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水与战争(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 武善彩 欧阳金芳
- 2280字
- 2021-04-30 12:13:12
孙武《孙子兵法》论水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出身于军事世家,潜心研究兵法,著有《孙子兵法》13篇。他在吴国30年的戎马生涯中,充分运用和发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吴国的兼并争霸战争立下卓越战功。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评价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世界军事理论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等。《孙子兵法》13篇中,有7篇直接谈到水与战争的关系。孙子以水的特性和功用为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深奥抽象的军事原理和思想,为我们理解和掌握《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归结起来,孙子对水与战争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孙武春,秋末著期军名家事,著有《孙子兵法》
一是以水喻兵。孙子以水势、水形比喻兵势、兵形,在《势篇》中,他用生活中常见的激水漂石比喻军队的气势和势态:“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这一比喻形象地强调了速度是发挥战斗威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指挥作战的将帅要注重“造势”。在《形篇》,孙子用在千仞高山上决开积水奔腾而下,其势猛不可挡的力量比喻军“形”:“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上谿者,形也。”这一比喻形容军队只有蕴藏巨大的战斗力,一旦用兵,具不可阻挡之势,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子以“水无常形”来代指“兵无常势”。用兵作战,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极为重要。孙子非常重视战术的“奇正”,尤其是“奇”的运用。在《势篇》,他用大千世界司空见惯的江河来形象地说明“奇”“正”相变相生的关系:“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强调一个高明的将帅应该随机应变,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奇正战法,犹如天地一样变化无穷,犹如江河一样奔流不竭。与奇正之法相对应,孙子进一步提出“虚实”思想,即“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作战指导原则。孙子发现水形与兵形的相似之处,在《虚实篇》中写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用兵的法则像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那么,如何做到“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呢?孙子再一次在《虚实篇》中以水喻兵:“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认为,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依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各种战法战胜敌人,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战争情形,就会失去战机,甚至会招致失败。
孙子洞悉水无常形、因地制流的特性,并以此比喻用兵道之:兵无常势,贵在克敌制胜
二是依水而战。孙子十分重视“地利”,认为它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在《行军篇》中,他充分论述了利用各种地形行军作战的方法,并精辟地论述了依水作战的5条原则:“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水必远水”是说部队通过江河后,必须迅速远离河流,以免陷入背水而战的险境。“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是说如果敌人渡河前来进攻,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乘其部分人马已经渡河、部分尚未渡河时予以攻击,这样才有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是说如果我方决心迎敌,就要采取远离河流的布置,诱敌半渡而击;反之,如果我方不准备迎敌,那就阻水列阵,使敌人不敢轻易强渡。“视生处高”是说部队在江河地驻扎,要居高向阳,切勿在敌军下游低洼地驻扎列阵。“无迎水流”是说部队不要处于江河下游,以防止敌军从上游或顺流而下,或决堤放水,或水中投毒。
三是渡水作战。在江河湖海地区作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常见的作战样式。孙子在《行军篇》中,强调涉江渡河时,要注意观察水势:“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如逢河流上游下雨,看到水沫漂来,要等水势平稳之后才能涉江渡河,以免山洪突至。
四是绝水而战。孙子强调在各种地形与条件下争战,都必须考虑水的因素,以免因“水绝”而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在《军争篇》中,他认为,不熟悉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就不能行军乃至宿营布阵。在《九地篇》中,他把山林、险阻、沮泽等难行之道,称为“圮地”,在此行军,要快速通过。在九变篇》中,他也强调“圮地无舍”,即圮地不可舍营。关于在山地行军作战,他在《行军篇》中认为要“绝山依谷”,即必须沿着谿谷行进,因为山谷地势平坦,取水方便,且丛林密布,便于隐蔽行军。关于在盐碱沼泽地行军,他在《行军篇》中写道:“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军交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在盐碱沼泽地行军、作战,对敌我都不利,一旦既少水草,又无粮食,军队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因此必须“惟亟去无留”,快速通过。一旦在这种地形中同敌军遭遇,“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一方面可以借助草木为依托,另一方面凡是草木生长的沼泽地带,土质相对要坚硬一些,便于立足和通行,占据它就能够占据主动。
五是以水助战。孙子认为,以水助战,可以加速或阻滞战争的胜利。在《行军篇》中,他认为“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林木、翳荟者”,“此伏奸之所处也”,即这些地方都是敌人可能设伏或隐藏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在《火攻篇》中,他强调:“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以水来辅助进攻,攻势可以加强,因为水可以分割、隔绝敌军及其物资,从而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