想象是因法兰西文化的影响而致的。“结构性”与“文化性”影响格尔茨也强调在文化研究中需“竭力澄清社会结构的概念与文化的概念”,以便了解其间的关系性质。参见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426页;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p.362。,分别是我借以重新审视法国有关中国这一“他者”想象的两个基本立足点。在考察被法国人的想象塑造的中国形象之变化的基础上,梳理在一种历史维度下有关“他者”想象的发展变化,借以理解有关中国之文化想象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功用。与此同时,从某个侧面来管窥,历史是如何表述的,有关“他者”的想象史是如何被建构的,是如何获得其“合法性”的;并在探讨“结构性”想象与“文化性”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类学研究中有关结构与能动性的问题;反观法兰西社会的文化逻辑,以“他者”的眼光来检视他者眼中之“他者”的表述机制。而且,对法国社会有关中国及其文化之想象史的梳理,可以提供一种历史性的背景参照,也是我们理解当代法国社会之中国及其文化观的知识必需,有助于理解其想象的历史与文化逻辑,并成为本项研究后续分析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