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13-14岁孩子
- (美)路易斯·埃姆斯 弗兰西斯·伊尔克 西德尼·贝克 格塞尔
- 2694字
- 2020-08-29 17:07:23
译者序
因为懂得,所以从容
经过大半年辛苦的“爬格子”,我终于把这套《你的N岁孩子》一本一本地翻译了出来。而专门为青少年写的《你的10—12岁孩子》以及《你的13—14岁孩子》,也终于可以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实际上,后一本书可以算作《你的13—16岁孩子》的合订本,因为作者在最后专门用了一个章节对15岁、16岁的孩子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述。
我国目前出版的有关亲子关系、儿童行为认知学的书,很少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写的。可是,中国现在有那么多青少年,今天的儿童、少年,明天也都会成长为青少年。更何况,青少年是人尽皆知、令多少父母“谈虎色变”的“叛逆”!因此,不消说,我们有多少父母和老师渴望能够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渴望能够懂得该以怎样的尺度、分寸和家里及课堂里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相处。
《你的10—12岁孩子》以及《你的13—14岁孩子》,这两本书就是我想推荐给中国青少年的父母的至为珍贵的“迷途指南”。之所以说这两本书“至为珍贵”,不但因为它们是专门针对家里有10—16岁青少年的父母的“指南书”,也不但因为它们很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青少年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哪些心理和行为,尤其是在父母看来很“可恶”的行为,而且更是因为这两本书的成书背景。
这是由耶鲁大学著名教授格塞尔博士领导下的“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集一群资深博士、专家的精力,将针对数百个家庭青少年多年的详细跟踪数据、针对上千名全美各地青少年的问卷统计数据,经过科学的分析、提炼、总结而凝聚出来的心血结晶。也就是说,这套书不是以某一位妈妈或者专家的个人经历或者经验为依据写出来的。它以任何一位妈妈或者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可能企及的充足的数据、翔实的研究、精密的分析、高度的概括凝结而成。本书不但很有深度,而且很有广度。
我们的这套《你的N岁孩子》系列育儿宝典,不但是当前美国父母的养育依据,而且还是当代美国学校老师了解和对待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行为的依据。每年一到开学,当孩子升到不同的年级时,我都能收到学校发给家长的一份文件,告诉我们孩子在今年会有哪些特点,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项。我也通过在学校频繁做义工的机会,深刻体会到学校老师对待不同年级的孩子真是不一样,不但对孩子的约束要求不一样,而且对孩子的约束方式也不一样,十分合理而人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书不但适合父母朋友们学习和阅读,同样也适合老师们学习和阅读。
别看这套书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你的10—12岁孩子》以及《你的13—14岁孩子》这两本书的英文原著出版于1989年),它们到今天仍然被美国学校奉为宝典。因为这套书的主题是孩子发育与成长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是不会“过时”的。当然,有些外在环境的影响确实有了一些改变,比方说那时候还没有iPad,现在估计很多孩子都陷于这种现代电子产品中,而给家长带来了新的烦恼。不过,只要我们能够智慧而灵活地运用这套书中的基本观念,就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出办法来,让我们和孩子走出困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中国和美国在地域、文化上的差异。比如说,对美国青少年来说,当医生和当牙医是不同的理想;可是在中国,当“医生”自然包括当“牙医”。又比如说,这两本书中的很多女孩子非常喜欢马,非常喜欢当“兽医”,这其实哪怕在美国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耶鲁大学地处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地区”,家家户户的女孩子都从小跟马以及狗一起长大,因此自然喜欢马,喜欢当马医生、狗医生,也就是兽医。别说换到中国,哪怕换到距离耶鲁大学不远的纽约这种大都市,孩子们的理想也一定是另一番景象。
再比如说,饮食文化的不同也很明显。中国家庭在日常烹调中很少用奶酪、奶油,因此本书中提及美国青少年讨厌“用奶酪、奶油做的菜”,在中国家庭则完全没有这回事。美国孩子常常讨厌“做熟的蔬菜”而喜欢“生吃”各种蔬菜,比如胡萝卜、芹菜等;可是,中国的妈妈和奶奶们做出来的“熟的蔬菜”,我猜想放到美国孩子面前,他们一定个个口水长流、“大快朵颐”:因为东西方对蔬菜的烹调方式非常不一样。
对于这类“奇怪”而有趣的不同之处,我们不妨淡淡地一笑了之,不必因此而认为这套书就不值得我们读。
这套书里有很多针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分析,以及针对家长老师的劝慰和忠告,很值得我们仔细琢磨、认真思考。
尤其是这两本书中讲述的10岁到16岁的孩子,刚好处于青春叛逆期,父母如果对孩子不够了解、不够理解,家庭硝烟在所难免。这不但使得孩子的成长之途更加充满坎坷和挫折,也同样会令面对“叛逆”“不懂事”的孩子的父母,更加精疲力竭、心力交瘁。可是,反过来,如果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能够对青春期孩子的行为、心理了解得更多、明白得更多,我们就更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成长、怎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其收获就是孩子的成长之途肯定会更加畅快,家长与老师的烦恼、痛苦、焦虑、无助等负面感受更将大大减少。这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另外,这两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数据详细介绍10岁到16岁的孩子“谈朋友”、吸烟、喝酒、使用毒品的情况。虽然以中国的现状来说,这些问题似乎还不是“青少年日常行为”的主题,但是,一方面美国学者这种严谨负责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该怎样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家庭环境,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远离“早恋”、烟酒乃至毒品的危害。此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正好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未雨绸缪。
这些年来,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总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苦恼,也总是能够不断地从这套书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调整我的心态,调整我看待孩子“坏”行为的视角,也调整我和孩子相处的进退尺度和协调方法。这套书已经多次成功地帮助我走出了亲子关系低迷的僵局,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焦虑、烦躁、失落。我的两个孩子,不但在家庭的小环境里,而且在幼儿园和学校的大环境里,沐浴在这套书的福泽之中,成长得健康、活泼、快乐、聪明。
正因如此,我对这套书情有独钟。两年前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这套宝贵的好书介绍到中国来,造福中国的孩子和父母。感谢紫图图书有限公司对我的信任,我终于如愿以偿,能够亲手把这套书翻译给祖国的家长和老师朋友们。
我替你的孩子感谢你,因为你愿意研读这套书,愿意接纳这套书将带给你的新知识、新观念、新视角。我在此真诚地祝福你,祝福你的孩子,祝福你全家。你们一定会从此更加相亲相爱,更加幸福和美。
玉冰
美国洛杉矶
2012年8月16日
编者注:玉冰,美籍华人,畅销书《正面管教》的译者。她十分重视儿童教育的发展,也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此外,她还译有《与神对话——献给青少年》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