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儿骨科护士工作手册
- 李天红等
- 521字
- 2020-06-25 22:23:31
第二节 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一、概述
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是指肢体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造成明显的或潜在的功能损害。其主要表现为:患肢持续性剧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皮肤温度较健侧低、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感觉或活动障碍等。相关因素有外伤、治疗方法不当等。
二、护理措施
(1)对四肢损伤、手术患儿进行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脉搏、疼痛性质及有无被动牵拉指(趾)痛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采用预防性措施,避免血液循环障碍
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制动,避免继续出血或加重损伤。
2)抬高患肢、术肢15°~30°,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
3)主动询问患儿伤肢、术肢的感受,并仔细检查有无血液循环障碍迹象,及时调整外固定或伤口敷料的松紧度。禁止未检查肢体血液循环状况而盲目给予止痛剂而掩盖病情的情况发生。
4)对于术后使用自控镇痛装置的患儿,应观察肢体的运动功能,尤其是脊柱手术后病人应观察双下肢活动状况,严防术后并发症被掩盖而错失补救时机。
(3)及时处理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1)迅速解除外固定及敷料。
2)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紧急手术探查准备。
3)对缺血肢体,禁止做按摩、热敷,防止增加局部代谢而加重组织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