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专访罗格所想到的

方静

《焦点访谈》2003年9月1日播出的《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一期节目,引起了一些关注和好评。

这期节目从采访到编辑再到播出,一共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其中采访时间不到半小时)。每一个程序都如同打仗一样,在赶在抢,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斟酌。好在干活的是几个急性子的快手,总算及时送上了播出线。为什么获得好评?想来无非是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抓住了罗格,且是独家采访,这就成功了一半。二是用英语专访,体现了我们国际化。三是基本拿到了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而说到采访本身,我觉得其实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在我看来,采访本身的确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还大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问题可以更尖锐些,交流感也可以再加强些等这些都是我的遗憾。

节目播出后,我曾自问:为什么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没了在《东方之子》中的犀利和大胆?答案很简单:因为是给《焦点访谈》做节目,我不敢大胆,不能大胆,不愿大胆。

坦白地说,自从坐到《焦点访谈》主持人的位置上,我常有如坐针毡的感觉:既怕不能语出惊人而辱没了这份荣誉,又怕不知缘由地说错了话,用错了词,犯下种种的错误。

当然,这并非我一个人的苦衷,每一位主持人、记者、编辑也许都因此痛苦和无奈。于是,我们不再珍视自己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有时,我们的“政治敏感”甚至比领导更强。

作为主持人,从《中国新闻》到《东方时空》再到《焦点访谈》,我始终在为自己的空间而烦恼。因为我深知有了空间,才有主持人的个性和光彩。老《东方时空》的四位主持人曾因《面对面》而拓展了空间,张扬了个性,树立了权威。而新《东方时空》推出后,却因直播形式而限制了主持人的发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记取的经验和教训。

很多人问我,美国的主持人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权?我所看到的是:100%。尽管有人为他们写稿子,尽管他们也常常念别人写的稿子,但他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则完全是他们的自由,没人过问。我并非说那是榜样,但当我们质问为什么美国的主持人各具特色,而我们则是千人一面的时候,或许我们不该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主持人。

在《专访罗格》一期节目中,我获得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空间,也获得了比平时多得多的好评。这就是我的一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