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护士应知应急预案

1.患儿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儿在病房猝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就地抢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请求旁边的患儿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及家属。

(3)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根据患儿的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同时向院总值班或医务处报告,汇报抢救情况、抢救结果。

(4)如患儿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太平间将尸体接走。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儿进行保护。

2.患儿坠床/摔倒时的应急预案

(1)患儿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儿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儿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儿移至抢救室或患儿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7)协助医生通知患儿家属。

(8)认真记录患儿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3.患儿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儿外出应马上通知病室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2)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夜间通知院内总值班及护理部(二线)值班。

(3)查找患儿联系电话,或通知住院处协助查找家属联系电话。

(4)尽可能查找患儿去向,必要时通知保卫处协助寻找患儿。

(5)患儿返回后立即通知院总值班,由主管医生及护士长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儿用物,贵重物品、钱款应登记并上交领导妥善保存。

(7)认真记录患儿外出过程。

4.药物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1)患儿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取平卧位,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皮下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0.5~1 mg,小儿酌情减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 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以给予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变化,患儿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5.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程序

(1)判断:突然意识丧失,大声呼唤无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扪及大动脉10秒内无搏动。无自主呼吸。

(2)立即将病人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卧于软床上的患者,身下垫胸外按压板,去枕,头后仰;解松衣领及腰带。

(3)心脏循环支持: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以上;重量:使胸骨下陷至少5 cm(成人),儿童、婴儿至少下压胸骨前后径的1/3,儿童至少5 cm,婴儿4 cm;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

(4)电击除颤或电起搏。

(5)人工呼吸:清除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畅通气道,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采用面罩呼吸囊。常见的开放气道方法:手法开放气道、咽插管、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等。

(6)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合适的药物:肾上腺素(1 mg/ml):1 mg皮下注射,每3~5分钟一次或根据医嘱用药。

(7)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可选用碳酸氢钠注射液。

(8)纠正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当自主循环恢复后,既要用升压药提高脏器灌注,也需要用扩管药加大脉压,降低体循环的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微循环。

(9)防止肾衰竭: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的颜色,监测每小时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肾衰竭。

(10)脑复苏:降温保护脑细胞、防止脑水肿、改善脑循环。

(11)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自主循环、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角膜、吞咽、咳嗽反射逐渐恢复,说明抢救成功,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6.患儿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

(1)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栓塞。

(2)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住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3)让患儿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4)立刻给患儿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5)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6)患儿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7)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患儿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7.住院患儿出现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换生理盐水输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儿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儿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8.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儿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儿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9.住院患儿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

(1)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儿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请旁边的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误吸患儿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异物。

(3)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给患儿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及时采取脑复苏,给予患儿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儿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7)患儿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儿: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儿和家属,给患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10.惊厥患儿的应急抢救预案

(1)值班护士应按要求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高烧患儿),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惊厥的患儿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裤带,同时请身边其他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3)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便于擦拭及抽吸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4)给予吸氧、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药品等,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措施。因抽风而憋气时可刺激人中、合谷、百会、内关穴等。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发生窒息。

(6)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迅速给药。

(7)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

(8)伴有高热者,应采取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

(9)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10)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11.引流管脱落紧急预案

(1)协助患儿卧床休息,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引流管进入体腔处,并通知医师。

(2)根据患儿病情及引流量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置管。

1)病情稳定,引流量少,无须重新置管;

2)病情重或者不稳定,引流量大,需要重新置管,协助医师迅速准备好置管所需物品及药品,并做好配合抢救工作,必要时送手术室紧急处理。

(3)安慰患儿,避免患儿紧张和情绪激动。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病情不稳定者,需专人护理,并做好抢救记录。

(5)对重新置管的患儿,护士需再次向患儿及家属宣教留置引流管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防止引流管的脱落。

(6)妥善固定引流管,护士加强巡视,给予指导和帮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消防紧急疏散患儿应急预案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不允许私用电器。

(3)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儿先撤、重患儿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儿。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儿,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13.停水时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告知患儿家属停水时间,做好停水准备。

(2)做好应急准备,根据停水时间尽量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3)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总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4)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协助患儿家属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14.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的患儿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儿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儿,同时注意防火、防盗等情况。

15.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刀划伤、其他锐器伤或黏膜、破损皮肤接触患儿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时,应立即处理伤口(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2)报告科室负责人,负责人报告相应职能部门如医务处、护理部等,进行行政备案。

(3)同时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询问伤口处理情况、协助评价暴露等级、指导暴露者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卡”。卡片上注明暴露者个人、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院感科责任人、院感科主任签字。

(4)暴露者咨询市级以上三级医院或其他专科医院感染性疾病专家,由专家指导暴露者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并由专家做出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的指导。

1)被乙肝、丙肝阳性患儿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儿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2)被HIV阳性患儿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儿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

(5)院感科将暴露者填写的“职业暴露登记卡”、暴露源及暴露者的化验单原件或复印件、全院职业暴露总登记表存档备查,并填写全院职业暴露总登记表。

(姚文艳)