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神志怪:魏晋人的幽明世界
- 纪陶然
- 2773字
- 2021-03-27 13:40:50
入山遇仙
东汉永平五年(62年),会稽郡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去采草药。为了能采到好药材,二人结伴进入大山深处,决定在山中兜转几日再回家。渴时就喝溪水,饿时以野桃果腹。这天台山中的桃子很奇怪,只要吃几个就会感到力气充实,身体轻盈。过了几日,二人的药筐已经采满,准备回家。可是由于入山太深,险峻难行,已经很难找到出山的路途了。他们便沿着一条小溪走,跟着小溪的流向一定能够出山。走了很久,二人在小溪边取水时,看见溪中飘下一个碗,碗中还盛有“胡麻饭”。他们想,既然有胡麻饭,肯定离山中的人家不远了。待到他们越过一山,眼前出现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女子,姿容甚美。她们看见刘晨、阮肇,就笑着说:“刘、阮二位郎君为何来晚了呢?”言语间就好像是老熟人相互之间早有约定似的。
可刘、阮二人根本不认识这两个女子,都惊在那里不知该说些什么。还没等缓过神来,二人已被两个女子拉回了家。走进家门,但见房内两厢各有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上悬着金铃,上面有用金银雕嵌着纵横交错的古怪花纹图案。两个女子各有几名婢女供其使唤。宾主落座,摆上酒宴,杯盘罗列有胡麻饭、羊脯、牛肉等美味,还有上好美酒。刘、阮二人一尝,味道远胜过山下凡间。吃完饭,又来了一群女子,各手捧着三五个桃子,说笑着来祝贺刘、阮二人的到来。天到夜晚,刘、阮二人各自进入一间床帐,各与一位仙女结为夫妻。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苦劝挽留,二人又滞留半年有余。待转过年来,百鸟啼春,刘、阮二人思乡心切,二位仙女终允他们回乡探望。于是二位仙女再次叫来三四十仙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二人下山。
二人走了许久,方才回到家乡,但村中小路、房屋已经全部改变,再也找不到自己熟悉的家门和乡亲了。他们拦住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者打听,那位老者说:“我小时听祖父说,村里曾有两个七世祖,一起到天台山采药,一直没有回来。”刘、阮一听大惊,不想山中方半年,人间已过七世。此时是晋太元八年(383年),距他们上山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
这便是《幽明录》中所记载的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这是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入山遇仙故事,“刘阮天台”也成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代称。这则故事的产生和魏晋道教的发展关系密切。魏晋时期的道教虽然称为道教,但道家学说并非它的主旨,古代的神仙说才是它的中心。神仙的存在构成了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而道教的目的就是追求成仙。为了吸引世人信仰道教,早在汉代即已成书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就阐明了人人都可成仙的观点。书中说:“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通过这段话我们真是深刻体会到了学无止境的内涵,原来一个人只要不断学习道教教义,就有可能成为神仙,甚至和皇天一样。
这种教义对于那些立志追求成仙的人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因此成为道教徒。到了东晋,根据成仙手法的不同,道教逐渐形成神仙和丹鼎两派,前者主张修炼成仙,后者主张服食丹药得道,但追求成仙的目标一样,可谓殊途同归。但不管成仙手法如何,道教要想让人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成仙,首先要举出例子来证明凡人世界之外真的有一个神仙世界,而且真的有凡人因信奉道教而成仙。只有这样的人出来现身说法,才对那些徘徊在道观门口的普通人有说服力。
于是在南朝齐梁之际,道士陶弘景编撰了一本《真灵位业图》,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凡间世界之外的神仙世界,并把整个神仙世界分为若干阶,每一阶各有一位主神,比如第一神阶的主神为玉清元始天尊,第二神阶的主神为玉晨玄皇大道君,第三神阶的主神为太极金阙帝君,第四神阶的主神为太清太上老君等。这些主神周围还有其他神仙,这些神仙有很多据说就是凡人通过各种渠道成仙的。这本书酷似现代传销组织的职位表,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经理”、“科长”的业绩和收入吹嘘得神乎其神,让前来听课的普通人羡慕得不得了,最后决定加入组织,一起淘金。结果,他们所推销的产品都是虚无的。
但魏晋道教和传销组织相比有一软肋,那些排上《真灵位业图》的神仙们不可能像“经理”、“科长”那样出来现身说法,传说中的神仙世界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去的。那如何证明神仙的真实存在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一两个凡人去神仙世界转转,遇到几位神仙,下来现身说法,就不由得没到过神仙世界的凡人不相信了。
神仙世界在哪里?有人说在天上。不对,神仙世界在山中。今天的汉字“仙”,是一个人加上一座山,可以看出仙、人、山的关系,而古字“仙”字本作“迁”,后来也有写成“仚”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仙”字说:“仙,迁也,迁入山中也。”人入深山才能成仙。“仙”指的是人中修炼成神迁入山中的长生不死者,所以说,凡人一定要在山中遇到神仙。正因如此,入山遇仙故事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一大宗。在较早的王嘉《拾遗记》中有“洞庭山”一条,言采药人进入仙山,遇到仙女的盛情款待,情节与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类似。晋陶潜《搜神后记》中有“袁相、根硕”一条,遇仙的情节和其他故事雷同,而男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却颇为出人意料:
会稽剡县人袁相、根硕二人到深山中狩猎,发现有六七头山羊在崖壁上。二人便去追羊,随着羊经过一座又窄又险的石桥,来到了一处绝崖。崖石赤红,山上有水流下来,形成一条瀑布。那群羊径直钻入了旁边的一个山穴。袁相、根硕想也没想就跟了进去。进去后二人发现里面宽阔平敞,隐约有草木香气,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远处有座小屋,两名女子端坐其中,年十五六岁,身着青衣,容色甚美。接下来的故事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如出一辙。后来二人思归,女子送别时送给二人各一个香囊,并嘱托千万别打开。二人回到山下,过上了平凡的日子。根硕的家人因为好奇偷偷打开香囊,囊中有一小朵莲花,拨开一重又一重,直到拨开五重,其中有一只小青鸟。家人捕捉不及,青鸟展翅飞去。根硕知道了这件事,怅然不已。后来根硕到田间劳作,行将中午,家人给他去送午饭,只见根硕立在田中不动,就近一看,才发现根硕只剩下了一个外壳,如金蝉脱壳一般。
入山遇仙故事最初的产生是源于道教对神仙世界的宣教。很明显,主人公现身说法式的宣教效果是不错的。到了明代,有位叫王淮的诗人,作了一首《刘阮天台谣》,诗中仍对刘、阮的遭逢羡慕不已,并在诗的结尾感慨“神仙之说未必无,但恨凡胎俗骨难轻逢”。可见影响之深广,而对于当时人们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很多人通过这些故事相信在深山中存在着一个神仙世界,在无形中也就接受了道教教义。仔细想想,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不也是这样的一篇志怪小说吗?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或因采药,或因狩猎,或因捕鱼,来到深山,闯入未知的世界,经过一番奇遇,又把自己的故事带到山下。山下世界中的人们在乡间城中、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恣意地谈论着山中的世界,渐渐地这些故事融入民族精神,中国人也就多了一分仙风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